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完整)

时间:2025-08-16 03:29:5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完整),供大家参考。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完整)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初次看这个书名,我就想到了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但一看这是本散文集,而我向来对古诗词不怎么感兴趣,因此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

 但翻开目录,才知道里面又分了不少,并不都是写古诗词的,有些话题我甚至还比较有兴看看,最令我注意的是那篇《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内容嘛,主要是写印度乞讨的特别多,致使人练愉快的心情都没了。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跟我的实际生活很相似,所以就认真读了一遍。

 我平时在街上遇到乞丐时,不管怎样总是要给一点的,哪怕知道也许是骗子。这篇文章里的印度简直是比想象中的还要恐怖:“总之,一起床,你周围就晃着许多乞讨的手。”如果我真到那里去了的话,我可能都不会掏一分钱,干脆地拒绝他们。但如果我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破碗一言不发地蹲在那,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他钱。因为我认为他是真的迫于生计才来乞讨。对于印度本地人那种已经俨然将乞讨当做了一种职业的现象我感觉非常气愤,为了钱,尊严都可以不要了吗? 文章最后举了例子,政府甚至已经在海边建造了一种房子,结果他们不愿劳动,仍然去城中乞讨。文中最后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大凡给予有两种,一是对方付出劳动的补偿,是平等的交换;二是对对方的爱和怜,是愉快的奉献或捐助。”是啊,当别人毫不客气地直接伸手问你要钱,你无端地付出倒是对自己自尊心的践踏。

 我曾经就听说过这句话:“那些人手脚都好好的,可以自己劳动为什么还要来讨?不给他钱!”当时我还认为这未免太不讲人情,现在我也总算是很明白了,印度正是我们中国这种现象的放大版。我们中国人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幸福的生活都是要靠自己的劳动。

推荐访问:《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读后感 栏杆 完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