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文)

时间:2022-05-30 10:24: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文),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文)

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短短一句话,字字千钧,形象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不仅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心声,印证了百年来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历史,更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上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让老百姓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把“忠诚于人民”放在重要位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忠诚于人民”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忠诚于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对人民的髙度忠诚,是摆在我们全体党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忠诚于人民”的深刻含义领悟好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几十个人的小党发展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一路走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之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定力与活力,就在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忠诚于人民,就是要爱民、亲民、忧民、助民、富民、安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把“忠诚于人民”的深刻含义领悟好。

第一,牢固“为民”的权力观。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如何看待权力和正确行使权力,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大课题。“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党员干部做到严以用权,关键是要认清权力的属性,明白权力姓“公”不姓“私”,坚持用权为民,摒弃特权思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无论是革命斗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时期,我们党反对特权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在限制特权、规范权力运行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清除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从吃喝到出行,从节庆假日到日常工作生活,附加在领导身份上的各种“特殊便利”日益远去,正是在这些细微的改变中,人民群众看到了新变化,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会风气更加清新。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员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共产党员在工作上要大胆,在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尽心竭力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用来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利益、搞特权。

第二,牢固树立“为民”的群众观,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是忠诚于人民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2012年11月15日,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2013年12月26日,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很多,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之所以成为难点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党员缺乏对群众的真感情,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要求熟视无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决策上为了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实地体验群众的生活,体会群众的甘苦,体察群众的忧乐,体谅群众的困难,体味群众的情感,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用忠诚化民怨、解民忧、帮民富。

第三,牢固树立“为民”的利益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利益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复杂多样。有的党员看到社会上很多人富起来,感到心理失衡,觉得自己吃了亏,总想着攀比仿效,总琢磨着给自己找好出路,个人利益至上,忘记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少数党员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对人民的不忠诚,是对人民的背叛。“忠诚于人民”,党员必须牢固的利益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情为民帮困,诚心诚意为民解难,真心诚意为民办事。

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忠诚于人民”的理论基石奠定好

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初心使命。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党在安徽的革命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勇于担当作为;
就要发扬斗争精神,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总书记更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着力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始终遵从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的根本评判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当前,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团结带领群众跟党走、同奋斗。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认真倾听人民心声,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补齐民生短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党的第一执政能力,这是“忠诚于人民”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始终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指标。一个执政的党,不管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和管理面有多广,力度有多大,如果执政的结果不是密切了党群关系,而是疏远了群众,那就是执政能力出了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执政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党和政府、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而本质上都是与党群关系密切相连的。执政党在善于掌握权力、运用权力的同时,始终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很不容易的,但这恰恰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直接的检验,也是对共产党员忠诚于人民的最严峻的考验。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人民群众充分信任下执政的,执政后党群关系理应更加密切,但事实却表明,党在取得政权以后,不仅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执政以前大大增加了,而且脱离群众对于党和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执政前大大增加了。列宁曾经尖锐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党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危险。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化解最大危险,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性命攸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从自己感情和灵魂的深处,把自己和人民融合在一起。共产党员是群众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更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先进分子。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源泉,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群关系出了问题,不是群众不亲近党,而是有的党员脱离群众;
不是群众不拥护党,而是有的党员伤了群众的心;
不是群众不热爱党,而是有的党员没有展现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解决好党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忠诚于人民群众,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认识好、理解好,增强忠诚人民的自觉性。

第一,正确认识权力的特点。执政以前,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和艰苦的环境中,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无法生存。执政之后,一方面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用手中掌握的更多的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公共权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公共权力的这种特性,客观上使得一些党员干部有了追求个人享乐的条件,特别是一些意志薄弱者,容易产生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主义作风。

第二,正确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这方面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邓小平同志曾向全党敲警钟: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可以说,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是一个富于创意的表达,它准确把握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把握了现代性至今难以化解的矛盾,也显示出社会学中的一条基本思想脉络。但是,理论上的强调和人们实际努力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这里关键是具体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不健全。只有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才有可能变成人们实际的行为准则。现在有些党员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使理论上倡导的东西还不能有效地落到实际中去,无形中减弱了理论的说服力,也减弱了人们按照理论去行动的动力。

第三,正确认识现阶段密切联系群众的难度在加大。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全面了解和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比计划经济时期复杂了许多。这体现在: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矛盾,会凸现出来,并呈现异常的复杂性;
二是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形象与理论上的先进性的要求出现反差,虽然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从理想信念到党的观念,从宗旨意识到党的纪律,从思想作风到执政能力等等,不少党员还存在着差距和问题,同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符合。三是发展市场经济对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提出了新的要求,潮起潮落,国际上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仍然没有改变,在国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发展阶段,这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此外,各种诱惑越来越多,这也使党员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老一代共产党员比,新一代共产党员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只能靠始终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靠不断创新发展的胆略和本领,靠为公众服务的态度、精神和本领。总之,对党绝对忠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忠诚人民,要时刻不脱离群众。群众在我们的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我们对群众感情有多深,群众对我们的感情就有多深。是党员就要终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心理装着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同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拥护和支持,也是与时俱进的。过去拥护、支持,不等于现在拥护、支持;
现在拥护、支持,不等于将来拥护、支持;
总体拥护、支持,不等于所有方面都拥护、支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密切联系群众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忠诚于人民”的显著标志坚持好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强调,布尔什维克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即是那个时代的最广大人民,无产阶级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早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声明:“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1939年2月,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成为后来著名的“老三篇”之一。因一个具体人物而提出一个明确的思想,其本身就带有一种人民性。当时,毛泽东是很自然地讲出来的,甚至预先连草稿都没有。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定为党的宗旨。

任何一个政党都要面对与处理同人民的关系。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并不难,难的是真正做到这一点,难的是坚持做到这一点。然而,这样一种政治理念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头脑中历久弥新。总书记指出:“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人的本”。因而,党不能有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决不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可以说,这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总书记在接受外媒访谈时讲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这一重要理念贯穿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的全部实践之中,并最终升华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首先,“忠诚于人民”是对党绝对忠诚的必然要求。对党绝对忠诚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员必须始终恪守的最根本政治准则,而忠诚于人民则是对党绝对忠诚的客观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代表人民的党,她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党绝对忠诚,必然要落实到“忠诚于人民”上来。

其次,“忠诚于人民”是忠诚于事业的现实需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说到了,并且与一代共产党员也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终为劳苦大众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親新政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4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和国家的事业,实际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忠诚于事业,就能忠诚于人民;
忠诚于人民,就能更好地忠诚于事业。

再次,“忠诚于人民”是忠诚于自己的外在表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价值观”是忠诚的标准。忠诚于自己,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自私自利。只图一己私利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需要的人的。忠诚于自己,就是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和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人。忠诚于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得到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在忠诚于他人时,首先就已经忠诚于自己了,已经对自己负起了责任。凡是为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忠诚于自己的人。即使是那些为了建立国家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也是因为忠诚于自己而做出了牺牲的选择。忠诚于自己,是人们应有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而“忠诚于人民”是这一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强化和外在体现。

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忠诚于人民”的实践实际践行好

“人民就是江山”是对党自身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正因为同人民结合起来,才“生根、开花”。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在总书记看来,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百年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日臻强盛,“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取得了“江山”,而守护“江山”,使“江山不易”,同样要紧紧依靠人民。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
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他还指出:“我们跟蒋介石和日本一共打了二十二年,主要一条经验是,要同群众结合起来。什么时候跟群众合作得好,我们就得到发展;
什么时候脱离群众,我们就犯错误,就失败。”毛泽东之所以多次这样讲,是因为在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党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比如,在江西时期,“左”倾错误不懂得广泛地争取群众,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不顾实际条件,号召群众进行城市暴动。

面对党的历史,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都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结果。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多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广泛,人民的视野更加开阔,人民的眼光更加明亮。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永不脱离群众,党就能无往而不胜。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一个心中没有人民的党,不代表人民利益的党,人民又怎能会支持它呢?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度过风波和海浪,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因此,“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可谓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要在世界上展现中国智慧,提供实现现代化的新样本,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中国式的民主;
就必须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道路是更符合人类全面发展需要的。可以说,“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总书记指出,“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不是空话,而是持续地实践和行动。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政治理念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说到做到。毛泽东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历程,放到中外政权兴替的大历史视野中去审视,就会发现“人民就是江山”确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一种政治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情感符号。这样一种政治理念和情感符号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够最终体现在人民的实际生活之中,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为人民谋幸福,接受人民的检验,让人民自己去评判,照此做下去,不但可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使“风景这边独好”,而且可以使江山永固,长治久安。

(一)“忠诚于人民”就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一要充分体现群众利益。发展是硬道理,各种矛盾的解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一切改革的总目的是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上、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完善上,也就是说,改革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人民总是通过自己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的变化,特别是生活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改革和其他政策,决定自己的态度。40多年来,我们的改革步伐之所以坚定有力,成就巨大,就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制定、完善、稳定改革的方针政策,还是进一步提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举措,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以此为衡量改革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由于中国共产党使人民在改革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所以人民普遍拥护改革。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二要力求符合群众意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我们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做重要的决策时,心里一定要装着群众,把是否符合群众意愿,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一个标准。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把自己放到普通群众的位置,多想一想老百姓,这就叫“将心比心”。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绝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体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决策中,体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具体事情上。

三要坚持情系群众。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深情表白和一生的革命实践,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树立了爱民、亲民、为民的光辉典范。“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这是总书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表明他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能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妹一样来对待,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多一些仁爱和善良,多一些公平和正义,很多事情可能就好办得多,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容易解决得多。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出现一些社会矛盾本来是正常的,而且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完全可以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恰恰有的人置群众的一些合理要求于不顾,作风粗暴,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有的人则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做群众工作时,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多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群众没有想通的时候,要能缓一缓等一等,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这样才能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顺利贯彻落实。

四要带头做群众的表率。党员要努力成为广大群众的表率,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起党心民心。总书记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做学习的表率,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任务,坚持学以明志;
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坚持学以立德;
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坚持学以致用。要做抓落实的表率,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以干事创业的激情、拼搏向上的劲头和苦干实干的成绩,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为全社会做出表率。要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精神上髙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实、生活上清廉。

(二)“忠诚于人民”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执政,说白了,就是掌权。为什么人执政、怎样执好政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捏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这种执政地位,是通过革命斗争获得的,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归根到底,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得到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所以党就必须受制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在掌握政权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受人民的委托,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在这里,必须十分明确,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代表与被代表、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不是其他任何关系。忠诚于人民首先必须解决好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这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党所做的一切,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和最终追求。因此,防止党在人民利益之外形成特殊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是防止党变质的根本保证。

一句话,万变不离其宗,所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根本上就是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本领。这种服务,不是上天的赐予,而是应尽的责任;
尽不到这种责任,人民就会把权力收回。只有这样想,我们才能时时有一种责任感、危机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生怕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执政为民,忠诚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核心的执政理念,它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诠释得更加清晰,更具时代价值。只有忠诚于人民的执政党,才始终是先进的执政党、充满活力的执政党;
只有坚持忠诚于人民的政府,才始终是人民的政府、受人民拥护的政府;
只有坚持忠诚于人民的执政党和政府,才不会变质、不会被人民所打倒和抛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执政,全心全意做人民公仆,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如果缺乏对忠诚于人民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甚至有可能迷失方向,走向反面。执政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切能力也仅仅是手段而已,只有为民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不能仅仅为执政而执政,为能力而能力,首要的是牢固树立忠诚于人民的执政理念,这是前提。舍此,一切便无从谈起。坚持忠诚于人民,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不是表现在空洞的口号上,而是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第一,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建功立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只有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真正造福人民,保持忠诚于人民。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最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了,生产力水平提髙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高,人民群众才会满意。每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都必须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
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中。

第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忠诚于人民的“权力观”,杜绝腐败现象。在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共产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是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掌权的。因此,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在此意义上,要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严惩腐败。在那些腐败分子看来,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千辛万苦干出来的,他们把自己做的一些工作当作向党和人民伸手的资本,认为给人办事收取的回报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把权力当作商品,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腐败分子虽然是少数,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不满意、最痛恨的,对落实党的根本宗旨的影响是最大的,对培育党员的忠诚意识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第三,必须树立忠诚于人民的“利益观”,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集体、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充分尊重每个党员、每个干部的个人利益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但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将个人利益放在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之上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我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永远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个人利益要服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而且任何局部利益也要服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自己富与帮民富和带民富的关系。所有党员,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四,必须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式,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如果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不对头,不是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观愿望再好,也是难以实现的,甚至会事与愿违。在这一点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各种浮夸风,这些都与忠诚于人民背道而驰,也是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三)“忠诚于人民”就要尽心竭力为民造福。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总书记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忠诚于人民”就要增强为民造福意识,树立一切活动都是为民造福的群众观。

一要正确树立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基本理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孔繁森、杨善洲、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王瑛、沈浩、吴大观、钱学森、黄大年、廖俊波等许许多多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具体表现就是做人民满意的人、做人民满意的官、做人民满意的事。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真实坦诚地待人,诚恳率直地处世。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只有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人尊敬的资格。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一种胸怀,人的内心蕴藏着巨大的包容性,你越是宽厚他人,你就越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宽厚并不是无原则地由其肆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又坚定。做事就是要做群众满意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竭尽全力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使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做事要通盘谋划,全方位考虑,处处以大局为重;
要不断学习、探索,多多走访群众,多调查研究,随时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办实事,办好事;
要高效办事,努力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脚勤、脑勤。做官就是要做一个为人民造福的好官,要真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情地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古往今来,这不仅是封建时期老百姓对各级官员的期盼,也是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共产党员肩负着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重要责任,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否则,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敢担责任,发展没思路,规划没远见,工作没目标,遇到困难绕道走,就会积重难返,严重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社会风气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要正确界定政绩观与老百姓得实惠的基本标准。作为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全局意识,更要有为人民意识,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政绩,确保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确保实现经济社会持续永恒的发展。要使政绩观与百姓得实惠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务必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真正做到忠诚于人民,围绕群众的一切利益开展工作,以群众满意检验工作,在实践中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急功近利创政绩,不哗众取宠争虚名,认认真真谋发展,扎扎实实干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忠诚、廉洁、担当要求的考核任用制度体系,考核任用干部。对那些打基础、干实事、谋发展、筑和谐的好党员、好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
而对另一些为个人名利、不顾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去搞“形象工程”的人坚决予以调整。

总之,“忠诚于人民”,就要竭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引以为荣的崇高政治理念。中国共产党一切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满意。对每个共产党员来说,政绩在于人民的利益,前途在于人民的幸福,“为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