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德润心,以文化人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以德润心 以文化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一些被冠以“强官”、“能官”、“儒官”的官员,屡因涉嫌违法犯罪而落马。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干部受贿犯罪,呈现边“评优”、边腐败的现象。由此,技术专家型干部的腐败问题,引起社会的关切与思考。
诚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是治本之策。
但 但“不愿腐”的自我约 束 束机制,同样是源头上 的 的治根。这种自我约束 , ,源于美德的滋养、文 化 化的涵养,表现为原则 与 与底线的坚守,清正与 廉 廉洁的追求。对于各级 干 干部,尤其是那些技术 专 专家型的干部来说,有 没 没有这种自我约束能力 , ,直接决定了其廉与贪 、 、成与败的迥异之路。
历史上,对于有才者 来 来说,有没有德,德能 不 不能养其才、润其才, 更 更是决定了其是流芳百 世 世还是遗臭万年。明朝 权 权臣严嵩天赋极高,1 9 9 岁中举,25 岁录进 士 士,可谓稀有“天才” 。
。但他手握重权时却胡 作 作非为、以权谋私,抄 其 其家时发现大量黄金、 白 白银。而诸葛亮一生,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的忠诚、“淡泊明志 , ,宁静致远”的胸怀、 “ “不置私产,身后无余 物 物”的操守,则使其效 国 国为民的才智得到了极 致 致发挥。故有史家认为 , ,弱小蜀汉之所以能对 魏 魏国取攻势,其决定因 素 素
乃诸葛亮的精神品格 和 和政治谋略。
先哲有 言 言:“做事乖张,聪明 无 无益”,“心高气傲, 博 博学无益”,“淫逸骄 奢 奢,仕途无益”。陈云 同 同志讲:有德无才办不 成 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
。季建业、张曙光等落 马 马者表明,若官德卑劣 、 、心术不正,则才学越 高 高而邪念越多,能力越 强 强而贪腐越深,魄力越 大 大而危害越烈。那些技 术 术专家型干部走上贪污 腐 腐败道路,在某种程度 上 上,也是与被选任时重 才 才轻德,用权时恃才损 德 德有关。那么,如何以 德 德润心、以文化人,才 能能使他们远离腐败呢? 前不久,中央给 41 名 省 省部级官员开设“廉政 课 课”,进行廉洁从政专 题 题研修。学习方式很灵 活 活,地点也不限于校园 。
。学习内容不仅有理论 知 知识,还有具体的案例 , ,包括廉政模范和反面 教 教材纪录片。这无疑是 廉 廉政教育的一种创新。
顺 顺着这个思路,以德润 心 心、以文化人,廉政教 育 育可以做得更多、走得 更 更远。作为一种春风化 雨 雨、潜移默化的功夫, 道 道德教育重在久久为功 , ,难在不断创新。实际 上 上,这种对各级干部思 想 想的定期性“敲打”, 十 十分重要,很可能就在 某 某个关键节点上令一些 人 人止步于腐败的悬崖。
治国之道,要在得人; 用 用人之道,要在德才兼 备 备。注重道德的教育锻 造 造与自我养成,不断探 索 索通达人心的德育路径 , ,使德始终润其心,让 文 文不断化其人,那么, 清 清白地为政、干净地干 事 事,就会成为各级干部 恪 恪守的心灵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