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体功能不足症状(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 核心提示:
黄体功能不足包括黄体期缺陷和黄体期缩短, 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 或虽着床而早期流产。
有些妇女受孕后流产极早, 可能仅见到月 经周期延迟了 1 天至数天。
临床上无从察觉是流产, 有人称之为隐匿妊娠。
黄体功能不足约占不孕病因的 3%~8% 。
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 卵泡将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 分泌量于排卵后 7~8 天达高峰, 然后于月经前 1~2 天迅速下降。
若垂体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分泌不足, 则卵泡发育成熟将不会完善, 卵巢虽能排卵, 但黄体发育常受影响而出现黄体功能不足的现象。
• 育龄的我们为何会“被丁克”
• 破除子宫内膜异位不孕“魔咒”
• 为事业打拼 别打掉了好“孕”
• 预防不孕从少女时期开始
• 小小炎症引发女性输卵管不孕
黄体功能不足包括黄体期缺陷和黄体期缩短, 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孕卵不易着床, 或虽着床而早期流产。
有些妇女受孕后流产极早, 可能仅见到月经周期延迟了 1 天至数天。临床上无从察觉是流产, 有人称之为隐匿妊娠。黄体功能不足约占不孕病因的 3%~8% 。
黄体功能不足的病因可能是来自 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欠佳或 LH/FSH 分泌的时相与协调不适当, 也可因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增殖作用准备不足或内膜对黄体激素反应欠缺, 部分原因可由高催乳素血症引起。
近年有报道, 黄体缺陷常发生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 如临床上常见经克罗米芬治疗后, 诱发排卵率虽高而妊娠率相对较低。
有人报道, 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到黄体期缺陷占 20%~50%。因此, 用诱发排卵药物不应仅观察其是否能促成排卵, 还需注意排卵后的黄体功能是否良好。
此种现象也可出现于用溴隐亭、 HMG 加 HCG 或 GnRH 脉冲式给药时,故用药后的黄体功能缺陷必须留意观察, 加以防治。
黄体功能不足临床表现:
一般可有月 经周期过短, 经前淋漓出血, 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
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 一般需测基础体温, 如黄体期体温短于 12 天。
或体温上升较慢 , 下降较早, 上 升幅度小于 0. 5℃。
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 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但需注意应连续测定 3 个月经周期方可确定。
此外, 月经来潮 12 小时内取子宫内膜, 若表现为分泌不良, 也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