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董事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完整)

时间:2023-03-12 09:36: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董事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董事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完整)

20xx年x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纲领。xx工学院紧跟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科学宏大而又系统缜密的工程,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一样重要,需要“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因此,学校号召和动员全体师生员工深度学习和积极参与,调动并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心协力来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好、应用好。我就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谈五点意见,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01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国家对“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国家教育部于20xx年x月xx日正式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教育理念、文化和生态。发展智能教育,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们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两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反思,二是行动。

(一)反思

我们要反思:学校领导层在教育部20xx年x月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后,没有及时的响应、学习、理解,重视程度不够、行动缓慢、渗透力不强、宣传传播不到位,使大部分师生员工不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让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产生滞后的局面,导致了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且不熟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差距,研究和实践高端人才依然短缺。造成这些困局的责任应在我,我要负这个责任。学校在去年制定“三五”发展规划宏伟目标的激励下,在全国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才使我清醒起来,才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好东西,是我们梦想创办“百年名校”的助推器。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全心投入、迎难而上。只要大家能满怀信心和激情,马上出手、尚且不晚,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二)行动

学校必须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影响。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精神,我们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举起高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所以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变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校师生员工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们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为实现“百年树人百年名校”的伟大愿景有着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信息化浪潮席卷整个教育领域,全国大部分高校纷纷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学校是有梦想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也一定要走在前列,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02

学校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信息化设计的智能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各个学院、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学校办学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教育资源,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创作设计的智慧源泉。

学校制定“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方案”,又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标志着学校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三五”发展规划方案提出:“以本为本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在“三五”期间发展的工作要求和总体目标,教育信息化要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实施。

学校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三五”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学校满怀理想、高瞻远瞩,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设计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归纳为“六大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称之谓——“六个坚持突出”:

(一)学校坚持突出有智慧办学:正确地理解“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灵魂三问,全校性开展博雅教育和批判性思维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健全人格,践行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根本任务。

制度决定成败,好的制度是创建现代大学的基本保障。学校运用现代大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落实完善大学治理和管理,大学治理解决了“学术问题”和“行政管理问题”,形成了xx工学院的制度文化。

(二)学校坚持突出将“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作为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以博雅教育养成人格,以知识教育获得科学技术,以能力培养炼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学校坚持突出将社会雇主对现代人才“十大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目标:1.人格魅力;2.终身自主学习能力;3.组织领导设计能力;4.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批判性思维;6.创新创造能力;7.情商;8.沟通谈判合作能力;9.专业技术能力;10.精细化做事执行力;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学校坚持突出以“OBE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导向,四年贯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通专融合、交叉创新、强化实践、以学促用的创新型人才。

(五)学校坚持突出以改革促进“八项根本转变”:通过认真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实现“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八项根本转变”。

1.把知识为本教育向能力为本教育转变;

2.把灌输型教学向自主型学习转变;

3.把共性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4.把内卷化思维向批判性思维转变;

5.把单向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6.把经能型教师向人师型老师转变;

7.把学生教育单纯管理型向全员育人型转变;

8.把学校行政管理行政化向企业化转变。

这“八项根本转变”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六)学校坚持突出实现一个目标:学校把“育人”工作作为教育的本质而摆在首位,实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培养,“不让一个人落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毕业”,这是学校办学育人的工作目标,也是学校的教育文化。

上述“六大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是学校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深刻理解,是十多年来认真践行、归纳总结的经验。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教育信息化整合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指导着信息化教育在学校各个专业的学与教,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模块的交互融合与广泛应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育信息化将会给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全新的变化,比如电子排课、课件存储检查;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检索新的教育模式;还有学生成绩趋势分析、学科成果分析、校内各项事务的流程化等等,无所不通、无处不用,极大地节约了教育教学的时间成本,让老师和学生从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教育推向现代化。

03

教育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学校推行的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其“应用”过程本身并不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简单相加。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各个领域的应用,必然以“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为基础,实现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合二为一,才会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整合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五方面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整合的意义

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指的是运用协调、调整、重新组织的方法使当前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并且使它的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整体效益得到提高。教育资源整合可以将系统外与系统内相互关联的功能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互相渗透与联系,促使其结构、质量、规格与效益协作发展,使教育整体水准与运行的质量得到提升,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平台上,增强学校的总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下,教育资源整合的范围拓宽了,层次也加深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信息化技术,把学校各二级学院、各部门的机构与资源结合起来,有效地整合教育中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渠道等,是一种内外结合的整合,构建起一种教育的联合体,为师生从事学习、研讨与交流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纠正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误区

反思当下学校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有的人认为“教育信息化这东西,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无关紧要,没有信息化也一样能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人对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概念认识不足,认为“把课程和信息技术简单地相加搬到平台就可以了,使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无法统一整合”。

(三)解决现代化教育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理解存在着偏差,日常教学不注重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资源分散而流失、技术能力变弱,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等乏味现象。比如部分教师习惯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本书的大学”、“照本宣科”、“PPT搬到屏幕上”、“一堂课讲到底”等现象严重存在。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十分有限,以知识传输为主,难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学以致用,导致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口径窄、能力弱。

没有运用教育信息化平台,还会让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交流、研究平台越来越少,思维相对封闭疏远,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学术发现、学术挖掘不够宽泛,学术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到理想状态。

行政管理资源也是难以整合、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部门与学院难以打通数据与资讯,消息闭塞,协调协作能力低、横向纵向难以有效连接。虽然大家很努力,由于事务巨细且繁杂,光靠人脑和人力难免顾不过来,造成效率不高,服务质量难以让人满意等等。

(四)深度学习理解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区别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兴起,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这两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它们之间的区别却少有人去理解、去解读,甚至会混为一谈。我们一起来分析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不同含义: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虽然只是两个词的排列不同,但它所引起的意义上的不同是不容忽视的。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而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许许多多的共同和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要用到现代信息技术,都起到了优化教育过程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说两者完全是一回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好多方面有所差别。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所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由此我们在理解教育信息化时还可以参照其他的一些概念。如: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社会管理信息化、销售信息化等。教育信息化与各种信息化实际上是平行的概念,只是不同种类罢了,应该是另一类的特种信息化。这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必然需要许许多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化教育要培养出这样的信息技术人才,不过这些信息化必须以信息化教育为前提,而不是教育信息化为前提。两者有以下三点不同:

1.两者的范围不同

教育信息化的范围是教育和教学的各个方面,目的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要达到促进教育、完善教育的目标,引领一代教育改革的丰碑与旗帜。教育信息化是服务于整个教育领域,覆盖整个教育系统。

信息化教育的对象是全民的,不仅包括学校中正在学习的学生,而且也包括社会上一切需要培训的职工人员,因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信息社会里,都将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不得不加强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未来的社会,不被淘汰。所以信息化教育的范围比教育信息化的范围更广。

2.两者的目的不同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线性方式呈现,不符合大脑思维特点,教学手段简单、学习方式陈旧,通常是黑板+粉笔,老师讲学生听。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先进的媒体手段武装教育,扩大教育的范围,增加新型教育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等加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为正要面临的信息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工具,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信息化教育将教会你如何在信息的社会里进行学习,以及怎样适应未来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3.两者的实现过程不同

(1)教育怎样实现信息化?

一是教学资源:要有丰富全面又生动实用的教学资源传到网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自学式预习或复习或进行课堂的延伸;二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运用多媒体及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学,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灵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课堂讨论、回答提问、监看广播、屏幕广播、协同工作等,改变过去那种呆板、单一、平面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丰富、新颖、全面。三是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上,可以实现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及档案管理和教师档案管理,教务管理等网上数字化管理。

(2)怎样实现信息化教育?

教师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关键。首先要有大量的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他们应具备有全面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还要有多元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有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有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要有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有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另外,教学内容上要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处理数据、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程序设计方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范围、目的和实现过程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也只有教育信息化了,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广泛、更迅速普及。

(五)转变观念,有思路才有出路

厘清概念和思路,瞄准方向和定位。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要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把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促进全方位的改革与改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让全校接入互联网、宽带满足信息化教学要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渐普及,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行政资源全校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全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院办及处室用资源、人人用空间”,让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学校各学院、各部门。

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裁决化和业务办理协同化,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学校的事务中心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今后希望通过资源与技术的整合,能够把服务做的更精细、更及时,切实让师生少跑腿,让数据去跑路,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文化,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小资源与大资源的协调发展,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

04

把信息素养纳入教育核心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创新人才

(一)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育现代化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转变的还不够到位,所以,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转变的推动作用,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化,让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陈旧教育模式的束缚与重复,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然而,反思当下,传统知识导向的课程占主导地位,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主要依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果,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与培养目标和要求脱节,这种课程观造成教学绩效,取决于知识传递和掌握的数量,形成大学课堂即知识课堂的现象,教学成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教师离开“讲”就不知道如何“教”,学生离开“听”就不知道如何“学”。这样固化的教学模式,与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偏差,应该引起教师们的深入思考。

(二)学校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1.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3.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4.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早日实现现代化,创办一流的现代化大学。

(三)转变教学方式

学校推行教育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教学方式现代化,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逻辑推理来完成。所以说,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门工具。

(四)注重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推行教育信息化要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就是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纳入教育核心,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用)、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等于获取了一张步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检索新知识。带着愿景来学校学习,主动寻求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积极投身于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发现新信息、创建新信息。

2.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整理、正确的加以评估。

3.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规划的事业、生活、学习的需要,可以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正确信息,拒绝错误信息的技能。

4.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思考判断能力,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资讯或见解。

5.培养学生无论在顺境或是在逆境,都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种信息解决复杂问题,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总之,信息素养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学习环境与工具,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促进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这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养成的重要目标。

05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硬件与软件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可分为三个模块:一是教育设施信息化;二是教育资源信息化;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这三个模块中,教育设施信息化是基础,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核心,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保障,三者必须强化融合,缺一不可。

(一)学校现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教育设施信息化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学校自创办以来就注重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成立了“信息与网络中心”,组建技术团队,把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管理、政务服务等工作。先后建成“宽带教育网络”、“大数据中心机房”,应用于教学的“普通电教室”、“工程实践实训电教室”、“多媒体综合室”、“语音语言室”、“VR仿真电教室”、“计算机软件实训室”、“人工智能实训室”、“商务软件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闭路视频、电视、课程录播室”、“xxE+”、“APP数据基础平台”、“安防、消防监控室”等等。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信息化中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

学校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和转变培养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之后,又做了三件大事:

1.在2021年上半年建设“xx个品牌专业”的软件和硬件,建成一大批智慧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xx多间教室改造、xx项软件智能项目的建设并交付使用,体现了“xx速度”、“xx质量”、“xx精神”,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学校应用信息智能技术“声、光、电”系统,建成面积达xxxx多平方米的大型“工程文化馆”。集演示、科普、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全国高校少有的工科信息文化馆,给师生学习工程科学、技术、历史、文化带来新的体验,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很多高校前来参观学习。

3.学校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再新建一个大型“科技文化馆”,已在B幢楼三层xxxx多平方米的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一个拥有xx多间“学生创作坊”,应用现代“声、光、电”信息技术,集展演、教学、实训、创作、竞赛、体验等多功能综合体。目前正在设计阶段,建成后为学生的学习创作、活动体验将更加丰富多彩,成为继“工程文化馆“之后的又一个杰作。

(二)学校新一轮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建设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校将与时俱进、继续开拓。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再创佳绩。我认为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组织保障

学校在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深刻认识在新的时代建设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正式启动xx工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成立了“xx工学院教育信息化委员会”,由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几位副校长担任副主任,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一把手工程。委员会下设三办一部,分别是“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育信息化资源保障办公室”、“教育信息化服务效能办公室”、“教育信息化运营部”。聘任软件行业的高级架构师担任信息化运营部的总监要职,并且还邀请国内几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知名企业合作,将他们在全国部分高校已经成功建成的成熟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学校来。学校将组建一个集决策、设计、建设、运营、服务于一体化的强大阵容。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分为两个层面——管理层和执行层。管理层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委员会”,由顶层设计的部门主要分管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开展效能,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实施提供战略层面的决策主导。明确教育信息化对本单位发展起到的变革性作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执行层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运营部,由具体承办实施相关项目的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主要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开发、管理、运营工作。一是对上层决策进行具体战术层面落实,并将执行情况形成有效数据依据,供管理层决策参考;二是对本单位师生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之掌握相关技能、服务教育教学。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运营部”的工作职责。

2.概念规划

学校将遵循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律,从教育资源信息化、教育设施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三大模块进行规划和布局。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重新规划各二级学院、各处室数据库,设计含教学、管理、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物业、政务等信息数据库,实现智能服务与管理,运用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与当今前沿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一网通”,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3.资金支持

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自筹资金,投入巨资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好、运营好,计划建设周期拟定三年全部完工。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急用先建、稳步推进”的策略,保证按时、优质、保量,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好。

4.要素条件

(1)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是信息化的硬件,指的是用于教育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内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各种用房及场馆。

(2)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以教育信息载体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其中:教育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软件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信息,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等等。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主要指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立的以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及其支持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等。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有了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这些基础条件之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便成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角。所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应用这一环节。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做好与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潜件建设,它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方向,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建立与社会、市场教育信息化建设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模式。

第三,必须提高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第四,在不同层次上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将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化的驱动力。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新的更加有效的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育中,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信息化人才: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为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人才有两层含义:

第一,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这是对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其服务的各类人员而言的,是对该领域全体人员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要求。

第二,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指专门从事教育信息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维护的专门人才。

一般来说,对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应具有基本的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对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分工更细,可以是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或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学校是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方面要关注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为教育信息化培养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为整个学校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

总之,让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服务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全人”与“通才”。让我们大家携手同行,立足教育信息化前沿,真抓实干,勇往直前,追求教育现代化未来!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信息化建设 工作会议上 董事长 董事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 学校信息化培训校长讲话 学校信息化启动会领导讲话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