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13篇

时间:2023-03-30 20:00:06 浏览量: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13篇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1

  中共中央近日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指出,要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迈入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将会更加光荣、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挑战将会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的美好幸福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努力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学实践上求突破,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着力点亮思想理论“灯塔”,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

  深入系统“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盲人摸象,需要深下去、实到底、系统学。要在读原著、学原文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系统揭示思想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其中闪耀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坚持学思想与学思路相结合、学观点与学理念相辉映,不断强化解决矛盾、化解风险、攻坚克难的能力;要注重多形式、分层次、全视角开展学习,着力强化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系统性,切实把理论学精、把思想学透、把道理学深,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融会贯通“悟”。拨动灯芯,油路通畅,灯塔才会更明亮,深挖思想,融会贯通,才能悟到真理。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贯通起来领会,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等多个层面贯通起来思考;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地悟原理,把每一个思想观点、理论命题都思考深、领悟透、把握准,既知其言更晓其义,切实把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论的主旨主线搞清摸透,确保更加入脑入心。

  知行合一“践”。“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思想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机融合,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要突出理论指导,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学与思融入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等生动实践中去,激发起思想理论的磅礴伟力;要突出实践提升,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学,而是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提升,在实践这个大熔炉中拓展思想认识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切实在深化认识中让思想“灯塔”更亮。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2

  202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委组织部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深化拓展“组工课堂”,采取“领导精心授”“台上自主讲”“一线调研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开启了组工干部学习教育的新模式,营造了高点定位、比学赶超、奋发有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领导精心授”,让“组工课堂”灵起来。每月邀请1名领导干部,重点邀请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讲党建、谈业务,话发展、促服务”等主题开展专题授课,从讲“实”、讲“新”、讲“深”出发,推动组工干部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切实提升组工干部的视野眼界及业务能力,使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真正成为推动组织工作的动力,引导组工干部投身学习、提升能力,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全科之星”。截至目前,已邀请3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业务开展3次专题授课,邀请3名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开展3次专题授课。

  “台上自主讲”,让“组工课堂”动起来。制定“组工干部上讲台”活动方案,采取“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老师”一周一讲轮流授课的方式,列出时间安排表和人员安排表,确定每周四下午,集中1个小时时间,安排1名组工干部围绕自身业务工作、上级政策文件、聆听专家报告和先进人物事迹感悟等谈认识、谈体会,采取本人讲、集体学、大家议、全员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工作共悟、思维共振、能力共提,达到交流学习、解疑释惑的目的,营造重学习、强锻炼、求提升的浓厚氛围,确保把组工干部培养成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截至目前,已举办4场“组工干部上讲台”活动,4名组工干部走上讲台锻炼成才,达到边学边做、边做边悟、真学真用的目的。

  “一线调研学”,让“组工课堂”活起来。建立组工干部联系指导基层支部和实地调研机制,定期给组工干部布置“作业”,采取“学习+调研+探讨”的方式,助推组工干部带着“任务”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举措、解决问题,做到既在一线“问诊把脉”,又在一线“开方抓药”。2020年以来,组工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调研25次,宣传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459人次,收集基层党建及组织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7件,采取与基层党组织召开座谈、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与基层群众拉家常等方式,征集落实落细党建工作及组织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5条,与基层干部共同梳理工作思路举措9条,有效助推工作务实创新,实现基层党务干部与组工干部业务水平的“双提升”。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3

  20xx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4

  “是你让我的世界从那刻变成粉红色 是你让我的生活从此都只要你配合 爱要精心来雕刻 我是米开朗基罗 用心刻画最幸福的风格 用时间 去思念

  爱情有点甜……”随机播放的音乐列表里突然跳出了这首《有点甜》,思绪不禁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飞舞,不断回荡着“爱情有点甜”,是啊,爱情的味道“有点甜”,甜甜蜜蜜代表着我们对爱情美好愿望,那“初心”呢?我突然反问自己,“初心”又应该是什么味道,那颗始终和我们共产党人形影不离的“初心”,一定是与爱情一样,味道“有点甜”。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小故事,一个关于共产党员陈望道的故事。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家中,陈望道翻译着《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来粽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故事虽然简单,但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让理想信念有了“甜”的味道。墨汁并不甜,是人的心甜,是内心坚定理想信念的喜悦与情感深华,正因为理想信念中这股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像陈望道一样的革命先辈,吃百般苦、受千般难,让我们党一次次战胜苦难走向辉煌。

  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理想信念中的“有点甜”,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为民情怀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是什么?是一生只为一清渠,不屈不挠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的“大山里的老愚公”黄大发;是在兰考470天里走过122个生产大队,从未休息过1天,总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的焦裕禄;是为民办实事,两度入藏,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的“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一位位共产党人用真切的行动乃至生命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情怀,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牵挂于心;急民所急,解民所困,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看到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美美的幸福感,自己心里甜滋滋,这样的为民情怀充满了“甜”的味道。

  “人生有涯,为民无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为民情怀中的“有点甜”,秉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当好“人民的勤务兵”,敢于为民担当,甘于为民奉献,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为民情怀,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书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使命始终担当在肩,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始终激励着我们共产党人,是我们党必须肩负的使命担当,要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担当更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息。你看,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年里参与32次核试验,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的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却仍坚持“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奏响生命绝唱的林俊德……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美好甜蜜的“中国梦”,浴血奋斗,前仆后继,以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国家腾飞的使命,用伟大的成就坚挺起中国人民的脊梁,让我们从东亚病夫迈向大国崛起,这样的使命担当“有点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新中国,从一架飞机通南北、戈壁马兰朵朵开、垦荒海岛变明珠,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以青春和热血,为今日之中国奋斗出一片大好河山。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使命担当中的“有点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奋斗者、当实干家,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初心”的味道是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切的为民情怀、肩负的使命担当,是我们真正共产党人才能品尝到的“有点甜”。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5

  2020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6

  两年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旅院,我也光荣成为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一员,积极参加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过去的一年里,在基础部杨主任和思政课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井然有序,收获颇丰。

  作为旅院的一名学子,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我深深懂得服务精神不仅是旅院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了更好培养我们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基础部领导、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由小到大,有为我们亲爱的老师同学提供的校园服务,也有为社区、景区、老人、儿童提供的社会服务;有为特殊儿童的爱心捐助,也有校园、景区的环保服务。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关爱、奉献与责任。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对于社会来说,微不足道,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的校园、社会不就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吗?

  一年的实践服务活动中,有收获有欢笑,也有汗水泪水与辛酸。为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老师们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会研究、商讨,甚至是经常来不及吃中午饭,有时为了一项校外活动可能要多次请求别人,有寒风酷暑,有失败苦楚。但对我们来说,这些经验与教训比课堂讲授、书本知识更为深刻,更有意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练自己,检验自己,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既让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实践中我们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想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实践中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这也使我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还加深了我们与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展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将对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色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灿烂,每屡清风都会送来清爽,每滴甘露都会滋润稻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应有自己的社会贡献。

  在此我祝愿我院的校园文明服务协会能做得更好,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服务旅院、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7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8

  回想起来,思修课我们已经上了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回想起来真的是有着很多的收获,也有着很深的感悟。

  老师的讲课很有深度,同时不失乐趣。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不仅仅实在对着ppt念给我们听,而是结合一些经典的案例,让我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迹去感受去领悟。

  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一个部分是,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都是一些教育意义很深的新闻或者是视频,老师愿意花这部分时间给我们,让我们更深动的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这个不仅增强了我们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在下学之后是不太可能去看这些的,所以上课的时候就很好的弥补了这部分的知识。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快乐学习的小组学习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很少汇聚在一起开会,对于用什么方式什么内容都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样对于我来说就很难提起热情了,也就失去的动力。

  但是后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还是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小组内的每个人的角色很难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后来我就想到,能不能以小场景的方式,每个人的倡导,最后一起合唱,点题收尾。我当时就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当时都一致同意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段时间的思修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我们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办法,我觉得这是超越了这个任务本身之外的,在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我觉得这次学习中最珍贵的。

  最后,当然要感谢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去学习怎么去投入,怎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型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从而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还能使我们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更能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了解了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学习之后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避是懦弱的表现,退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由自己去开辟、去铺平,世事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永恒的信心与毅力,坚持自己的信仰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

  老师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很幸福,因为我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逐。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时刻谨记我来到这里的理由。《老男孩》中有这样的歌词: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激励着自己不断奋斗,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从学习与事业角度讲,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的确如此,但一个人如果只是空有理想,而不去追求,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那么理想也永远只能是理想。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树立"为国家崛起而氍毹的信念",并为之奋斗。胜不骄,败不馁,不怨天尤人,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关卡,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寂寞,立下自己的理想,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色彩。相反,在新时代越发的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在于它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它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腾飞。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人生罗盘的代名词,有了它我才能顺利远航。从小的方面讲,我想首先要做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就是这个道理。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机会,有积极的心态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如果说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硬件设施的话,那么道德品质便是软件设施。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道德做后盾的能力只是一种盲目的付出。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社会生活有秩序的进行。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学生,更能在踏入社会时站立一席之地。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就是一个由人与人组成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这个社会便会成为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它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为维护社会和谐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在我们步入职场之前学习有关职业精神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为我们将来在职场走的更远做好铺垫。社会大家庭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只有保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确保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有一项非常特殊,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被提到日习议程上来。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国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只靠社会道德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将法制与人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律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学习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且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我们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此,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拍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并且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想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老师把课堂还给我们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受教方式充满智慧挑战。谢谢老师的教导,您是个很好的老师,您让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您让我对祖国有了更大的希望,您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10

  “是你让我的世界从那刻变成粉红色 是你让我的生活从此都只要你配合 爱要精心来雕刻 我是米开朗基罗 用心刻画最幸福的风格 用时间 去思念 爱情有点甜……”随机播放的音乐列表里突然跳出了这首《有点甜》,思绪不禁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飞舞,不断回荡着“爱情有点甜”,是啊,爱情的味道“有点甜”,甜甜蜜蜜代表着我们对爱情美好愿望,那“初心”呢?我突然反问自己,“初心”又应该是什么味道,那颗始终和我们共产党人形影不离的“初心”,一定是与爱情一样,味道“有点甜”。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小故事,一个关于共产党员陈望道的故事。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家中,陈望道翻译着《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来粽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故事虽然简单,但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让理想信念有了“甜”的味道。墨汁并不甜,是人的心甜,是内心坚定理想信念的喜悦与情感深华,正因为理想信念中这股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像陈望道一样的革命先辈,吃百般苦、受千般难,让我们党一次次战胜苦难走向辉煌。

  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理想信念中的“有点甜”,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为民情怀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党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是什么?是一生只为一清渠,不屈不挠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的“大山里的老愚公”黄大发;是在兰考470天里走过122个生产大队,从未休息过1天,总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的焦裕禄;是为民办实事,两度入藏,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的“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一位位共产党人用真切的行动乃至生命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情怀,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牵挂于心;急民所急,解民所困,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看到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美美的幸福感,自己心里甜滋滋,这样的为民情怀充满了“甜”的味道。

  “人生有涯,为民无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为民情怀中的“有点甜”,秉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当好“人民的勤务兵”,敢于为民担当,甘于为民奉献,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为民情怀,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书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初心”的味道一定饱含“有点甜”的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使命始终担当在肩,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始终激励着我们共产党人,是我们党必须肩负的使命担当,要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担当更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息。你看,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年里参与32次核试验,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的邓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却仍坚持“我要工作,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奏响生命绝唱的林俊德……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美好甜蜜的“中国梦”,浴血奋斗,前仆后继,以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国家腾飞的使命,用伟大的成就坚挺起中国人民的脊梁,让我们从东亚病夫迈向大国崛起,这样的使命担当“有点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新中国,从一架飞机通南北、戈壁马兰朵朵开、垦荒海岛变明珠,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以青春和热血,为今日之中国奋斗出一片大好河山。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一定要用心品味使命担当中的“有点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奋斗者、当实干家,让“初心”中饱含“有点甜”的使命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初心”的味道是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切的为民情怀、肩负的使命担当,是我们真正共产党人才能品尝到的“有点甜”。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11

  202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委组织部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深化拓展“组工课堂”,采取“领导精心授”“台上自主讲”“一线调研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开启了组工干部学习教育的新模式,营造了高点定位、比学赶超、奋发有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领导精心授”,让“组工课堂”灵起来。每月邀请1名领导干部,重点邀请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讲党建、谈业务,话发展、促服务”等主题开展专题授课,从讲“实”、讲“新”、讲“深”出发,推动组工干部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切实提升组工干部的视野眼界及业务能力,使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真正成为推动组织工作的动力,引导组工干部投身学习、提升能力,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全科之星”。截至目前,已邀请3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业务开展3次专题授课,邀请3名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开展3次专题授课。

  “台上自主讲”,让“组工课堂”动起来。制定“组工干部上讲台”活动方案,采取“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老师”一周一讲轮流授课的方式,列出时间安排表和人员安排表,确定每周四下午,集中1个小时时间,安排1名组工干部围绕自身业务工作、上级政策文件、聆听专家报告和先进人物事迹感悟等谈认识、谈体会,采取本人讲、集体学、大家议、全员评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工作共悟、思维共振、能力共提,达到交流学习、解疑释惑的目的,营造重学习、强锻炼、求提升的浓厚氛围,确保把组工干部培养成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截至目前,已举办4场“组工干部上讲台”活动,4名组工干部走上讲台锻炼成才,达到边学边做、边做边悟、真学真用的目的。

  “一线调研学”,让“组工课堂”活起来。建立组工干部联系指导基层支部和实地调研机制,定期给组工干部布置“作业”,采取“学习+调研+探讨”的方式,助推组工干部带着“任务”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举措、解决问题,做到既在一线“问诊把脉”,又在一线“开方抓药”。2020年以来,组工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调研25次,宣传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459人次,收集基层党建及组织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7件,采取与基层党组织召开座谈、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与基层群众拉家常等方式,征集落实落细党建工作及组织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5条,与基层干部共同梳理工作思路举措9条,有效助推工作务实创新,实现基层党务干部与组工干部业务水平的“双提升”。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12

  两年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旅院,我也光荣成为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一员,积极参加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过去的一年里,在基础部杨主任和思政课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井然有序,收获颇丰。

  作为旅院的一名学子,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我深深懂得服务精神不仅是旅院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了更好培养我们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基础部领导、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由小到大,有为我们亲爱的老师同学提供的校园服务,也有为社区、景区、老人、儿童提供的社会服务;有为特殊儿童的爱心捐助,也有校园、景区的环保服务。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关爱、奉献与责任。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对于社会来说,微不足道,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的校园、社会不就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吗?

  一年的实践服务活动中,有收获有欢笑,也有汗水泪水与辛酸。为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老师们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会研究、商讨,甚至是经常来不及吃中午饭,有时为了一项校外活动可能要多次请求别人,有寒风酷暑,有失败苦楚。但对我们来说,这些经验与教训比课堂讲授、书本知识更为深刻,更有意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练自己,检验自己,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既让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实践中我们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想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实践中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这也使我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还加深了我们与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展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将对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色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灿烂,每屡清风都会送来清爽,每滴甘露都会滋润稻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应有自己的社会贡献。

  在此我祝愿我院的校园文明服务协会能做得更好,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服务旅院、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篇13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课程 思政 课程思政课心得体会 课程思政建设心得体会 课程思政教学心得 思政课程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0 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课程思政教学心得体会 课程思政教育的心得体会 课程思政感受 课程思政个人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