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黑洞记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08-02 13:24: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黑洞记录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黑洞记录片观后感

 

 黑洞影评 200 亿高龄的宇宙, 浩瀚无比, 无奇不有, 黑洞就是一个令所有天文学家感兴趣却又捉摸不透的天体。

 黑洞的定义是:

 由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即视界所规定的时空区域。

 乍一听, 确实很迷惑, 再仔细点解释就是:

 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 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半径小到一定程度, 小于史瓦西半径时, 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

 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说它“黑”, 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 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 “似乎”就再不能逃出。

 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 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

 然而, 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

 那么黑洞是怎么出现的呢? 黑洞(Black hole)

 是根据现代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 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相当大的天体。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 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

 黑洞的质量是如此之大, 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 就连光也逃逸不出来。

 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 故名为黑洞。

 了 解了 黑洞这么多东西, 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之奋斗的众多科学家, 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来计算这些东西。

 历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一个致密天体密度可以达到连光都无法逃逸的人是英国地理学家john michell, 他在 1783 年写给亨利· 卡文迪许的一封信中提出这个

 想法, 他认为一个和太阳同等质量的天体, 如果半径只有 3 公里, 那么这个天体是不可见的, 因为光无法逃离天体表面。

 1796 年, 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

 “一个质量如 250 个太阳, 而直径为地球的发光恒星, 由于其引力的作用, 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

 由于这个原因, 宇宙中最大的发光天体, 却不会被我们看见”。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体积会缩小, 甚至会爆炸。

 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于 1974 年做此预言时, 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

 霍金的理论是受灵感支配的思维的飞跃, 他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 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

 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 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

 这样, 当黑洞损失质量时, 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 因而它的质量损失得更快。

 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大黑洞辐射的比较慢, 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 直到黑洞的爆炸。

 一直就对黑洞了解甚少, 也没有想过去了解它, 但在马克思课上看了关于黑洞的纪录片, 对黑洞了解了许多,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希望科学家们能够早日探索到黑洞, 帮我们更深的认识宇宙。

  材 料 成 型 及 控 制 工 程

  贺兵斌

推荐访问:黑洞记录片观后感 观后感 记录片 黑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