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31 19:12:0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2016-10-26 浏览:分享人:叶云泰手机版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一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前景,毛泽东•主席欣然挥毫《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胜利的人们的欢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瞩目的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蓝图。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回顾昨天,我们为中国工农红军而骄傲:368 个日日夜夜,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自然界的凄风苦雨无时不在折磨着红军战士,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无时不在考验着红军战士的坚强斗志。然而,伟大的红军战士胜利

 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f 过去了。翻越了 18 座崇山峻岭,渡过了 24 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 10 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 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战胜了征途上的悍匪强敌,挥师北上,会师延安。这伟大的胜利,怎不让今天的人们发出长久地神奇的感叹?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长征,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进了人类史册。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地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进,向着理想勇敢奋斗,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感动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光阴荏苒,一晃 80 年过去了。长征的故事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浪花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

 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老一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我们,作为 21 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上向;发扬长征精神,向世人写好一份圆满的“中国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书,做伟大中国迈向 21 世纪的宣传队,成为播种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胜利种子的播种机!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近日,吉大附中七年级同学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本次活动以拓展教学、重走革命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井冈山精神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以及音乐教学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革命英烈传奇故事,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几天的接受教育过程中,老师同学在红米饭里咀嚼革命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武装斗争,好像依稀听到震撼山河的炮声,耳边萦绕着革命党人面对屠刀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在心灵的不断震撼中,大家纷纷表示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是伟

 大而永恒的,不但不会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参与此次活动的吉大附中副校长陆殿军表示,这次活动适逢长征胜利 80 周年,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是希望同学们可以感受幸福生活的得来不易,体会艰苦奋斗的意义,感悟红旗的颜色寓意,从此树立报效祖国的长久信念。

 吉大附中副校长王艳说:“这次井冈山之行给孩子心里播种了敢于吃苦、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种子,也会点燃信仰之火,扬起理想之帆。”

 七年十一班班主任老师王辉表示,走进红色摇篮,铸就精神家园,是此行的目标。在这几天的实践中,学习们收获良多,无论是烈士陵园祭奠带给孩子们的震撼,还是重走红军路带给孩子们的意义,都直击他们灵魂深处,对他们的毅力,意志力都是一次洗礼,尤其让他们体会感恩,学会珍惜有非常好的助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很久远的作用,相信也会让他们的信仰点亮今后的人生。

 参与此次活动的王梓良同学说,这次不同寻常的活动,让我在井冈山深刻体验了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怀;踏着他们的足迹,追寻革命先辈的道路,使自己的灵魂在重温这段历史中得到洗礼和升华,令我终生难忘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 11 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 80 周年了,在 80 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

 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 40 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

 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在长江委团委组织下,我们一行 45 人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了条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漫漫长道。从湘西到贵州,鲜红的党旗一路飘扬,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词萦绕耳边。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与治江事业同发展”,在重走长征路上,我们一边缅怀革命先烈的长征精神,一边了解新时期治江思路下的人水和谐的真正内涵。短短的 6 天转眼就过去了,但在我的脑海里娄山关、老红军回忆长征历程、遵义会议旧址、湘西晓坪溪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贵州龙坝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作讲座……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大家熟悉的名•句中指的雄关就是娄山关。而《忆秦娥 娄山关》中描写的就是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长征途中的第一场酣

 畅淋漓的胜仗也就是在这里打响。娄山关志中记载: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 1576 米,南距遵义市 50 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1935 年 2 月 25 日至 26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在娄山关前一座高 14 米,宽 25 米的大理石碑上,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刻的《忆秦娥 娄山关》更增添了雄关声色。大家伫立在这雄险的关口,对着石碑细细品读这首词,遥想 71年前的那场战斗,都为红军战士的勇猛所感叹,都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感动,都为红军战士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折服。

 在革命圣地遵义,我终于第一次亲眼见到了一位亲历长征的老红军,更让人兴奋的是能坐在第一排听这位 92 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讲述当年长征的战斗史。老红军姓王名道金,他的报告从长征时期红军政策和白区时政的比较开始,回顾了他长征途中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在整个报告会过程中只有两种声音,一个是王老很重的乡音,另一个就是我们的不断的掌声。有三点让我映象深刻:1、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王老在近 2 个小时的脱稿报告中,他思维缜密、条理清晰,所讲的事情就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王老的语言是那么质朴,但讲述的故事又是那么震撼人心; 2、按照现如今的价值观

 来衡量是很难想象那么多象王老一样朴实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里,以“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支撑着自己走漫漫二万五千里长路;3、报告会结束的时候,王老起身答谢,到会的长江委全体团员青年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久久回荡在会议室,久久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次活动另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我们参观了湘西晓坪溪水土保持示范基地、贵州龙坝小流域治理、听专家作水土保持工作讲座。通过实地参观和当地水利部门专家介绍,使我们对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原来长江流域的生态是如此的脆弱,当地人民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通过水土保持治理以后的小流域经济效益如此明显。此外,我们还听取了长江委水土保持局专家关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情况的讲座。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和提供的大量图片、文字资料,使大家对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特别是“长治”工程在理性上有了一个比较系统、清晰的认知。通过现场参观和专家讲座两种形式融会贯通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新治江思路下的人水和谐事业还任重道远,我们新时期治江人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但我

 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只要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指导,以丰富的长征精神内涵为动力,在治江事业中践行长征精神,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长江代言人。

 这一次的重走长征路,我感觉在心灵上、精神上又经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曾经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英勇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和深刻体现。一个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不能轻视物质保证,也不能没有、更需重视精神支撑。细数我们伟大的党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再到新时期的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这种精神在不断继承和发扬,并且这种精神也迸发出勃勃生机。

 党的优良传统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中形成,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铸就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发扬优良传统的核心,是保持先进性的关键。长征精神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克难制胜的法宝,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也成为永远激励我们长江委人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期的治江新思路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长江流域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践行新时期治江思路的工作中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推荐访问:纪念红军长征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 纪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