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调查方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疫情调查方案
调查地点:
牡丹江市
调查人员:
许舒淼
实验目的 (二)
调查目 的 为什么要进行调查? 要取得哪些资料? 如:
1、 确定疫情性质, 就是确定本次爆发的性质。
2、 查清疫情危害程度。
3、 查明成因和爆发影响因素, 如传染源、 传播途径等。
4、 确定高危人群, 并且予以有效的保护。
5、 制定切实措施, 控制疫病爆发和流行, 并总结经验教训, 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三)
疫情调查主体内容与项目
疫病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 所以在进行动物疫情调查时, 应尽量将可能影响动物发病的各种因素考虑进来。
一般性调查时, 常包括如下方面:
1、 被调查地点(养殖场、 居民点、 农牧场)
的基本情况
包括名称、 地址; 地理情况; 地形特点; 气象资料(季节、 天气、 雨量等); 饲养动物种类、 数量、 用途、 饲养方式; 农牧场的兽医干部和畜牧干部人数、 文化程度、 技术水平和对职责的态度; 居民点人口数量, 该居民点与邻近居民点在经济和业务上的联系等等 2、 被调查地点卫生特征:
(1)动物的饲养(共同的或是单个的)、 护理和使役。
(2)畜、 禽舍及其邻近地区的卫生状况。
(3)饲料的品质和来源地, 其保藏、 调配和饲喂的方法。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调查 能够进行疫情调查资料分析 能够根据所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掌握动物防疫计划所包括的内容
(4)水源的状况和饮水处(水井、 水池、 小河等)的情况。
(5)放牧场地的情况和性质。
(6)有无昆虫和蜱螨传染病的传递者, 它们大量出现的时间。
(7)周围及畜禽舍内昆虫、 啮齿动物活动情况,
。
(8)厩肥的清理及其保存, 厩肥贮存场所的位置和状况。
(9)预防消毒和一般预防措施及免疫接种的执行情况。
(10)尸体的处理、 利用和毁灭的方法; 有无运尸体的专用车。
(11)兽墓、 尸体发酵坑和废物利用场的位置、 其设备和卫生状况, 兽医监督等。
(12)有无检疫室、 隔离室、 屠宰场、 产房及其兽医卫生状况。
(13)污水处理及排出情况。
3、 一般流行病学资料:
(1)农牧场补充牲畜的条件、 预防检疫规则的执行情况。
(2)何时由该场运出家畜和原料以及运往何处。
(3)该农牧场的家畜何时患过何种传染病、 患病家畜数和死亡数。
(4)邻近地区的疫情。
4、 疫病发生与流行情况
(1) 采用的诊断方法及结果。
(2)最早病例发生时间, 发病及死亡动物的种类、 数量、 性别、 年龄。
(3)在发现最早的一些病例之前有无不明显的病例。
(4)推测传染源推测传染病暴发的原因或传染病由外面传人和传播的途径及有利于传染病的传播条件(是否由于放牧场、 贮水池、 饲料、 处理尸体欠妥, 昆虫、 蜱和啮 齿动物所引起; 是否由于动物去过市场和疫点, 或从这些地方运来, 以及饲料和生的畜产品带人引起)。
(5)按照月、 日登记发病率。
(6)患病的和死亡的家畜总数, 死亡家畜的数目和患病家畜的比例(病死率)。
(7)动物疫病的流行强度, 散播情况。
(8)临床资料
明显型的、 顿挫型的、 典型的、 非典型的和并发的病例数目。
(9)隐性病畜(带菌者、 带毒者)的数目(按细菌学、 血清学、 变态反应等检查的资料)。
(10)病理变化的资料(指出主要的和最为特征的变化)。
(11) 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如紧急预防接种、 隔离、 消毒等)。
5、 疫区既往发病情况 曾发生过何种疫病及发生时间, 流行概况, 所采取的措施, 疫病间隙期限, 是否呈周期性等。
6、 补充资料执行和解除封锁的日期, 封锁规则有无破坏, 最终的措施是如何进行的等等。
四)
调查方式和方法 1、 现场调查 (1)
询问调查:
抓住重点, 采用启发式, 边聊边问, 过问边检查。
(2)
现场观察:
对检疫现场实地考察, 要仔细全面, 要有重点。
(3)
查验资料:
包括免疫接种记录、 驱虫记录、 检疫记录、 实验室诊断记录、 病历记录等 (4)
动物剖检:
选择代表性或病死动物进行剖检 (5)
现场采样:
在调查了解的同时, 完成样品采集工作。
(6)
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
一般情况、 发病和就诊情况、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史和流行因素、 暴露因素和密切接触者情况、 转归等)
2、 通信调查: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等。
3、 调查材料的初步整理与数理统计:
获得感染数、 发病数、 死亡数等资料 资料的整理(①描述疾病过程, 计算疾病症状、 体征的频率, 计算疾病轻重型的比例, 计算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②计算各种罹患率, 描述三间分布, 绘制发病曲线; ③计算人群感染率, 计算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所占的比重, 评价危险人群的免疫水平。)
确定流行类型(一次同源性暴露, 病例常集中在一个最短、 最长潜伏期; 多次暴露,同源多次暴露的发病曲线具有两个以上高峰, 而连续性暴露则发病曲线具有两个以上高峰或者持续高峰)。
1、 现况调查:
未暴发疫情时开展的调查工作 (1)
普查:
全面调查, 对动物群体中全部成员进行调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动物群体中是否存在某种疫病, 是否存在畜群潜在的检疫对象, 评价畜群健康水平。
要有针对性, 并划定范围。
(2)
抽样调查:
对部分动物的调查了解, 估计某病在全群中发生发展趋向。
2、 暴发调查:
指对某养殖场在短时间内突然集中发生或连续发生大量同一种传染病畜禽进行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确定引起该病的具体原因, 快速制定防控对策, 控制疫情。
(1)
最初调查:
养殖场基本情况, 场地势类型调查、 病史调查、 本次发病情况、 环境因素、是否为人畜共患病等。
(2)
深入调查:
最初调查无法排除某疫病时, 作进一步诊断和调查。
发病情况、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等, 必要做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畜禽及产品调入、 有关人员出入、 饲养管理改变等)
(3)
追踪调查:
追踪疫点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
关键是查明接触者。
通常, 从第一个病畜发病之日起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到养殖场被封锁之前止, 这段时间内曾与病畜有过接触的动物和人进行隔离观察和控制。
五)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判定和处置、 预防、 加强疫情监测、 宣传教育等等
建立应急工作体系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建立完善、 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
( 1 )
制定好应急预案;
( 2 )
准备好追踪、 调查、 消毒、 处理、 采样、 化验的物资;
( 3 )
成立应急组织:
包括疫情搜集分析传递小组、 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小组、 现场消毒处理小组、 采样化验小组和综合调配材料小组。
()%100/%100%100%100%100%100×=×=×=×=×=×=被检动物总数生虫总数从被检动物检查出的寄头个平均感染强度被检动物总数感染某病的动物数感染率该病患病动物总数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总数病死率该群动物总数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数死亡率该群动物总数动物群体中患病动物数患病率该群动物总数动物群体中的发病数发病率
一. 调查目的:
1、 确定疫情性质, 就是确定本次爆发的性质。
2、 查清疫情危害程度。
3、 查明成因和爆发影响因素, 如传染源、 传播途径等。
4、 确定高危人群, 并且予以有效的保护。
5、 制定切实措施, 控制疫病爆发和流行, 并总结经验教训, 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