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8篇

时间:2023-03-27 14:06:01 浏览量: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8篇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1

  4月27日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行。各级工会组织劳模工匠参加交流活动,汇聚、交流、展示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个人事迹、产品技术等。

  当今社会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向工匠学习,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我们要从解决手头工作中的难题出发搞创新,使创新精神在基层落地实践。只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干起,工作就能干好。

  “大国工匠”不仅仅是指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是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精神,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工匠们不仅坚守岗位,更是钻研职业技能,这样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2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也要学习“工匠精神”,做到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永葆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不断汇聚逐梦前行的力量。

  善学铁匠,动真碰硬、敢于担当。“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在我们外行人眼中可能只是敲敲打打,但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师傅要想把铁器打得好看且扎实好用,从选料、加热、火候控制、淬火到制成成品需要大大小小十多道工序,数万次的敲打,如果没有知难而进的“铁心”和厚实过硬的“铁骨”,则很难打出好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发扬铁匠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始终保有无惧挑战,知难而进的精气神,立志做乡村振兴中的排头兵,做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做推动科技发展的带头人,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领头羊,不断逐梦前行。

  善学木匠,精雕细琢、严丝合缝。木匠是一门认真细致、精雕细刻的工艺,既讲究尺寸标准,又讲究设计精巧。在木匠们的眼里,设计样式千变万变,但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艺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以求永远不会变化。基层干部要想干出成绩、干出亮点、干出特色,就要发扬木匠精神,既依图案行事制作,认真领会上级各项政策精神实质,精心谋划布局,精准安排部署,严格督查检查,让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又不拘泥于旧式,善于突破创新,能结合本地实情实际,扬特色,创品牌,做到出彩创新,突破旧格局,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

  善学瓦匠,统筹兼顾、物尽其用。瓦匠在砌墙之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各类石块堆砌,乱搭一通,这样的墙,不仅不美观,甚至还会倒塌。一名出色的泥瓦匠在砌墙时,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会重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相互融合,墙面与墙面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砖块定位、墙面稳固后再涂抹砂浆,确保呈现一道坚固美观的石墙。基层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发扬瓦匠精神,在工作中找出提纲挈领的关键要点,把握准“横平竖直,上有齿口下有线”的诀窍,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既集中精力抓重点,又通盘考虑不偏颇,确保工作又稳又快又好,最终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3

  作为一名劳模、数字工匠,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建设制造强国、创造强国,离不开技能人才。我将坚定立足培养人才的教师岗位,脚踏实地,以创新行动追求卓越教育,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培养更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4

  看了2022年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式,我真是心潮起伏,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创新,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正是因为有创新精神,我们中国才能不断发展与突破,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拥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唱响了新时代的奏鸣曲。正所谓资源有限,创新无限,我坚信,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发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国家永远蒸蒸日上。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5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也要学习“工匠精神”,做到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永葆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不断汇聚逐梦前行的力量。

  善学铁匠,动真碰硬、敢于担当。“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在我们外行人眼中可能只是敲敲打打,但其实里面有很多学问,师傅要想把铁器打得好看且扎实好用,从选料、加热、火候控制、淬火到制成成品需要大大小小十多道工序,数万次的敲打,如果没有知难而进的“铁心”和厚实过硬的“铁骨”,则很难打出好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发扬铁匠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始终保有无惧挑战,知难而进的精气神,立志做乡村振兴中的排头兵,做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做推动科技发展的带头人,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领头羊,不断逐梦前行。

  善学木匠,精雕细琢、严丝合缝。木匠是一门认真细致、精雕细刻的工艺,既讲究尺寸标准,又讲究设计精巧。在木匠们的眼里,设计样式千变万变,但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艺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以求永远不会变化。基层干部要想干出成绩、干出亮点、干出特色,就要发扬木匠精神,既依图案行事制作,认真领会上级各项政策精神实质,精心谋划布局,精准安排部署,严格督查检查,让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开花;又不拘泥于旧式,善于突破创新,能结合本地实情实际,扬特色,创品牌,做到出彩创新,突破旧格局,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

  善学瓦匠,统筹兼顾、物尽其用。瓦匠在砌墙之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各类石块堆砌,乱搭一通,这样的墙,不仅不美观,甚至还会倒塌。一名出色的泥瓦匠在砌墙时,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会重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相互融合,墙面与墙面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砖块定位、墙面稳固后再涂抹砂浆,确保呈现一道坚固美观的石墙。基层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发扬瓦匠精神,在工作中找出提纲挈领的关键要点,把握准“横平竖直,上有齿口下有线”的诀窍,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既集中精力抓重点,又通盘考虑不偏颇,确保工作又稳又快又好,最终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6

  观看了大国工匠创新交流会,通过组织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深入基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我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弘扬工匠精神,让认真、敬业、执着和创新成为我的职业追求,努力向劳动模范学习、向工匠看齐。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7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这为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基础。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让更多技术工人安心创业、顺利成才,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关键,也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在技能人才政策和制度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培养集聚更多技能人才,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做实精心培育“基本功”。

  相比挖掘和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更为重要和基础。一些单位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拿来主义”倾向,对重视引进人才有余,对本地本单位已有技能人才培养不足,并不利于整个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和长远的发展。“精神一变天地宽。”要将塑造“工匠精神”贯穿技能人才培育全程,组织青年人才学习工匠精神有关资料、观看新闻报道和自媒体影像资料,通过交流、研讨、宣讲等方式,统一思想、加深认识,形成崇尚工匠、学习先进、追求一流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主阵地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特色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建设,为集聚高技能人才、促进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撑。

  建强技能锻炼“金刚钻”。

  与其说技能是“学”出来的,不如说“练”出来的。现实中,个别单位训练技能人才时,就是因为存在学用“两张皮”、与市场结合不够、和企业“绝缘”等倾向,导致人才技能提升效率不高、掌握技术滞后甚至难以满足就业要求等问题。技能训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应用性强。要突出实践性要求,聚焦市场需求尤其是企业转型需要,强化企业用人需求导向,在院校、基地培养基础上,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名师带徒机制,推动招生招工一体化、入校入企一体化,让技能人才在生产最一线岗位、技术最先进基地观摩学习,通过名师手把手教、高级技能人才现身说法,帮助技能人才现场答疑、排除难题,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加快熟能生巧、经验积累的成长步伐,铺设技能提升“快车道”。

  校正技能考评“坐标系”。

  开展技能评价,必须兼顾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的统一。反之,出现偏废或偏离,就容易出现评价结果不公平、不精准,或评用脱节、考评结果难以执行应用的后果。这就启示我们,要提高考评结果的客观性,也要灵活方式,让考评结果更加公正,同时能够服务于人才技能的继续深造提升和企业的生产转型。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龙头作用,强化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效应,技能高低如何拉上赛场比试一番,打造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业的评用一体模式,既强化赛事本身的激励奖励,将结果作为升学就业、职称认定、薪酬发放等重要参考,努力“竞”出创新力、“赛”出精气神。要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政企合作机制,既坚持政府部门单位主导,维护国家统一职业标准的权威性,加强全程监督管理,避免考评中出现不正当竞争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也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在加强政策监管和业务指导基础上,适当下放有关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限,探索完善社会化技能等级评价办法,切实增强技能人才考评的含金量和实用性。

首届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心得篇8

  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强国梦想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研精神为坐标,注重人才团队建设,在磨砺“匠能”、涵养“匠品”、凝聚“匠力”中培育好“大国工匠”,让人才荟萃点亮科技创新的璀璨星空,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磨砺科技创新的“匠能”。水有源而长流不息,木有本而枝干强健。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需要人才创新,人才既是科技发展的领路先锋,也是科技发展的坚实后盾。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科技成果;有本领高强的科研团队,才有高精尖的技术。要在全球技术创新格局中实现技术赶超,就要注重在实践磨砺中培育人才,将人才放置于科研攻关一线,在实践中学知识、理念和方法,构筑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技能功底;在实践中育新机、谋新路、开新局,激荡人才的创新活力。将育才环境与人才的个人成长有机结合,将人才的专业领域与应用领域深度聚合,在科技发展中厚植人才优势,充分释放人才潜能,增强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构筑起本领高强的“尖兵营”。

  涵养精益求精的“匠品”。科研事业的长足发展与巨大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与探索精神。攻克非常之难需要非常之人,需要下足非常之功,这种绝非寻常的毅力是中国科技何以强的精神密码。中国科技创新的硕果累累,不仅得益于壮硕发达的人才根系,也得益于强健有力的精神根系。无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屡败屡试的不懈坚持,还是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终生报国不言苦的无私奉献,一批批科研工作者即使身处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即使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难关,始终坚守情怀、坚持本心、坚定信念。科技人才团队的建设,要注重精神上的建设,培养科技团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迎难而上之“坚”铸就科研事业之“坚”,以自强不息之“心”铸就科技强国之“芯”,不断攀登科技事业高峰。

  凝聚齐心逐梦的“匠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关键在于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扩大人才体量,凝聚起同心筑梦、激流勇进的力量。在引才育才上,要致力于加大科技人才投入,畅通产学研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为人才的培育与发展营造一流的生态环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局面,充分涌流人才活力,让科研团队的实力成就科技实力,让科研团队的自信成就民族自信;在人才传承上,要加快构建能够充分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教育体系与培育机制,给予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学术比拼中揭榜挂帅,在优势互补中增益其能,营造出热爱科学的氛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以高质量的人才供给进一步筑牢强国之基。

推荐访问:工匠 心得 创新 工匠精神研讨会 弘扬工匠精神座谈会 工匠座谈会 工匠精神实践活动体会 工匠精神的创新进取感悟 工匠精神会议总结 创新工匠精神 工匠交流发言稿 技能大赛工匠精神心得 工匠精神座谈会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