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全文完整)

时间:2025-08-13 11:17:2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全文完整)

 

 教育, 光有爱还不够

 影响人成长的因素非常多, 所以做一名老师也就特别不容易。

 尤其是做一名负责的老师更是困难重重, 困惑多多, 当然教育的主旋律仍然是充满着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为其中贯串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有些孩子很糟糕, 于是就有人说老师没负责任, 老师无奈且十分的受屈, 但又似乎没法摆脱责任, 真是有苦难言。

 冤枉, 委屈, 沮丧, 无助。

 作为父母和老师,谁不爱孩子? 大家都爱。

 但确实存在着因为爱的能力不同, 导致爱的结果差异特大的现象。

 孩子的感知水平比较低, 不能总是灌输成人的大道理, 他们不大明白。

 我们的教育只有触及孩子的心灵才会生效。

 否则, 尽管尽责尽力收效也非常的低效, 往往还会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

 因此还会被误判为没有能力, 不负责任, 误人子弟。“不负责任” “误人子弟” 往往是被冤枉的。

 但关于能力问题则是我们老师的欠缺, 需要自责和反思的。

 当然老师的能力客观地存在着差异, 这也不用彻底否定自己, 没有必要。

 然而有一点应该做到, 那就是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积极掌握并运用孩子成长及教育的规律。

 如果不能则真的是“误人子弟” 和“不负责任”了。

 所以, 负责的老师们都会觉得应该尽快提升爱的能力。

 鉴于上述认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积极学习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和运用。

 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的教育故事。

 一、 信任肯定孩子, 发掘原创精神

 我刚教书的时候时常强制学生做好什么, 怎么去做, 什么时间做好。

 可往往有很多学生打了很多的折扣。

 于是就训责, 高压。

 每天都要处理类似的事情, 当然也就没有好脸色, 好语气, 好情绪, 同时学生的情绪也一直消极。

 我在困惑和辛苦中思考, 难道没有好办法了吗? 一次我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父母布置任务时, 因为信任我的能力而给我的巨大的动力创造力, 于是我立刻改变方法。

 于是我时常说“你能把黑板管好吗? 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

 “xx 能够约束自己,主动管好双手,是有出息的。

 你能坚持多久? ……相信你!”有一次, 在放学的时候, 学生问我晚上的作业是什么。

 我告诉他们:

 “今晚不用老师布置作业而自己能主动做 1 道题的好学生请举手。

 ” 学生都举手了。

 我及时表扬肯定了孩子。

 第二天, 果然都做好了。

 这一天晚上, 学生又问同样的问题,我说“今晚不用老师布置作业而自己能主动做 2 道题的好学生请举手。

 ” 第三天学生又问,我说“以后不用问老师,而自己能主动给自己留作业的同学请举手。

 ”又都举手了且比每次都高都齐。

 诸如此类的语言和做法就充斥了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二、 鼓励帮助孩子, 增强动力和信心 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当遇到较大困难时还得给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和具体的帮助。

 让孩子在进步中获得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所以, 那些能力弱的孩子我总是耐心鼓励和帮助, 让他觉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知识, 掌握了本领, 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和文化知识。

 这样孩子的信心就会稳定和长久保持。

 因此, 我身边时常有两三个“保镖” 。

 因为不放弃一位同学, 孩子的信心更强了。

 在教学中, 很多同学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很简单的知识都不懂, 于是他觉得自己是很笨的, 所以很简单的问题他都不去理解, 不进脑子。

 对这些学生我总是耐心帮助他, 引导他自己认识和解决问题。

 当他明白时, 我会肯定他的聪明, 有时我将试题提前有针对性帮助他明白, 在正式考试时, 他得心应手考了高分。

 从此他学习信心大增, 注意力大大改善, 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由此这些“差生” 一个个振作起来, 摘掉了“差生” 的帽子。

 三、 严格要求孩子, 培养良好的习惯。

 爱, 不代表纵容, 要做到严爱有致。

 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播种良好的行为, 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原本不错的孩子帮助播种良好行为, 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那些因为不正常教育或影响所导致有许多恶习的学生, 在信任鼓励帮助的基础上要严格要求, 重复出现问题时, 要严厉到位, 绝不妥协。

 当然,其中要伴随着信任、 鼓励、 耐心和帮助。

 除了“绳之以法” 我还会讲故事来影响孩子。

 有一天我给孩子讲个故事: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 一篇文章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 因为, 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 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 就是不见他睡觉, 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 跳出来说, “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 扬长而去!讲完我帮助他们明白:

 贼人很聪明, 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 而且贼胆子很大, 但遗憾的是, 小偷长期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遇事不肯下功夫而是歪门邪道投机取巧, 尽管天赋很好, 但是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守正持恒

 的习惯, 才不正用, 变得不知所终。

 曾国藩呢, 他具备守正持恒的习惯, 所以天赋并不突出的他也成了一代伟人。

  故事讲完, 孩子们好像又长大了许多, 更加地自觉更加地自信。

 我不仅让孩子明白习惯的重要,和具体地帮助他们进行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纠正, 也会给孩子谈习惯如何养成。

 第一阶段是需要制度家长及老师的督促阶段, 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 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形成了习惯, 是个不自觉阶段。

 需要自己作出足够的意志努力去配合。

 希望大家能接受老师家长及同学的好建议, 遵循规章制度, 播种好的行为。

  习惯是播种了行为收获的, 播种什么行为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习惯。

 上课时将手平放在桌上, 会收获专注的习惯; 准备好用好质疑本将收获善思习惯; 用好纠错本将收获一丝不苟的习惯; 自习课不随便讲话将收获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二个阶段, 成为自觉行为阶段。

 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了。

 这个过程需要注重细节, 从小事做起, 按规则行事, 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有些不良行为, 自己已经感觉到要改, 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出现了很大的麻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才开始下决心, 可这时, 往往为时已晚。

 万事皆因小事起。

 就是一点点的小虫把大船给毁了; 就是一点点的蚜虫毁了心爱的葫芦; 就是一点点的蚁穴毁了大堤; 就是小小的坏行为毁了许许多多宝贵的人生。

 同学们请铭记: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赶快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好习惯自然就在其中了,大的好的成绩是不求而自得的。

 这个过程需要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

 一个好习惯养成要 21 天, 72 次重复。

 关键看前三天的坚持。

 周恩来总理说“有恒心, 有毅力, 方能成功。

 ”

 爱因斯坦也告诉我们:“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

 习惯一定是在坚持中形成的。

 谁坚持, 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第三个阶段就是自动化阶段, 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

 到了自动化以后, 不需要监督,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而是行为习惯,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

 一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如勤学好问、 关爱弱者、 遵守规则、 守正持恒等习惯, 便会很自然地演变成能力, 升华成品质了。

 如此等等, 有力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和自觉培养好习惯的意识, 有效培养和提升孩子优良的习惯和品质。

 四、 适当渗透责任教育, 实现意志努力的持久性 在家庭中, 孩子是最重要的, 是父母的一切, 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在未来的竞争中, 孩子是竞争的主体, 没有今天的努力, 哪有明天的立足之本; 在民族和国力竞争中我们是主角, 孩子们关系着民族和祖国地兴旺。

 所以孩子们没有理由不珍

 惜不努力。

 为此我引导孩子写成长日记和引导孩子体察父母的用心和辛苦进行强化。

 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独立的自己时候, 便开始萌生一份责任意识。

 这样, 孩子的努力就会是自觉的, 持久的, 有效的。

 五、 积极帮助学生形成往前面跑和跑在前面的意识和习惯 帮助孩子获得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快乐,让他们明白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会得到应有的奖赏和落后就会挨打, 就会被淘汰的道理, 营造比、 学、 赶、 帮、 超的竞争氛围。

 为此, 我通过常规星级评比措施强化规范意识和习惯培养, 利用寓言或现实社会的竞争事实给孩子以深刻的影响。

  事实告诉我们,光有爱还不够。

 还需要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对有效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爱每一位学生并且不断探索和总结, 遵循规律和运用规律, 我们的教育故事才会更加的精彩。

推荐访问:教育 光有爱还不够 还不够 完整 全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