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全文完整)

时间:2025-08-08 02:11: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全文完整)

 

  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转瞬之间,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 90 年的风风雨雨

 中华民族, 创业维艰, 筚路蓝缕, 雄踞东方。

 古往今来, 世事交替, 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 她就是中国共产党。

 1921 年 7月, 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 国际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 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可是, 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也好, 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 号召“扶清灭洋” 的义和团运动也好, 一次次地都失败了,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成果最终也为袁世凯所窃取。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阶级局限性使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到达胜利的彼岸。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 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 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 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

 1915 年 9 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 (后改为《新青年》 )杂志, 犹如

 黑夜中的一道闪电, 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

 但在此时的欧美, 资本主义文明的缺陷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明显暴露出来。

 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尖锐化的表现。

 这就逐渐引起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和批判。

 正是这种怀疑和批判, 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 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 到 1919 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 200万人左右。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917 年,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 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

 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 对中国革命产生了 划时代的影响。

 由于十月革命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 的北方邻国, 因而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一个工人、 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的诞生, 使正处在苦闷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 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 更给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

 俄国十月革命、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 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雨后春笋” 般出现, 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 年初, 李大钊、 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4月, 俄共(布)

 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 了解中国情况, 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大钊, 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 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从 5 月开始, 陈独秀邀约李汉俊、 李达、 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

 8 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 月, 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接着, 在湖南、湖北、 山东、 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同时在法国和日 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 共产主义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 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

 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统一建党思想, 1920 年 9 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 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

 改为党的

 公开刊物; 同年 11 月, 又创办了《共产党》 月刊, 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

 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 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 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 在上海有《劳动界》, 北京有《劳动音》 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 广州有《劳动者》 等, 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

 在此基础上,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 举办工人夜校, 建立工会组织。

 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发展了一批团员, 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在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董必武、 王尽美等人的组织下, 北京、 长沙、 武汉、 广州、 济南等地从1920 年秋到 1921 年春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与此同时, 在旅日、 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中, 也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由于各地党的早期组织是在极秘密状态下创建的, 因而在党的一大召开前, 它们没有统一的名称, 有的称 “共产党支部”,有的称“共产党小组”, 有的直称“共产党”。

 从性质和特征来讲, 它们都是后来组成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性组织 。

 1921 年 3 月, 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 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 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 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 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 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 工会、

 行会、 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

 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维经斯基回国不久, 1921 年 6 月, 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

 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

 来自北京、 汉口、 广州、 长沙、 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 7 月 23 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 7 月 23 日—31 日, 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 以共产主义为目的、 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 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英豪辈出, 群星灿烂。

 因为有中国公共产的诞生, 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革命有了 坚强的领导核心。

 从此中国又矗立在了 世界的东方, 直至今天。

 带着深深的渴望, 带着多少的梦魂牵系, 我

 们迎来了二十一世纪。

 那是怎样的一个历程, 是中国共产党坚实臂膀, 把中华民族的丰碑訇然扛起。

 是中国共产党用她宏伟的构思, 把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打扮得如此壮丽。

推荐访问:论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 诞生 完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