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对照材料 >

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交流材料

时间:2025-08-08 11:31:1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交流材料

 

  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交流材料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当前,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面临长期严峻的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精神懈怠、 能力不足、 脱离群众、 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 。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同呼吸, 同命运显得尤其重要。

 近期通过集中学习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 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体会到眼下开展的“机关联系基层、 干部联系群众” (以下简称“双联系” )

 活动, 就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径, 从而, 更加增强了做好“双联系” 工作的主动性和和自觉性。

 一、 深入群众, 增进感情去年 9 月结合前期已开展的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 和进一步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层, 排忧解难暖民心” 活动,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 开展“机关联系基层、 干部联系群众” 活动。

 繁昌县供销社机关负责联系峨山镇柏树村, 6名班子成员和 2 名机关干部联系 10 户群众和 5 个信访户。

 在动员会上, 县社要求从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以及热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出发, 真心实意地做好这一工作, 每一个参加“双联系” 的干部要把联系户当作自己的亲人, 把联系户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 把联系村的事情当作本单位的事情来办。

 从此, 县社与他们

  结下了缘分, 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第一次踏进联系户的家门, 县社同志做到厨房、 卧室、 卫生间“三必看” , 了解他们的饮食、 居住、 卫生状况; 群众身体健康、 生产生活情况、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三必问” ; 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 代表组织留下鼓励暖心话、 对群众反映问题留下解决方法和责任人姓名“三必留” 。

 通过细致入微地察看, 亲切和蔼地交谈, 初步了解了联系户们的基本情况。

 他们之中, 有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有致富带头人, 也有生病残疾的困难户。

 此后, 县社定期不定期地到村里调研, 到群众家中走访。

 春节前夕上门慰问, 春耕时节入户问生产, 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 感情也在层层递进。

 特别是今年酷热的 7 月里, 我们全体机关干部开展高温送清凉活动走入他们家中, 带去亲切的问候, 送上白糖、 绿豆、 牛奶等消暑用品。看着炎炎烈日下联系干部们进村入户的身影, 联系户的群众们深受感动, 大大增进了双方之间的感情。

 二、 真心联系, 解决问题在“双联系” 工作中, 县社人员多次深入联系村、 联系户调研走访, 积极宣传有关政策, 倾听群众心声, 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柏树村, 面积 6. 5 平方公里, 人口2043 人, 境内丘陵地貌, 林业资源丰富, 靠近县城, 出行交通便捷。

 在新农村建设、 文明村创建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该村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 影响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 经与村“两委” 协商, 县社制定了“帮扶基层发展” 、 “帮办公益事业” 、 “帮助规范管理” 、 “帮强组织基础” 的“四

  帮” 计划, 全方位地帮扶该村全面协调的发展, 并按计划逐项落实。

 积极帮助村里进行土地流转, 建设千亩蔬菜基地; 支持 1 万多元, 帮助村里疏浚主干渠、 清淤当家塘, 村道绿化等; 党委主要领导为村党员、 “两委” 成员上党课, 组织机关干部到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清洁卫生公益活动; 帮助建立完善党务、 村务公开, 村务监督, 财务管理, 卫生保洁等多项制度, 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此外, 时刻将群众的冷暖记挂在心里。

 联系户许道富家庭困难, 儿子考上大学, 生活费难以筹措, 资助该户2000 元; 2013 年春节前夕, 机关人员对联系群众走访慰问, 送去慰问金 3600 元。

 走访中了解到困难户刘善来患有肺结核病多年, 虽经治疗但未痊愈, 不能从事生产劳动, 妻子在服装厂打零工, 收入微薄, 儿子在外学徒收入也不高, 一家人生活困难。

 联系干部及时与单位和民政部门汇报沟通。

 2013 年 6 月, 经多方努力终于解决了刘善来夫妇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每月享受510 元低保金, 使该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信访户周保祥、陶余生等在“整村推进” 中被拆迁, 由于年龄大, 身体又有病,一直租房居住, 生活十分不便, 因此, 要求尽快解决安置房的问题而不断上访。

 经联系干部多次登门, 促膝谈心, 了解到问题的症结后, 经与村、 镇、 县相关部门多次奔走联系, 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自“双联系” 工作开展以来, 我社机关干部共走访群众92 人次, 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10 个。

 做到真心实意地联系群众,尽心尽力地解决问题。

 三、 牢记宗旨, 服务人民供销社系统是个

  老单位,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最早受到冲击, 曾经辉煌的供销社企业纷纷倒闭歇业, 职工自谋出路。

 因而, 供销社系统下岗失业的人员多, 生活困难的职工多, 需要帮助照顾的人员多。

 在“双联系” 工作中, 县社结合自身实际, 认真开展供销社系统内联系工作。

 班子成员每人联系 1~2 个企业或基层社, 每人联系 3~5名老干部、 老党员、 困难户, 尽力帮助解决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维护了供销系统稳定和谐的局面, 有力地促进了“双联系” 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年多“双联系” 工作的实践, 使县社深刻认识到联系群众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作为基层的党员、 干部要始终不渝地牢记党的宗旨, 心中装着群众, 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只有心里想着群众, 县社才能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只有心里想着群众, 县社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只有心中想着群众, 县社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同时, 还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真正沉到群众中去, 时时刻刻了解掌握群众在想些什么、 盼些什么, 希望党员干部帮助他们干些什么, 我们应该干些什么。

 只有这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 为他们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 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 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编辑:

 华华)

推荐访问: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交流材料 联系群众 干部 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