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

时间:2025-08-12 23:54:1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供大家参考。

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

 

 深入群众

 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

  【内容提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这期间, 尽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 如少数工人罢工、 学生请愿、 农民退社等群体闹事事件。

 毛泽东敏感地觉察到解决群体闹事事件问题的重要性, 并针对各种事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他以马列主义为理论依据, 以我党在革命时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经验总结为参照, 以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借鉴, 形成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政策和措施。

 本文首先以 1956 年各地发生的事件为案例, 研究毛泽东如何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对闹事事件做出系统全面的准确判断, 最后分析毛泽东处理闹事事件的高超领导艺术。

 【关键词】

 群众 闹事事件 毛泽东 处置 方法和艺术

 【作者简介】

 陈秀梅,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

 02-0045-03

 毛泽东一生经历诸多突发事件, 既有战争年代关乎中华民族生存的突发事变, 又有建国后发生的一些群体事件, 尤其是 1956 年伴随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全国各地, 大大小小, 大约共有一万多工人罢工, 一万多学生罢课。” 这种现象引起了 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以其政治上的成熟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卓越能力, 依靠群众, 分析原因; 尊重群众,处理问题, 使社会秩序得到进一步调整。

 一、 依靠群众, 分析原因

 毛泽东先后到天津、 济南、 南京、 上海等城市调查研究, 摸清了情况,找出了闹事事件的原因, 为正确处理各种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群众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毛泽东对物质利益分配问题十分重视,认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就会激化。

 在谈到农民时, 毛泽东认为, 苏联由于对农民挖的过苦, 极大的损害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些人闹事的直接的原因, 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而这些要求, 有些是应当和可能解决的。” 毛泽东谈到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时认为:

 “在土地改革后, 农民发生了 分化。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 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 增加收入, 共同富裕起来, 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 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 分了土地还是穷, 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 ” 他认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因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不注意抓粮食会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搞好了 , 农民能自给, 五亿人口稳定了”,“有了饭吃, 学校、 工厂少数人闹事也不怕。”

  在物质利益分配问题上, 毛泽东认为:

 “统筹兼顾, 各得其所。

 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

 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这个方针。” 他要求在工作中“无论粮食问题, 灾荒问题, 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 知识分子问题, 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 少数民族问题, 以及其他各项问题, 都要从对全体

 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 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 同各方面的人协商, 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对于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问题, 既承认收入有合理的差别又要注意不能过分扩大这种差别。” 在谈到工人、 农民和干部收入时他说, 农民不满意是有理由的, 我们应当根据情况作出一些适当的调整, 如果对这种情况不作出适当调整, 就会使农民不满, 工人不满, 在某种条件的催化下, 就会激化矛盾, 甚至以群体闹事事件的形式显现。

  (二)

 领导上的官僚主义造成群众不满

 毛泽东认为“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 还是领

 导上的官僚主义。

 这种官僚主义的错误, 有一些是要由上级机关负责,不能全怪下面。”“有些是由于领导上存在着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 在政治的或经济的政策上犯了错误。

 还有一些不是政策不对, 而是工作方法不对,太生硬了 。”

  毛泽东举例说:

 “早几年, 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 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 没有说清道理, 就强迫人家搬家。

 那个庄的农民说, 你拿根长棍去拨树上雀儿的巢, 把它搞下来, 雀儿也要叫几声。

 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是小孩子, 第二道是妇女, 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

 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 , 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 。

 后来, 向农民好好说清楚, 给他们作了 安排, 他们的家还是搬了, 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 我们国家县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之多, 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些干部手里, 如果工作做不好, 脱离了人民群众, 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工人、 农民、 学生肯定不赞成。“搞官僚主义, 见了 群众一句

 好话没有, 就是骂人, 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 那就一定要被打倒。

 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

 如果脱离群众, 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农民就要打扁担, 工人就要上街示威, 学生就要闹事。”

  在毛泽东看来, 在许多地区、 许多方面和许多部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官僚主义行为, 他们不了解群众的痛苦, 离自己稍远点的下情就不了 解了, 也不了解有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在县、 区、 乡 等各级干部中存在着, 或者即使对于这种情况有所了解, 也不去解决, 也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

 拿处理人民群众来信一事说, 有的省人民政府就积压人民群众来信七万多件没有去处理, 由此可见省以下各级党政组织积压的群众来信也不会少了 。

 他指出, 这些群众来信大都是反映需要政府给他们解决的问题, 甚至有些是对一些干部违法乱纪进行的控告, 是需要迅速处理的。像这种情况, 如果不去处理, 不管不问, 就不能解决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 必然造成群众不满, 导致干群矛盾加剧。

 现在“应该说其中有很多的部门, 不是少数的部门, 存在着官僚主义。

 他们脱离群众, 脱离下面的实际情况, 关在房子里写决议案, 写指示。

 决议案、 指示像雪片一样地飞出去, 下面的情况究竟什么样, 能不能执行, 不去管。” 这种情况难免会引发群体闹事事件。

  (三)

 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动摇群众信念

 毛泽东根据北京市的调查, 认为一些学生闹事, “大多数是地主、 富农、 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 工人阶级、 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

 在一部分大学生中间, 哥穆尔卡很吃得开, 铁托、 卡德尔也很吃得开。”“石家庄一个学校, 有一部分毕业生暂时不能就业, 学习要延长一年, 引起了 学生不满。

 少数反革命分子乘机煽动, 组织游行示威, 说是要夺取石家庄广播电台,宣布来一个‘匈牙利’”。

 在毛泽东看来, 最近一个时期由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当中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所以才出现了 一些偏向。

 好像在一些人的眼中, 什么政治啊, 什么祖国的前途啊, 什么人类的理想啊, 都没有什么可关心的。

 好像马克思主义现在就不那么行了 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现在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工人也有思想改造的必要。

 毛泽东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人人需要改造, 剥削阶级要改造, 劳动者也要改造”。

 工人阶级中存在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如果不继续学习, 思想就会落后。

 之所以发生工人罢工事件, 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工人阶级中出现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 党内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社会上一些歪风相互交织, 甚至还有“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存在”, 一出现激化的矛盾, 群体闹事事件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如果我们对党内同志和人民群众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好他们的思想动向问题, 那么, 此事件就会大大的减少。

  二、 尊重群众, 处理问题

 在对群体闹事原因进行正确分析之后, 毛泽东提出处理群体闹事的方法, 既要区别对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又要发展生产, 给人民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还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 保持同群众的联系。

  (一)

 区别对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待闹事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要学会这么一种领导艺术, 不要什么事情总是捂着。

 人家一发怪议论, 一罢工, 一请愿, 你就把他一棍子打回

 去, 总觉得这是世界上不应有之事。” 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他说:“对于闹事, 要分几种情况处理。

 一种是闹得对的, 我们应当承认错误, 并且改正。

 一种是闹得不对的, 要驳回去。

 闹得有道理, 是应当闹的; 闹得无道理, 是闹不出什么名堂的。

 再有一种是闹得有对有不对的, 对的部分我们接受, 不对的部分加以批评, 不能步步后退, 毫无原则, 什么要求都答应。

 除了 大规模的真正的反革命暴乱必须实行武装镇压以外, 不要

 轻易使用武力, 不要开枪。

 段祺瑞搞的‘三一八’ 惨案, 就是用开枪的办法, 结果把自己打倒了。

 我们不能学段祺瑞的办法。”

  “对闹事的人, 要做好工作, 加以分化, 把多数人、 少数人区分开来。对多数人, 要好好引导、 教育, 使他们逐步转变, 不要挫伤他们。

 我看什么地方都是两头小中间大。

 要把中间派一步一步地争取过来, 这样, 我们就占优势了。

 对于带头闹事的人, 要有分析。

 有些人敢于带头闹, 经过教育, 可能成为有用之材。

 对少数坏人, 除了最严重犯罪的以外, 也不要提,不要关, 不要开除。

 要留在原单位, 剥夺他的一切政治资本, 使他孤立起来, 利用他当反面教员。”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 对于群众闹事事件, 各级领导干部端正了态度,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对于少数不顾公共利益、 蛮不讲理、 行凶犯法的人, 甚至提出毫无道理的要求煽动群众, 或者故意制造事端, 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绝不放纵, 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对于国家、 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 民主与集中的矛盾、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这些人民内部矛盾, 采取团结大多数, 坚持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并做了大量和风细雨的政治思想工作, 使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农民退社事件得到解决。

  (二)

 发展生产, 满足群众物质利益需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只有生产力真正发展上去了, 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才能给他们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才能得到他们的真正拥护。

 针对一些地方发生少数人闹事事件, 毛泽东认为必须发展生产力, 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

 他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 解放生产力。”“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 要在几十年内, 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 迅速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他在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指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

 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 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 把政府、 意识形态、 法律、 政治、 经济、 文化、 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 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

  面对群众因物质利益要求, 和分配不均问题产生的群体闹事事件, 我们党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 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物质方面的合理要求, 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当做头等大事来解决,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的方针, 正确看待人民群众中存在的不同阶层、 不同利益关系, 统筹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使群体闹事

 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

  (三)

 克服官僚主义, 密切保持同群众的联系

 正确处理群体闹事事件,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人民革命的领袖, 毛泽东与群众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特殊联系。

 如果人民能够自由发表意见, 那么毛泽东就是他们最杰出的代言人。

 他反复强调,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干部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也要向人民群众寻求真理。

  毛泽东指出:

 “脱离了 群众, 官僚主义, 势必要挨打。

 匈牙利的领导人, 没有调查研究, 不了解群众情况, 等到大乱子出来, 还不晓得原因在什么地方。

 现在我们有些部和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领导, 不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 有人酝酿闹事, 酝酿暴动, 根本不知道, 出了事情就措手不及。

 我们一定要引为鉴戒。

 中央的同志, 各省市自治区、 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有一段时间到工厂、 合作社、 商店、 学校等基层单能去跑一跑, 进行调查研究, 搞清楚群众的情况怎样, 先进的、 中间的、 落后的各有多少,我们的群众工作做得如何, 做到心中有数。” 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严厉批评了 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 “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 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谁犯了 官僚主义, 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骂群众, 压群众, 总是不改, 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我说革掉很好, 应当革掉。”“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 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真正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人民。“只要做到这一条, 一般地就不会发生闹事的问题。”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 各级领导干部到工厂、 到学校、 到田间地头, 与群众同吃住、 同劳动, 遇事与群众商量, 理解群众所思所想, 站在群众立

 场上看待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的困难; 群众也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生活、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讲给领导干部听, 这样, 矛盾、 情绪、 分歧就在共同的努力下得到缓解, 群体闹事事件就会逐渐减少。

  责任编辑:

 徐建秋

推荐访问:深入群众 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 群众 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