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感受(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我的感受 这次到山东潍坊北海学校听了韩兴娥老师的课, 并且和韩老师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 使我对海量阅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目前的小考、 中考、 高考形式来看, 这种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对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非常有帮助。
韩老师的课很朴实, 效率很高。
我们听的是五年级的课, 他们学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一节课, 也就是四十分钟的课, 一共学了三篇古文。
这三篇古文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篇古文主要是由学生来讲解的, 学生们滔滔不绝的讲解着实令人佩服, 他们词汇丰富语言流畅, 讲得头头是道。
在学生讲课的时候, 教师只是在一旁纠正一下错误, 做一简单的引导, 显得是十分的轻松。
通过和韩老师交流以及和她的学生的交谈, 我们了解到学生们上课之所以能如此的得心应手, 是他们的预习做得非常到位。
就拿我们听的这节课来说, 学生在课前早已经把课文读通读懂了, 并且能够从文中提炼出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些词语, 还能串联这些词语讲述整个故事。
除此之外, 还要搜集相关的资料。
在和韩老师交谈中我们了解到, 在韩兴娥老师的课上, 通常可以见到两三种读本同用的做法。
除了教材之外, 这些读本有的是书店里买的图书, 也有的是她自己编辑的“小册子” ——诗词、 儿歌、 童谣、各类精美的散文的合编, 等等。
就是教材, 也有人教版、 苏教版等不同的版本。
而这些教材还是跨年段的, 二年级的学生可能用到了四年级的教材。
这些被韩兴娥老师当做常规教材的读本, 既有通俗易懂的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或绘本图画书, 也有轻易不会走进小学课堂的 《论语》《道德经》 等经典作品。
韩老师根据各年段的特点相应地引进课堂。
一二年级以读儿歌和故事为主, 三四年级读唐诗宋词, 五六年级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和《世界上下五千年》。
这么多的教学内容, 韩老师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韩老师的做法就是:
这一篇读熟了, 问一两个问题, 接着读下一篇, 或者又来背背诗歌, 先背昨天学过的, 再把新学的读熟。
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
读得滚瓜烂熟之后, 就找有价值的片段或语句试着背一背。
她的每一种教材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来背诵。
这些填空题是文中精彩的句段、 词语还有老师补充的一些成语。在开学初就将所有的填空题发下去, 学生回家的作业就是读文, 背填空题。
对于教材中的生字, 则是以看拼音写词语的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我们还谈到了作文指导。
韩老师说在三年级的时候集中一个星期写作文, 后期就不怎么指导学生写作了, 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议论一下,把心里想的写出来就行了。
她的学生一般在半个小时就能写 500 多字的作文。
由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 句段, 所以学生的作文语言丰富, 很流畅。
这样的教学怎样参加考试? 这是所有老师都关注的话题。
我们也问了韩老师。
韩老师告诉我们, 她会在考前两个星期集中练习试卷。她的学生的期末成绩都很高。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海量阅读的确有益于学生文化素有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来正确地认识这种教学方法, 解放我们的思想, 在我们的教学中大胆地实践。
预祝我们在海量阅读思想的指导下, 让我们的学生早日获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