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完整文档)

时间:2025-11-10 05:19:2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完整文档)

 

 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

 [授课目的]:

 通过学习, 使大家对党的章程的制定、 修改以及党的指导思想等内容有一个清晰的、 深刻的认识, 提高党员的行动自觉性, 使党章真正成为每一位党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最高行为规范。

  [授课重点]:

 1、 制定和修改党章的意义。

 2、 总纲的地位和内容

 [授课过程]:

  一、 党的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意志的体现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学习新党章, 做时代先锋”。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二十一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

 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党章进行了重大的修改。那么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组织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进行这样的修改呢?

  为什么要制定党章?

  党章是约束党员的最高行为规范, 它集中体现我们中国共产党这么一个组织的纪律性、严肃性、 权威性。

 简而言之, 党章是党内的一部根本大法。

 根本大法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根本大法, 就是指它在党的各级各类规章制度中居于最高地位。

 党内的规定、 决定、 规章制度,从效力来讲是有一定的层次的, 比如说中央有关职能部门的一些规定,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精神都不能跟党章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和抵触, 否则的话就是无效的。

 我们可以做类似的比喻, 党章在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相当于国家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因为如此, 一个组织的章程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而中国共产党从她建立的那一天开始, 就庄严宣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先进分子组成的集体。

 所以, 对于这样一个先进组织来说, 制定一部具有根本大法意义的党章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 中国共产党制定好了党章以后是不是就一劳永逸、 万事大吉了呢?

  当然不是。

 为什么呢? 因为世界在变化, 时代在进步, 日新月异的社会, 要求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之相适应。

  党章为什么要修改? ——时代的发展要求党章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先进分子组成的组织, 它的章程科学完善与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正因为党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组织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所以党章的修改就不得不慎重。

 世界在变化, 时代在前进, 我们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并在党章中加以体现, 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党在过去的八十二年里, 经历了风风雨雨, 艰难坎坷, 这里面有成绩,也有教训, 如果从党章的变迁角度来看的话, 我总结了八个字——那就是“与时俱进, 与世俱进”。

 这八个字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党在过去的岁月里之所以能奋勇前进的原因——那就是在时代风云变幻之际,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能够及时地作出相应的重大的战略调整。

  

 回顾党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每到关系民族危亡、 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 我们党总是能力挽狂澜, 发挥砥柱中流的作用。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与时俱进, 与世俱进, 及时地总结经验、 发展理论、 修改党章, 为每一位党员提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最高行为规范。

  二、 十六大党章修改的背景及总纲的修改

 (一)

 十六大的召开和党章修改的时代背景(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

  2002 年 11 月 8 日上午 9 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的重要议程之一就是审议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这意味着, 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的第十五部党章、 同时也是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部党章诞生了。

 那么我们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党章的第十四次修改的呢? 我认为主要在两方面:

  1、 新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的前面两步已经基本实现。

 在对内改革由经济领域(由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推向政治领域(政企分开、 政府的角色的回归、 政府要做服务型政府)

 的同时, 整个社会构成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要求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问题、 社保基金问题、 银行坏帐问题、 三农问题、 私营业主到底可不可以入党等), 因为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 又有新的问题产生。

 因此, 今天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攻坚阶段, 它关系到我们是否能顺利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我们的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性的第三步, 是否能在二十一世纪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新世纪——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化(9· 11 事件, 美伊战争)

  国际背景:

 进入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千年,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但是在新的世纪, 不仅和平问题没有解决, 发展问题也更趋严重。

 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呈现新的复杂态势。

  面对新时期、 新世纪, 中国将向何处去? 中国共产党作为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应该如何应对? 如何巩固自身的执政党地位并率领中国人民如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对体现党的最高意志的党章进行了重大的修改, 于是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十六大新党章。

  (二)

 十六大党章总纲的修改

 这次党章修改的幅度比较大, 总的来说分为对总纲的修改和对具体条文的修改两大部分。

 我们今天从总纲部分着手来一起学习和探讨本次党章修改的具体背景, 以便更好地理解这次党章的修改。

  1、 总纲的地位

 总纲在党章中起统领作用, 是党章的高度概括——它在党的章程中起着全局性的统领作用。

 它是整个党章的灵魂。

  2、 总纲的修改

 这次党章总纲部分大大小小的修改(包括增添、 删减内容和提法的改变)

 共有 29 处之多, 根据我个人的学习和研究, 这次总纲的修改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总纲, 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增添了充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共产生过三大理论成果。

 七大党章的修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它是我党的行动指南, 从此我们党有了自己的旗帜。

  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

  党章建设或者党章发展有一个必然规律, 那就是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 不断地把已经成熟了的经验、 经过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

 从指导思想的角度讲, 第一次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理论成果写在七大的党章上, 第二次这个理论成果写在十五大党章上。

  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不断发展其实就是我们党本身的不断发展, 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

 飞跃。

 正如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结束真理一样,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也不是结束真理, 恰恰相反, 是为真理的继续向前发展开辟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 思想, 正是我们党在新的时期、 新的形势下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取得的一个最新、 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党的历史上, 我们可以这么说,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伟大创新 (侧重革命夺取政权—谁革命, 革谁的命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侧重于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应该说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因此, 我们党将这一历史性的成果写进了党章。

  (2)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写进总纲, 提出了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目标——提出新目标。

  (注意:

 这是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目标。

 目标很重要,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 几乎都写过诸如“我的理想” 这样的命题作文, 这样的题目为什么能够一代一代地写下来呢? 理想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为理想给我们以希望和动力, 能使我们克服困难、 迎难而上。民间有句俗话说得好:“请客三天忙, 建房三年忙, 娶个老婆一辈子忙。” 但是还是要忙, 为什么呢? 有目标有奔头呀。

 对于个人来说, 人生目标的设定要有吸引力、 要实在、 要让人有奔头。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同样如此, 需要一个能让全国人民认同、 并使他们充满希望进而全身心投入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 相对于个人的目标而言, 它显得更为重要。)

  党章总纲的第七段指出, 在新世纪新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巩固和发展已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 到建党 100 周年(2020 年)

 时,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建国 100 周年(2050)

 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本世纪头 20 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写入党章, 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党章总纲作为我们党的纲领, 无论在革命、 建设时期, 还是在当前的全面改革时期, 都要明确规定党的当前和未来的奋斗目标, 以此作为动员和凝聚全党力量的基本口号。

 第二, 跨入新世纪,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 十六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 把这一目标写入党章, 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 凝聚各方力量, 同心同德, 再创新的辉煌。

  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

 对基本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的再认识——认识的提升。

  十五大党章提出 “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这一条在十六大党章中被修改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提出并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确立起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通过提出和实行这个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消除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 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因此我们在新时期就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和“一个统一”。

  第一,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第二,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 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4)

 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党的建设是关键。

  本次党章的修改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

  a、 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二、 一、 三)

  在总纲部分, 新党章用“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 和“三个代表” 来概括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这也是对党的性质的完整的新表述。

 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两个先锋队”, 即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个领导核心”, 即十六大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新时期如何推进党的建设? ——“四个一定要”

  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要求。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方针, 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

  十六大党章对坚持党要管党、 不断提高党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要管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原则。

 江泽民同志强调:

 “落实好从严治党的方针,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 我们党之所以要反复强调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是由我们党的性质、 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党肩负的使命, 以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和所处的新的环境所决定的。

  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克服党内存在的纪律松驰和软弱涣散现象的重要保证。

  只有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才能不断...

推荐访问:学习新党章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完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