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感悟小学三年级科学导学【优秀范文】

时间:2025-08-06 09:35:10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悟小学三年级科学导学【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感悟小学三年级科学导学【优秀范文】

 

 感悟小学三年级科学导学

  【中图分类号】

 G62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4)

 4-0195-01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 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 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分上、 下两册。

 其上册内容依次为:

 植物、 动物、 我们周围的材料、 水和空气四个单元; 下册内容依次为:

 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生长变化、 磁铁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资料库”。

 教材本身具有开放性、观察性、 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符合儿童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我回顾了 担任三年级科学课教学的感受, 针对三年级科学课的特征, 谈几点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供同行探讨。

  一、 观察法

 1. 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

 从三年级上、 下两册共八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上看, 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 其类别庞杂, 从水、 陆、 空中的树木、 花草、 虫、 鱼到我们呼吸的气体; 从我们的身体到吃、 穿、 住、行、 用的等等材料, 再进行比较分析, 感悟认知, 总结出事物的规律特征

 及用途。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看事物。

 要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 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2. 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

 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

 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 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 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 特性及用途。例如:

 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 使学生认识了 植物一生经历的发芽、 生长发育、 开花结果(繁殖)、 死亡的四个阶段。

  二、 分析比较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

 如:

 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 水和食用油; 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

 通过比较, 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在学习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 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至六人为一组)

 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如在教学植物发芽的过程,水和食用油、 洗洁精的流动速度, 水结冰时的温度, 磁铁的性质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 得出结论, 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掌握得牢固。

  四、 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要引导

 学生分小组, 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 去揭示万物的奥秘。

 如对蜗牛、 蚯蚓、蚂蚁会游泳吗? 蜗牛会生孩子吗? 磁铁会吸哪些物体? 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 特别是当我在指导《磁铁能吸哪些物体》 一课时, 学生特别兴奋, 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 条形、 圆柱形、 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 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 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 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 科学知识, 又培养了 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五、 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如:

 种子发芽的过程、 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 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 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 通过播种、 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 获得科学知识。

  六、 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生活中又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 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

 如在教学《认识金属》 中,分析金属特征时, 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 学生就会总结出:

 有的金属不会燃烧, 会导电、 传热, 具有延展性; 有的有硬度较大、有光泽、 不渗水等特征。

 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 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而且增加了 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 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

 七、 阅读摘要法

 为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三年级科学上、 下两册教材中, 编排了 八个资料库, 其内容十分广泛, 有一定深度和难度, 篇幅比较长。

 在课堂中,让学生用阅读摘要的方法进行学习。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科学知识摘要本(可以和观察日记本合用), 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 把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摘抄在科学知识摘要本上, 增强记忆印象, 比较深奥的知识只需要学生做以了解。

 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 基础知识, 了 解了全文, 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 以上的观察法、 分析比较法、 实验法、 探究法、 实践法、 联系生活法和阅读摘要法, 在实际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特点, 有机地结合使用,既避免了 死记硬背学科学的现象, 又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推荐访问:感悟小学三年级科学导学 小学三年级 感悟 优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