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会诚信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5-08-28 09:12:39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诚信现状调查研究,供大家参考。

社会诚信现状调查研究

 

 社会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 对于“诚信”的含义, 我们的先贤曾这样诠释:

 《论语·颜渊》 中, 孔子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礼记·乐记》 中“著诚去伪, 礼之经也”; 老子曰“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儒家学说则把“仁、 义、 礼、 智、 信”作为“立身”五德。

 诚信, 可以诠释为:

 诚实、 诚恳、 信用、 信任。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 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

 只有诚恳待人, 才会取得信任; 只有讲信用, 你才会有信誉。

 做人, 首先是要诚实。

 诚实守信, 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诚信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国家和民族的立国之基,更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在一定程度上,诚信能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在现今社会中,个人失信能害及他人,企业失信能导致经营衰败,政府失信会法制难行、 权威不立,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信用体系建设, 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成为公众的热切期待!

 一、 中国社会诚信问题现状

  为了解当前社会诚信问题的现状, 我们在全县开展了民意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 群众对当前社会诚信状况的总体评价较低, 仅有 5.2%的群众评价“好”, 48%评价“一般”, 37.4%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 9.4%认为“很差”。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 “瘦肉精”、 “染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陕西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张姓女医师拐买婴儿案件, 都足以表明, 诚信的缺失、 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首先, 就个人而言, 现在很多人不以“不诚信”为耻, 坚持守信的人有时反遭白眼, 甚至被视为异类。

 一些人还相信, 投机胜于实干, 太讲诚信无法获得更多利益, 于是出现了抄袭、剽窃现象, 假学历、 假论文, 为利益而放弃原则, 出卖朋友等等。

 当前, 多元化的价值观相互激荡、 斗争、 融合, 传统的伦理价值观不断被冲击, 很多人在精神领域找不到标杆, 产生了价值观的混乱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

 我看到某市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

 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认为不会吃亏的还不到 10%。

 由此可以推断, 多数群众对于诚信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而对身体力行则心存疑虑。

 现在有老人病倒街上, 无人敢扶, 怕自己惹上麻烦或官司。

 遇到有人帮助自己, 会有怀疑, 担心自己上当受骗。

 再来说企业, 近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更能说明现实的情况。

 曾有人这样用“中国人的一天”来调侃:

 “早上, 买两根地沟油油条, 切个苏丹红咸蛋, 冲杯三聚氰胺奶, 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 中午, 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 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 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 泡壶香精茶叶; 下班, 买条避孕鱼, 尿素豆芽, 膨大西红柿, 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 开瓶甲醇勾兑酒, 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这番调侃折射出中国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辛酸与无奈, 但这仅仅是中国商业诚信缺失、 道德滑坡的一个方面。

 实际上, IT、 制造、 房地产、 建筑、 金融证券和医药保健等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甚至有人感叹, 在中国很难找到“干净”的行业了。

 还要说说政府, 政府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主体, 虽然一直在努力构建诚信社会, 但由于一些地方在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政策多变、 不守承诺, 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到位, 官僚主义以及近年来在企业职工利益保障问题、 房屋拆迁问题、 农民工问题等多方面出现的冲突和矛盾增多, 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包二奶等使得政府公信力蒙尘, 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 对社会诚信造成了重大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北京的一小学生利用中国农大的仪器对北京市面的蘑菇进行了化验, 绝大多数蘑菇都是经过荧光剂漂白过的, 然后他就拿出这个事件让网友投票,10 小时内 3000 网友投票, 信任这个孩子的是 99%, 只有 1%相信工商局的声明, 工商局的声明是这些蘑菇都没事, 肯定没问题。

 二、 问题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通过上述现状, 我们看到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社会

 道德生活和民众交往的主流是讲诚信的。

 党和政府也在大力倡导和进行社会诚信建设, 但不能忽视问题的严重性。

 一方面,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风气不正,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监管不力, 行政不透明等。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功利性经济, 它以利益为基本导向, 引导人们如何去获得经济利益, 强调的是商品意识和金钱观念。

 在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便出现了尊重个人利益、 倡导自由竞争、 主张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这些道德观念有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特别是对金钱的追逐, 为金钱所左右, 利欲熏心, 就会导致“唯利是图”, 成为金钱的奴隶。

 于是, 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 坑蒙拐骗就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空间, 使社会诚信受到严重冲击。

 再加上法制不健全, 对失信者打击不力。

 因为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 也是法律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 但是, 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 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

 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

 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 失信者得利。

 其二, 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 判决执行率低。

 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 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

 一旦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 则更加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

 另一方面, 现阶段的教育出了 严重问题才是诚信缺失的关键所在。

 其实不论是个体的诚信问题还是企业的抑或是政府的, 我认为都是个人的诚信问题。

 因为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是有人组成的, 是有活生生的人去经营和运作的, 没有了人, 企业和政府就只是冰冷的的机器和代理的房子。

 因而我说企业和政府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人的问题, 解决好了个人的问题,尤其组成的整个社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而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们的国家、 社会、 家庭、 父母培养和教育出来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先前的教育摈弃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而使我们丧失根基和信仰, 没有了信仰也就无所顾忌了, 为了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 而首当其冲的诚信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 没有关爱, “仁、 义、 礼、 智、 信”被完全否决, 残暴、 欺骗、 虚伪, 这些人性的丑恶全面爆发。

 人们失去了信仰也失去了精神寄托, 人们失去了依附于信仰的谦卑和敬畏。

 三、 措施和方法

  针对造成诚信问题的表层原因, 首先是政府要做表率。

 党风、 政风对社会风气起着引导和示范的重要作用, 提升社会诚信急需政府的引导和支撑。

 政府应增强对民众的忠诚、 责任感, 通过完善政府诚信行政体制, 建立健全政府诚信制度,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等实际行动, 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赢得最广泛、 最深度的信任, 从而为提升诚信竖起高高的标杆。

 再者是法律要及时介入和规范, 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 通过立法将社会中的道德观念、 信念、 基本原则法律化、 制度化、 规范化, 并赋予一定的强制力, 加大不诚信成本, 在道德领域通过严格执法去积极干预和调控。

 最后是个人, 要建立完善个人诚信奖惩机制, 引导、 激励民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以上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当前的情况的紧急治理, 是治标之举, 只能规范,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 恐怕就不得不加强对人的传统文化教育。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诚信问题, 应该从娃娃抓起, 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重塑信仰, 铸就诚信!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不缺乏诚信的话题, 人无信则无以立足, 行事则无法通达。

 古代社会, 人们往往把无诚信之人斥之为“非人”, 而加以鄙视和谴责。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 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对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孔子说: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他一生痛恨那些内仁外诈、 面善骨恶、 巧言令色、 欺世惑人的伪君子。

 孟子把修养诚信看作是做人应走的正道, “思诚者”是“人之道也”。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丰富的诚信教育, 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 “言必行, 行必果”便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

 苏武持节杖牧

 羊十几载, 而忠诚之心不改。

 关云长为兄弟的一声简单交代, 面对大哥的“敌人”的各种诱惑,纹丝不动, 坚守信念, 当听到大哥的消息时便决然舍弃曹操, 过五关, 斩六将。

 刘备白帝城托孤, 就有后来的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庄严承诺。

 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捍卫着人类最淳朴的“道”于“义”。

 如此种种, 现在已经很少了, 所以才出现了如今这样严重的诚信问题, 古风之不存, 由来久矣, 加之改革开放, 外来思想的冲击,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则加剧了今天的问题。

 所以应该从个体着手, 从娃娃抓起, 家庭、 学校、 社会三方联动, 而且要特别注重家庭和小学的教育, 因为人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 而处于幼年的他是很多品格道德形成的关键期。

 社会的每一个体都是培养出来的, 从而切实加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寻我华夏之根, 重塑信仰, 铸就诚信。

 只要解决了个体的问题, 那么以个体的人组成的企业、 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推荐访问:社会诚信现状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现状 诚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