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建设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和顺县李阳中学数字化建设自评报告
和顺县李阳中学是李阳镇唯一的一所两轨制初级中学,占地面积 30328 平方米, 建筑面积 6990 平方米。
目 前, 学校有教学班 6 个, 在校学生 153 名, 住宿生 98 名, 教职工 27 名。
近年来,根据县教科局的工作部署, 我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在硬件建设上, 上求支持、 下挖潜力; 在软件建设上, 明确责任、发挥专长; 在管理运用上, 建章立制、 注重实效。
现将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 信息化环境
( 一)、 基础设施建设
近些年,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扶持下, 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所有班级的教室均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并宽带连网, 实现了班班通; 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 无线网全覆盖;重建了学生机房, 生机比达到了 4:1; 建立了校园安全监控室、 校园广播系统和录播教室; 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 学校还自筹资金添置了数码相机、 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等设备。
( 二)
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 近年来, 学校注重发挥网络作用, 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改革, 录制课堂教学、 实验视频资料, 明年预计录制视频公开课 30 节以上。
充分利用晋中教育网网络教研平台, 建立了网络备课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行政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和协同教研系统。
二、 信息化应用水平
( 一)
教师发展 我校教师在晋中教育网上均有实名制的网络空间, 并按照市县教科局的要求开展网络教研和共享资源。
教师们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 资源网站和资源系统等, 检索、 下载和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 能够熟练地备课, 制作课件; 大部分教师可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学习活动设计和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 能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模式、 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以课件和网络辅助教学, 并于网上进行互动教学和虚拟实验。
( 二)
学生发展 这些年, 学校注重信息技术教育, 配备了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 我校学生在晋中教育网上都注册了学习空间。
学生普遍能较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技术设备; 能识别、 解决技术系统常见的硬件、 软件问题, 如中毒、 系统文件缺失、 硬盘空间不足等; 能熟练使用不少于 2 种的搜索引擎, 收集资料、 获取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不少于 3 种的网络交流工具( 即时通讯软件、在线论坛、 电子邮件等)
与同学、 教师或专家交流, 开展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我校地处乡村, 家长在信息技术设施与条件上的差异很大,为此, 我们和家长开展了手机短信或飞信联络、 QQ 谈心及空间留言等形式, 通过这样的网络交流, 展示了学生在校生活、 学习和网络成果。
( 三)
教育管理 学校在办公方面, 积极利用网络, 在文件流转、 信息发布与
材料上交等方面实现了无纸化; 在排课、 考试和成绩采集等方面实现了电子系统管理; 在图书设备、 仪器设备、 实验教学及电教器材等各类设备也实现了网上管理。
三、 保障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我校就成立了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王善忠( 校长)
主要负责全面计划和硬件建设;
副组长:
冯青云( 教导主任)
马庆玉( 政教主任)
主要负责软件建设和管理运用;
成
员:
郑彦忠(
教研室主任)
主要负责教师的教研资料、 教师教研心得和教学资料的汇集;
李彦东 ( 装备管理员 )
主要负责学校新闻和教育新闻的汇集整理、 档案管理、 图书管理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管图书管理;
赵
璐 (
网络管理员)
主要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和技术支撑;
石
娟( 信息技术教师
)
主要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建设管理、 信息技术教育;
各年级组长
主要负责家长频道、 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等栏目 的编辑
管理。
以上就是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的自评报告,同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管理上仍需进一步深化, 运用层面上还有待于提高等。
今后, 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落实上级要求, 积极主动借鉴名校经验, 开拓创新地推进自身发展, 力争使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和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和顺县李阳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