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
前
言
中国国家和党的精神财富最宝贵的的部分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意义
1.1激发爱国热情,肩负使命。从1848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沦为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只有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探索才带领中国人民真正找到了一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腾飞的康庄大道。“青年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邓小平在加强青年历史教育方面还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加强历史教育让大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无硝烟的战争”正在继续,他们应提高警惕、认清形势、继往开来,自觉肩负起这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1.2澄清历史是非,抵制邪恶势力。近年来,各种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存有争议
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更是肆意诋毁。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一股否定毛泽东进而否定毛泽东贡献的思潮来势凶猛,对此,邓小平曾经指出:“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通过历史教育,让大生明白我们党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教训可参考,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我党每次都能力挽狂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不断成熟和壮大。“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教育青年,也要揭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可以扩大其历史视野,培养其历史思维,自觉抵制各种邪恶势力,坚定对共产党的信心。
1.3学习革命精神;提高素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年代创造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素材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李大钊精神,两弹一星的开创精神,公而忘私的抗洪精神等等。当代大学生都是在和平、物质丰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缺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与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历史教育要以鲜活的事迹、真切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以先进历史人物为榜样,自觉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2、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共党史教育模式有两种类型:一是说教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居高临下地依据传统的理论、家长式言行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二是封闭式教育,就是把党史教育工作限定在高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对社会的接触,忽视对网络等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不能有效通过实践途径来磨炼和教育学生。传统党史教育模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党史教育模式已出现了对形势的不适应性,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单调乏味且与现实脱节、教育方式单一陈旧,缺乏生动灵活性以及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教学手段有待更新,等等。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教育方法上,却因循守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效果不明显,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3、有效途径
3.1改革教学方式,激发爱国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让先进思想占领大学生的头脑就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历史本是一门发人深省的科学,可许多授课教师照本宣科或口若悬河地“满堂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应该
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用感人的历史事迹、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影片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大学生在欣赏经典影片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达到以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教育大学生,激发他们爱国热情的目的。
3.2加强和其他教育之间的联系。为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各高校开设和开展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种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唯有各项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和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当前,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系统性欠缺、针对性不强、与其他教育的协调性不足、保障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其中,特别需要协调好中共党史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保证中共党史教育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其他教育中的党史内容,发挥好其他教育的应有作用,从而形成党史育人的强大合力。
3.3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教育资源,必须借助于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当前要重点运用好三个方面的形式
和载体来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活动载体的作用。二是要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大学生入党等有利契机,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基地来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3.4抓好党课教育。党课是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基本途径,通过党课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培养对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积极利用好大学生入党这一有利时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课教育。要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一方面要丰富党课教育内容,党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接受方式、认知图式,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兴趣点,以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要改进党课教学方法,在党课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坚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邀请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做专题讲座或报告、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和方法,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党的感情与认同。
结
语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的了解是为了祖国更好的未来,新时期加强党史的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并且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从而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
【
篇二: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1500字
开展党史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党的认识,深刻体会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继往开来的使命感,不断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共党史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培养和造就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前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艰辛历程;你可以感受到革命战士在风雨飘摇中对信仰的不懈坚持和艰苦奋斗。以史为鉴,建党治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史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学习党史,对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建设学习型政党,汲取历史智慧,提高执政能力,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党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们的世界在变,形势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在深化,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因此,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在新的时代发展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全体成员的战斗力,我们可以从党的历史中找到这些经验,然后将其融入到当前的党的发展进程中,这将使我们少走弯路。研究党史也是现
代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发展,我们也需要发展进步,才能与世界并驾齐驱,引领世界。这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党的历史记录了太多的东西,承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太多的情怀。作为一个学习党史的大学生,你可以学习革命英雄信仰的智慧和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每个英雄都不会无缘无故成为英雄。他们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难。面对危险时,他们能为胜利而流血,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强大的信念支撑。这种为了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篇三: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发挥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睿
来源:《速读·上旬》2021年第06期
◆摘
要:党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本文就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同时分析了发挥党史重要教育价值和作用的有效路径,旨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党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其具有为党和国家育人的政治使命,所以高校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党史是思政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加强党史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使命。
一、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党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建设、革命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带领着中华民族奋进、发展,实现了从革命到改革的转化,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精神品质,所以党史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2.当前的社会形势复杂,一些新自由主义等不良的思潮,会对大众的价值观念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不良的思潮和文化影响着大学生,泛娱乐化、历史虚无主义等都对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抵制这些错误的思潮,避免意识形态阵地丢失。而党史教育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就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带领大学生抵制错误和不良的思潮,强化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3.另外,党史研究的方法和实证精神还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说服力。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种问题比较突出,常见的包括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形式僵化等,而党史的研究精神和方法能够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其体现出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式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1]。
二、发挥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作用的有效路径
1.从学科发展高度重塑党史教育。要发挥出党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一定要将党史有效融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中,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中的党史教育不够系统、完善,这就导致党史教育的系统性不够强,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2]。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高校要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来对高校的党史教育进行重塑,重视党史教育,并增加党史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全面凸显党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党史教育重塑并不是将党史教育当成思政课的案例或者个例,而是要加强对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研究,精准把握两者的理论分野,建立两者的融通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将党史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
2.加强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增强党史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各种建设、革命和改革的解释力,就一定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做好党史文献和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工作,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提炼和重塑。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华民族奋斗、前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精神方面,目前在各地档案部门以及民间遗存的党史文献非常多,一定要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整理、保存和利用,做好相关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党史的整体研究以及党史资源的开发程度都不高,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最终导致党史教育实践基础薄弱,党史研究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加强对党史的研究,做好党史资料和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工作。
3.培养专业的党史研究、教学队伍,丰富党史教育路径。发挥出党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高校要培養一支高素质的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队伍。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足,但是却缺乏专门的党史专业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思政教师对党史的认知,掌握扎实的党史教育内容,带领教师来加强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将党史的内容有效融入到思政课堂上。
此外还应该丰富党史教育路径,可以将党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思政课程来加强党史教育,结合党史的内涵和特征合理渗透党史教育[3]。另外也可以开展党史教育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来接触党史读物、人物,选择一些模仿党员或者党领导人的相关历史和事迹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最后,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知识竞赛等方式来开展党史教育,将党史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三、结语
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是未来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栋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党史教育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潮,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陈艳艳.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29-230.[2]许步亮."学习强国"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20(2):4-8.[3]王永芹,李彦群.党史国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14(5):32-32.
作者简介
王睿(1989.09—),女,汉,辽宁省大连市,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四: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党史学习教育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重要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重要作用:
1、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学习党史,能够了解国家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牢记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初心,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系列伟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进而以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
2、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客观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党的光辉历程,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3、党史学习教育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处在塑造思想、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正所谓“鉴古可以知今,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当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本领,学好专业知识,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将党史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篇五: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对党史学习方面的感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921年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风雨同舟的一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作为这个不朽时代的新大学生积极学习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才能够同中华民族继续出发,找准初心使命,坚定信念目标,迎头赶.上下一个浪潮!"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我深刻地明白,一-个民族想要安生立命,首先需要对自身过往的历史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虽然有过兴亡的更替,有过耻辱与悲伤的记忆,但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近代以来170年漫长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建立探索的100年历史,无疑问都是由人民书写的。历史洪流不断前进,我们作为下一-代执笔人,要积极地总结与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开的的中共一大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_上。那一条小船,在风雨中轻轻摇荡,微小却又安稳,它荡起的湖面细纹,却蔓延开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浩浩汤汤百年历史的洪波!就在此刻,嘉兴南湖红船、上海一大会址,注定被人铭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革命先辈迈出的大胆一步,如果没有在飘荡小船上的誓言与商议,那么一切都会改写。每当我对于未知事物感到迷茫与畏难之时,击打在那艘小船上的水波便会激荡到我的耳边,让我不要害怕,就算失败也绝不丧失再次挑战的勇气。
推荐访问: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党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1000字文章 党史 汲取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