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讲三忆感党恩心得体会4篇
学党史讲三忆感党恩心得体会篇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的教科书。1921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仅有50多名党员,但只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尔后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组织本身也发展为具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岁月的长河淌过浸透血泪和屈辱的近代史,终于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眼前一片欣欣向荣,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位养育了我们90多年的母亲,我期待着,期待着七月一日的到来,衷心为母亲献上一曲颂歌。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84年过去了,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昔日的穷乡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谷满仓;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今天的林立高楼所取代……
84年的风风雨雨,84年的励精图治。欣看今天,我们拥有的是丰硕的成果。回顾昨天,却是斑斑的血痕。倭寇的贼船曾侵扰过沿海人民;英国侵略者用鸦片、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八国联军飞扬跋扈,列强们疯狂抢掠我奇珍国宝;圆明园在兽蹄下灰飞烟灭,日本鬼子烧杀抢掠,肆意践踏我锦绣山河,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中国,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黄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祖国的儿女在苦苦挣扎,在奋力抗争。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率领下浴血奋战,最终打败日寇,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我们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4年来,党一直带领着我们昂首阔步向前,劈波斩浪,开辟航向。我们永远忘不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人民起义,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真正成为华夏主人,于是我们高歌《北京的金山上》;我们永远忘不了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力挽狂澜,以改革开放的新思维为神州大地注入新的活力,转瞬间,全国上下旧貌换新颜,于是我们高唱《春天的故事》;我们永远忘不了像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在祖国大地洒热血,无怨无悔,甘做人民的公仆,换来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于是,我们高颂《公仆赞》。
还记得40多年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曾预言:无论任何人都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彻底粉碎了这一谬论!“两弹一星”的成功,葛洲坝的建成,南水北调的设想……我们的体育更是突飞猛进,许海峰的枪声,石破天惊;中国女排“五连冠”,光照千秋,乒乓球健儿们横扫千军,囊括众多奖项。“东亚病夫”的耻辱,被中国人民雪洗干净。香港、澳门的回归,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统一、强盛。真是雄狮奋起东方,傲视天下。这一切一切都证实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实力在日益提高。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少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是否感觉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时间去犹豫,去浪费?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我们是改革中的一代,我们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亲爱的母亲!
学党史讲三忆感党恩心得体会篇2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啃下这些“硬骨头”,还需保持慎终如始的态度,做到思想不松懈、力度不松劲、措施不松动,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思想不松懈,以一鼓作气的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担一篙松劲退千寻。战斗没有取得全胜,稍微松懈或放松警惕,就会导致阵地失守,甚至前功尽弃。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以大决战的状态、倒计时的节奏,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决战决胜,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力度不松劲,以一抓到底的韧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以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扶贫”的骄人成绩。但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党员干部越要扛起政治责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全面推进剩余脱贫任务,打通脱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措施不松动,以一以贯之的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做好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重心不转移、频道不更换、措施不松动,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自觉把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脱贫、高质量脱贫作为工作目标。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时刻关注已脱贫群众和有返贫风险群众的经济收入、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情况,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扶上马送一程,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与成色。
学党史讲三忆感党恩心得体会篇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每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党的恩情,不能自已。
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普通中共党员,我深感要终身学习。
我们的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因为这是个只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党,是天边的那颗指南星,引领着中国的前进方向,为广大人民带来幸福,带来快乐,带来希望和新生。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除了这些深深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名字,还有那些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为后人铺砌幸福道路的先烈们,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凭借赤子之心,怀着对祖国坚贞不渝的忠诚和对党坚定不移的信念,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民族的觉醒,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赢得了中华儿女的真心拥戴,还激发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每当看到那面绣着镰刀和锤子的鲜红旗帜,心中就会热血沸腾。她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迎风招展在90载的峥嵘岁月里,指引着我们胜利的方向。那鲜艳的红色,是嘉兴南湖上荡来的红色航船,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密集炮火,是井冈山上汇集的星星之火,是爬雪山过草地的闪闪红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更是未来中国的耀眼光芒。它永远昭示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在一个个平凡的、艰苦的岗位上,涌现了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李素丽、任长霞等为代表的普通又伟大的共产党人。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血肉之躯,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没有华丽动人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每当面临危难之际,需要无私付出之时,总能听到他们叫响“我是共产党员!”这句话。还有我们身边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党员,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他们像一颗颗无名的星辰,点缀在浩瀚的星空,看似微小,却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照亮着你,感动着我。
学习党章党规,树立行为规范。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尊崇党章、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
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唤醒党员党章党规意识,要强化党章意识,自觉把党章作为做人做事的根本遵循,把是否把党章作为行动的根本指南、是否切实践行入党誓词、是否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和遵守党员领导干部要求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尺子;要强化纪律意识,自觉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要强化从严执纪意识,自觉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执纪、抓早抓小,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寸不让抓执行,用执纪的严肃性和追责问责的约束性保障党章党规的权威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必须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常态下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见成效。
做合格共产党员,必须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的标准,一是要忠诚,对党绝对忠诚。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党的组织。二是要干净,树立清风正气。看牢自己,绝不放纵妄为;管住家人,绝不放任自流;谨慎交友,绝不放松警惕。三是要担当,立足岗位作贡献、有作为。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勇于争先不懈怠,敢于攻坚不畏难,善于创新不守旧。
我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正是因为党的政策惠及人民,而且,人民相信我党.愿意跟着我党去谋发展,我们青年党员就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来有所作为,我们更要遵循党的宗旨,把党的理念深记于心.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现实启示我们:是共产党的恩惠,让中国走到如今的局面.
将来告诫我们:只要遵循党的宗旨,才能使中国发展的更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让我们唱着我党的凯歌,坐着我党的战车,遵循着我党的宗旨与方针,一起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吧!
学党史讲三忆感党恩心得体会篇4
春节期间,我利用休假的机会,专程回到以前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望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们。望着他们的墓碑我泪如雨下。是的,和他们相比,我真的很幸运。在那场边境战斗中,多名朝夕相处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中,而我却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师职干部。
此刻,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再只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战友,属于党组织。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之家,父亲是一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儿时的我常常依偎在父亲身旁,听他讲上甘岭的故事、党员的故事。1978年,我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临行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到了部队好好干,要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
到了部队,我真正体会到了父亲常讲的“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看到:训练场上,站在排头的是党员;生活中,热心帮助他人的是党员;执行险难任务时,冲锋在前的还是党员。这时,我遇到了排长黄南冀。学习上,他是我的好师长;生活上,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不少的工作方法。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黄南冀排长身先士卒,壮烈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可以说,黄排长是影响了我大半生的人生楷模,也是在我心目中矗立的一个真实可信、可敬可学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1992年,成都军区向全区官兵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官兵到西藏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时任驻云南某部营长的我,看到倡议后,毅然告别产后不久的妻子、襁褓之中的女儿,义无返顾地来到了西藏。当时支撑我的就是像黄排长这样一些榜样的力量。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十几年,我换了7个工作岗位,跑遍了防区所有的角落。我担任某边防团团长后,深知党把自己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是把一段边防的安宁托付给了我,不把部队带好,我愧对党、愧对祖国和人民。我给自己提出了“三不犯”、“三不毁”的人生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在政治上不犯错误;保持清正廉洁,在经济上不犯错误;洁身自好,自觉抵制灯红酒绿诱惑,在生活作风上不犯错误。不能因条件艰苦就降低工作标准,把团队建设毁了;不能因工作不尽心尽职,把自己的事业毁了;不能因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把战士毁了,并时时以此纠正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出现的偏差。
一次,我在某连蹲点时,发现该连生活用水含有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此我连续几天睡不好觉。后来,我专门请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水质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写信告诉了远在云南大理的妻子。妻子接到信后,想到家中不久前刚买的净水器可能对净化水质有一定作用,便写信给生产这种净水器的重庆某公司,恳请他们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公司领导层深受感动,当即组织生产了10套特大号净水器,以最快的速度发往连队。从此,该连官兵喝上了优质的纯净水。这只是我作为团长做的一件分内事,连队官兵却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上级首长也多次予以肯定。它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加真心实意地把基层官兵当兄弟,为一线连队、哨所解难题。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体会最深的还是那句话:“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
推荐访问:党史 心得体会 讲三忆感党恩 学党史感党恩心得感悟 “读党史·忆党情·感党恩”心得感悟 学党史第三讲心得体会 学党史讲三忆之心得分享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心得体会300字 学四史感党恩跟党走心得体会 学党史感党恩的体会 “学党史 感党恩”心得体会 学党史 感党恩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