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读后感想,供大家参考。
第三读后感想
永远的妞妞
读后感想
“世人频频说着‘扼杀在摇篮里’ 的比喻,唯有守着空摇篮的父母才知这句话的悲惨含义。” 读完此句, 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为妞妞的不幸而悲痛, 更为身为人父的周国平而感到心酸。
妞妞——一个患有恶性眼底肿瘤的女孩, 一个仅仅活了 十八个月的小生命。
但就在这短短的十八个月内, 她经历了世事的沧桑, 体验了人情的冷暖。
身为父亲的周国平, 用他特有的父性来抚育这个小生命, 用他敏感的心灵记录下了自己与妞妞朝夕相处的这十八个月中的点点滴滴, 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了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在文中, 作者用细致的笔触记录了 妞妞从产房到坟墓的全部人生历程。从文章的一字一句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悟到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是多么细致,他能够清楚地记得妞妞有生以来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 能够记得妞妞说的第一个非重叠双音词是音乐, 还记得妞妞第一次使用的否定词“不” 是在她刚满一周岁的时候, 他更细心地记着妞妞那一句句儿化语言:
“妞妞哭, 爸爸疼; 好爸爸想想办法, 快点想; 去外外, 不去外外……” 男人本是粗心的, 但当他扮演了父亲这个角色时, 他变得是多么细心。
总以为周国平和妞妞这种天伦之乐可以永远地持续下去, 总是期盼着这对父女可以幸福到永远。
可是好景不长, 忍受不住癌症的折磨, 在病痛中苦苦挣扎了十八个月的妞妞终于离开人世了。
此时此刻, 再也无法忍受丧女之痛的周国平对苍天发出了这样的控诉与呐喊:“有谁能告诉我, 为什么世界还在, 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人生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更何况作者送的是自己的女儿——妞妞, 一个仅仅活了十八个月的妞妞, 一个生命之花还未来得
及完全绽放就过早地枯萎的妞妞!
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离自己远去, 作者怎能不心痛?
斯人已逝, 仅仅哀痛还是不够的, 因为哀痛再也不能唤回那个被病魔折磨致死的妞妞, 因为哀痛再也无法抚平作者那颗饱受折磨的心。
此时此刻, 作者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他要让妞妞永远活在自己的心中, 永远地活在千万读者的记忆里。
他又想起妞妞生前常常随手拿起一本书就喊道:
这是妞妞的书, 他要让妞妞真正拥有一本自己的书, 一本令自己感到自豪的书。
于是在妞妞死后的一年多以后, 他将自己关在屋里, 怀着沉痛的心情, 带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写下了这本感动了亿万读者的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在此作的最后, 周国平饱含深情地写道:
别人的孩子, 以后还会是情人,妻子, 母亲……而妞妞, 她只是一个女儿——永恒的女儿。
读到此处, 泪水不由得又一次顺颊而下。
是啊, 一个只活了十八个月的妞妞, 一个只扮过女儿角色的妞妞, 她是那样的可怜, 在未经世事之前就已经悄然而逝。
但她却永远地活在了她父亲的心里, 永远地活在亿万读者的心里。
她是父母心中永远的妞妞, 她是旁人眼中那纤尘不染的女儿!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