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经验交流发言(全文),供大家参考。
家长经验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今天, 我们共聚一堂, 对如何培养孩子进行交流切磋。
在这里我要感谢学校、 感谢班主任
老师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 为我们提供了这次相聚的机会. 我的孩子叫王文钰, 自从进入红旗小学以后, 我发现孩子变了, 变得快乐了, 自信了, 上进心强了, 在家里听话了、 懂事了。
这是各位老师精心的管理和教育的结果。
因此,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各位教师, 班主任老师培养她学习的热情与能力, 激发他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数学老师的严格, 培养她严密的思维习惯; 以及其它各科老师对我孩子所付出的辛勤的劳动。
其次, 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 是你们培养出了一位位优秀的孩子是她们高尚的品质, 感染了他, 让王文钰在这个大家庭中发挥她的特长, 弥补她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优点, 王文钰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这对她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只有一个, 在培养的问题上, 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大意, 凡事就要三思而行, 尽管很是操劳, 但是在付出的同时也感到非常的快乐, 现将一点粗浅的总结, 说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给孩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每句话、 每个眼神。
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无数杰出的人才就是在父母的“生命的教育” 下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父母是家庭环境的主要创造者, 是孩子的天然老师, 其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的。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 足见父母榜样的作用。
如果身教不当, 则“父母无品儿无样” , 如果孩子一旦形成恶习, 父母就会悔之已晚矣!
孩子生活的主要环境, 是家庭正确的导向取决于父母本身的健康心理和文化素质。
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邻里和睦的环境, 这一切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反之, 一个家庭父母间感情出现泪痕, 两代人之间意见分歧, 常常“大吵三六九, 小吵天天有” , 有时甚至大打出手, 乱砸东西, 家庭气氛紧张, 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的家长经常聚众打牌赌博, 吃吃喝喝, 脏话连篇, 自私贪小, 孩子在这种杂乱无章的环境中会产生厌倦学习、 好逸恶劳, 养成说谎、 打人、 行窃、 渐渐走向歧途。
二、 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 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孩子年级小, 不喜欢听批评的言语。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赏识教育, 对孩子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 还要要求他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为集体做好事, 帮父母做事。
三、 要逐渐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利用各种时机让孩子知道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 不要不闻不问, 不要责怪孩子坏的学习习惯, 应去引导他改正, 重新树立好学习习惯的信心。
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不耻下问” 的习惯, 独立思考, 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习惯。
做到不懂就问。
对一个问题要列出多种解决的途径。教会孩子举一反三。
四、 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
有一位教育家说: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读多好的学校,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 再阅读” 。
我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的阅读习惯, 从漂亮的幼儿画报, 到儿童科普读物, 从趣味童话、散文小说, 到历史故事等, 随处都有他看的书, 也花钱给她买书, 我想这比买零食好。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知识面广了, 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并为后继学习作准备。
尤其是写话、作文, 如果肚里空空, 怎能下笔? 所以, 趁早多读些书。
五、 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 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
有不少的家长, 包括我自己都有个这样一个感觉, 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 就感到高兴, 而不管他在干什么。
实际上,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 个性不一, 每次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做
家长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
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 不讲效率的习惯。
四、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 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粗暴教育的 后果有两点:
一是使孩子形成胆怯、 懦弱的退缩性心理; 二是在孩子的心理播下暴躁残忍的种子。
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是一本书, 家长只顾往后翻, 但真正读懂十分不容易。
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勤交流, 以好朋友的身份去关注、 帮助孩子。
家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 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 随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读懂了这个世界, 家长也读懂了这本书—孩子, 那么家长也自然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我们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 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 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责骂, 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这样, 家长才能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灌输给孩子, 有效地防止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 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做为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 宽松的环境。
没有什么能比造就一位优秀的孩子更让我们骄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