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2篇)

时间:2025-10-10 03:10:17 浏览量:

篇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一、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当今时代改革发展的核心课题,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型市场经济的现实性要求,对加快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位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都是不可缺少的。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使命、市场调节、法治保障、社会协同”的总体架构为根本依据。政府要把改革发展的目标高度纳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作为重大政策来制定和实施,统筹明细化地结合宏观和微观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合理性,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发展的战略屏障作用,努力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发展。

  二、党的建设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间接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更直接影响党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一项重大举措,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必须传承党的领导优势,有效应用党的领导方式,充分发挥党的组织架构、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党的建设原则,全党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坚持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原则,以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决策、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模式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把党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实现党的精神修养、政治实智、思想创新和研究能力提升。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要想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坚持党的建设工作和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和关键环节,首先要深化党的建设理念,增强党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支撑作用。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将党的建设内容和内涵系统地运用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来。对企业而言,要依靠党的建设来促进企业新型发展,实现制度的优势与团队的有效运用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兴趣。

  四、改革发展突出的结论

  改革发展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基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同时也是党的建设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力量,要根据自身实际,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情况,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积极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篇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学习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需要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效应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和管理体制深刻变革,党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普遍实行公司法人制度和市场化的劳动人事制度、决策执行监督制度,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对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部分企业及其领导人员抓党建的力度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及其领导人员愈加强调经营效益和利润,而对党建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

  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机制和方法相对落后,“穿新鞋走老路”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党组织工作缺乏活力,学习教育和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统一、任务性的活动多,多样、个性1/3化的活动少;有的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不完善,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应急措施多、长远措施少,特别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要求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党建创新步伐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

  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于党建工作实践。一是有些党务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够,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研究不透、把握不准,不能有效运用党建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是有些党务干部不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不懂得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加强党的建设,缺乏参与决策、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党务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些企业在改制中党的机构和人员被精简、被边缘化,一些党务干部认为做党务工作没有发展前途,影响了党务干部队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重点解决制度保障、考核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深化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应当看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党建工作参差不齐,贯彻落实好《意见》,需要继续完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配套制度,从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2/3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日臻完善。但就党建工作而言,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已建立的大多处于自发探索阶段。为把“软指标”变12下一页成“硬任务”,有必要研究制定统一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改进和规范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与结果运用。党建工作考核可结合企业年度和任期考核开展,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经营业绩考评体系,与班子评价、干部任免、薪酬待遇、评先评优等工作紧密挂钩,确保党建考核的整体性、科学性、权威性。

  培养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根据国有企业实际,制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党的工作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职级晋升、教育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给予全面考虑和合理满足,切实为这些部门和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中长期党务干部队伍发展规划,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建立和完善党务干部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务干部队伍。

  3/3

推荐访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心得体会总结 党的建设 心得体会 国有企业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