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龙华烈士陵园

时间:2025-07-31 03:43:5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龙华烈士陵园,供大家参考。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龙华烈士陵园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1 青年 公民 责任 --龙华烈士陵园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一、

 活动背景 为贯彻《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 精神, 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育人的要求, 进一步推进我校社会实践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通过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形式,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真正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公民意识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

 《意见》 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就是德育工作必须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公民, 加强青少年教育, 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理念” , 也充分体现出公民意识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

 活动目标 1、

 通过资料搜集、 整理; 组织网上参观、 考察; 陵园祭扫、成人仪式; “青年 公民 责任” 主题宣讲及“龙华魂” 课本剧评选及排演等活动, 了解龙华烈士陵园由来、 历史, 及相关烈士的事迹; 探寻上海革命、 发展的历史, 了解家乡 革命历史及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2社会发展进程。

 体会青年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和巨大力量。

 2、

 通过校内的筹备、 交流及校外的考察、 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学会收集、 处理信息方法; 通过多样的形式反馈汇报, 学习掌握交流、 表达、 总结的方法; 以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

 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学生参与实践、 体验感受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索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通过成人仪式、 主题演讲等活动, 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逐步树立起学生以社会责任、使命为核心的公民意识。

 三、

 活动准备 1、 学生准备:

 (1)

  学生分组上网搜索龙华烈士陵园的历史及烈士生平、 事迹等相关资料, 并整理、 交流。

 (2)

  学生分组网上参观龙华碑苑, 学习革命烈士的遗文、 遗诗;体会文学作品中传递的精神, 并整理交流。

 2、 教师准备:

 (1)

  深入了解上海现代革命历史及龙华烈士陵园的修建、 主要事件及主要烈士的相关事迹材料, 挖掘思想内涵。

 (2)

  与龙华烈士陵园联系, 确定参观时间、 成人仪式细节等。

 (3)

  准备活动方案、 预案等。

 (4)

  准备各项活动的学习反馈调查单、 宣讲主题(课本剧)

 申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3报单、 参赛表、 评价表、 调查反馈表等。

 四、

 活动过程 活动一:

 网上参观与资料整理/龙华 1927-1937 专题展 活动形式:

  小组学习 活动目标:

 了 解背景资料, 对所要进行的参观考察活动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 确定本小组后续活动(宣讲及课本剧编写)

 的主题,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针对性的搜集的素材。

 参与对象:

 二年级全体同学(即将年满十八周岁的学生)

 活动组织:

 将所要开展的活动方案下放各班, 班内自由分组(10 人/组为宜),小组进行资料采集。

 小组成员将在后续活动中共同为参观活动、主题宣讲及课本剧编演共同做好准备。

 通过参观专题展览展出的主要内容(在 1927 年-1937 年间,中国民主革命历经腥风血雨的一段历史), 了解上海革命战争的缩影, 了 解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为信仰与理想的不屈追求; 激发对精神追求、 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思考。

 评价方式:

 填写宣讲主题(课本剧)

 申报单(见附件 I)

 活动二:

 考察龙华烈士陵园/成人仪式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4活动形式:

  集体考察、 成人仪式 活动目标:

 参观考察龙华烈士纪念馆展出的上海地区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革命烈士和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 通过祭扫活动感念革命者在创造历史的功绩; 成人仪式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参与对象:

 二年级全体同学(即将年满十八周岁的学生)

 活动组织:

 1、 组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2、 成人仪式议程:

 一 奏国歌, 宣布仪式开始 二 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

 三 颁发宪法, 授“十八岁成人纪念册”, 戴“成人帽” 四 成人宣誓仪式(团委书记领誓)

 五 成人代表发言 六 家长代表发言——致子女的一封信 七 校长寄语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5八 发起倡议 九 奏国际歌 评价方式:

 填写活动反馈单(见附件Ⅱ)

 活动三:

 “青年•公民•责任” 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形式:

 主题宣讲 活动目标:

 各申请参赛小组利用班会课进行“青年•公民•责任” 主题宣讲评比活动, 以小组形式将前期网上搜集的烈士事迹材料, 结合参观所见、 活动所想等, 结合时代背景, 思索青年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考, 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参与对象:

 各申请参赛小组 活动组织:

 主题宣讲 评价方式:

 宣讲稿件及 PPT 评比 活动四:

 “龙华魂” 课本剧编辑、 排演 活动形式:

  课本剧编写、 排演及暑期展演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6活动目标:

 将宣讲稿件进行改编, 形成以“龙华魂” 为主题的课本剧剧本, 在编写、 排演剧目的过程中, 实现学生对“青年的公民责任意识” 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活动的二次飞跃。

 参与对象:

 宣讲活动获奖小组 活动组织:

 课本剧评选及展演 1、

 剧本上报及评选阶段:

 根据课本剧评比申报表, 组织评委老师对上报剧本进行评选, 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作为演出阶段的候选作品进入复赛;

 2、

 剧本演出及评比阶段:

 对第一阶段入围作品进行集中汇演, 组织专家评审老师现场打分, 评选出优秀作品, 参加上海市课本剧暑期展演。

 评选办法:

 1、

 选材健康、 积极向上, 以课本以及文学作品内容为主体,以戏剧为表现形式, 包括各学段、 各学科相关课本,要求既忠实于课本, 又可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创新。

 2、

 剧本紧扣“龙华魂” 的主题, 逻辑清晰, 内容充实, 故事情节完整, 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性和感染力;

 3、

 表演流畅、 清新、 自然; 导词、 台词设计合理, 表演富有张力。

 时间在 10——15 分钟。

 评价方式: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7剧本评选及展演效果 五、

 活动成效 1、

 活动成果:

 (1)

 通过对革命历史的小组学习及革命烈士事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学生对上海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 解,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

 围绕主题“青年•公民•责任” 开展的系列活动, 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不断领悟青年之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力作用,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 得出“少年强则国强” 的结论,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效能感;

 (3)

 成人仪式、 课本剧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扮演他人的过程中思索自己, 通过直观的形式领悟自身从青年到公民身份的转变,随着身份外延的不断扩张, 自身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也不断加重, 逐步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4)

 在活动过程中, 贯穿了以任务引领型的合作、 探究式学习法, 锻炼了学生搜集、 整理、 提炼、 整合信息的能力; 语言表达、书面表达、 艺术再造、 表现能力;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及协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塑造学生自信、 自强, 不断完善人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不足:

 (1)

 由于受到烈士陵园开放时间、 场地大小等限制, 导致活动只

 “行知上海、 探寻社区” 学生社区实践指导方案

 8能在部分同学中进行, 影响面尚不够。

 在活动的辐射教育作用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2)

 由于学生水平的限制, 对于课本剧的编写、 表演等尚不能好好掌握, 剧目表演质量有待提高, 在此类活动的开展上, 可以结合学校的社团活动, 形成教育合力, 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

 (3)

 社区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不足, 可以考虑与实践单位形成共建关系, 进一步思考多种合作方式, 让活动效益更好拓展,社会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

 附件 I:

 宣讲主题(课本剧)

 申报单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龙华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 社会实践活动 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