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情况汇报

时间:2025-08-14 09:30:5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三年扶贫攻坚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情况汇报

 

 乡镇三年扶贫攻坚的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镇辖***个村,***个村民小组,***户 3***人,其中贫困户***户 2***人。20**年、20**年已脱贫***户 1***人,今年***户 1***人贫困群众年底可实现全面脱贫。三年来,***镇为全市贫困面最大的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全镇三年扶贫攻坚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管理。成立了镇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把扶贫工作纳入村级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村年终不得参与评优。同时出台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

  (二)理清思路,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针对每个贫困户的状况,制定了不同的扶贫帮困措施,分类统筹解决贫困问题。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以生态型经济林和旅游业两大主导产业为主,在生态林的基础上引导扶持***、***、**、**、**五村群众发展以猪苓、天麻为主的种植业和以中蜂、猪、鸡为主的养殖业,使这五个村做为旅游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业。20**年,全镇贫困户共发展猪苓种植***户 5600 余窝,中蜂***户 480 箱,养猪户***户 500 余头,农家乐经营户***户。

  二是加大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安置。充分利用各村农村远程教育终端、农家

 书屋、镇公共阅览室等,让群众、尤其贫困群众学习、领会、掌握各项科学文化知识;

  在***、***村,**村举行种养殖、猪苓种植,旅游培训 7 次,培训人员达1***人次,在贫困户中培训向导、背工***人,餐饮服务业***人、中蜂养殖及猪苓种植 60 余人;

  组织贫困户到杨陵参加农博会、观看农技节目,了解农业科技;

  同时与马鞍桥金矿采矿场积极协商,安置三合村、八一村、同力村贫困户就业***人,使***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达到帮扶脱贫的目的。

  三是争取多方支持,紧抓社会帮扶。紧抓雁塔区、市工商联及县级部门对口帮扶的有利时机,做好帮扶单位和贫困户的对接工作,帮扶单位通过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条件,发展多种经济,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镇紧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河堤、桥梁、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新建、改建和加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产条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共完修建河堤3500 米,建设村级活动场所 3 处,卫生室两处,吊桥六座、石桥一座,水泥硬化道路 2400 米,改造人畜饮水***户,大大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五是三年扶贫攻坚***镇享受上级帮扶的总体情况。为切实改善***镇的落后面貌,让全镇人民早日脱贫致富。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三年来,全镇累计享受各项资金扶持**.*万元。用于向农民提供种苗、种子、养殖业、猪苓等种植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二、以“两联一包”为契机,积极工作开展扶贫工作

  (一)雁塔区帮扶情况作。为我镇帮扶对口单位雁塔区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为***镇的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紧紧围绕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和改善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目标,全区动员,精准扶贫,***个部门***名处级领导与 5 个帮扶村***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成立 5 支扶贫工作组抽调***名干部驻村帮扶。三年来,累计帮扶**.*万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7.3余万元,产业帮扶128余万元,基层组织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万余元,送温暖及临时救助 172.45 余万元,帮扶的***户全部脱贫,5 个帮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已经形成,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一是基础设施改善和办公设施方面。投入资金**.*万元,修复了 7 处水毁道路,新建 120 平米的两委会活动阵地 2 个,新建 100 平米的村级卫生室 1个,硬化文化活动广场 3 个,新建修复吊桥 3 座,修建蓄水池***个。向 5 个帮扶村党支部赠送了价值 10 余万元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施。筹集资金***万元,计划 20**年对道路、吊桥、护栏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二是主导产业扶持方面。投资 50 余万元,帮扶***户村民种植猪苓;

  投资***万余元,在大蟒河村建成 20 亩的土鸡养殖基地,养鸡 5000 只;

  投资***万余元,在 5 个帮扶村种植矮化核桃 1 万余株,今年已挂果;

  赠送价值***万元的中蜂及配套蜂箱 200 余箱,成立了“周至县***镇养蜂专业合作社”;

  投资***万元,为三合村安装卫星互联网接收设备,建立了三合村旅游经济网;

  搭建销售平台,帮助销售 80 余万元的土鸡、鸡蛋、蜂蜜等农产品。三是临时救助方面。区级领导进村入户调研慰问***人次,处级领导调研慰问***人次;

  累计走访慰问群众***户,发放救助资金***万元,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1000 余份,发放棉衣、棉被 390 套;

  捐赠价值 5 万余元的雨衣、胶鞋、手电筒、雨伞各 300 套,帐篷 20 顶;

 帮助***名群众解决就业问题;

  投入***万元为***户村民修缮房屋,捐款 4 万元帮助大蟒河村因火灾受损群众田荣翠新建房屋。在此期间,市统筹办、雁塔区主要领导多次亲临***镇调研指导,区农水局、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等相关业务部门在项目规划、物质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近***个包村扶贫单位、120 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联系点送技术、筹资金、送物质,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县级部门“两联一包”工作开展情况。帮扶***村(县武装部)、花耳坪村(县统计局)、钓鱼台村(县环保局)、姜家坪村(县金融办)、老县城(县移动公司)五个行政村***户贫困户,全部对接后,帮扶单位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帮扶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共向贫困户发放米面油 200 余份,慰问金**.*万元,电磁炉 60 台,环保垃圾箱***个,垃圾清运车辆 1 台,手机 30 余部,举办技能培训会多次。

  三、三年扶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效

  扶贫攻坚的三年,是***镇有史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最快,取得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三年。三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全镇的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农民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明显增强。制约***镇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客观条件外,最大的障碍就是干部群众的思想僵化保守,发展动力不足。扶贫攻坚三年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的鼎立相助,给了我们巨大的激励和鼓舞。特别是“两联一包”、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先后出台和逐步实施,让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看到了希望,

 增强了信心。全镇形成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创业热潮。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规模总量明显提升。三年来,我们借助扶贫攻坚的政策激励和社会帮扶的强大动力,综合全镇山大坡广、生态良好等多种优势,全力实施了改良山茱萸、核桃种植与销售、10000 窝猪苓栽培、5000 箱土蜂养殖、10000 只土鸡山散放养“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截止 20**年底,全镇累计新栽核桃 1 万株;

  新养土蜂 1500 箱、新增土鸡 3500 只;

  新发展土鸡散养规模养殖场 1 个 5000 只。在四大产业的带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 20**年底的 1 个发展到了 7 个;

  20**年人均收入达 9**元,比 20**年镇长**.*%。年递增 8%。、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扶贫攻坚三年来,市县两级扶持办法的多样性、扶持政策的全面性,吸引了各级信贷资金向农村特色产业的快速集聚,带动了各类民间资本向种养项目的大幅投入。农村各类产业项目建设迅速推进,农民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涌现出了一批以以花耳坪村为重点的山茱萸种植专业村;

  以殷家坪、八一、三合、同力为重点的农副土特产品专业村;

  以老县城、钓鱼台、花耳坪、***、姜家坪村为重点的“农家乐”旅游服务业村,以大蟒河等村为重点的土鸡散养专业村。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1 年底的7**元,增长到了 20**年底的 9**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 8%以上。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在扶贫攻坚实施过程中,广大帮扶单位在推动产业发展、加快人才培养的同时,对我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投入资金**.*万元,修复了7处水毁道路,新建120平米的两委会活动阵地 2 个,新建 100 平米的村级卫生室 1 个,硬化文化活动广场 3

 个,新建修复吊桥 3 座,修建蓄水池***个。向 5 个帮扶村党支部赠送了价值 10余万元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施。筹集资金***万元,计划20**年对道路、吊桥、护栏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扶贫攻坚初见成效,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扶贫攻坚三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给***镇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政策的倾斜、投入的增加、项目的扩张、环境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全镇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发展思路的更加清晰,发展信心的不断提升,创业热情的空前高涨。这是***镇实现科学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的上马,一项项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不仅使***镇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发展基础更加扎实,而且极大地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民力,转变了民风,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行动和精力都集中到了谋事业、促发展上来,全镇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好转。呈现出了政通人和,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今后脱贫攻坚的主要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镇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结构调整的进展不快,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干部队伍素质不齐,调产工作亮点不多,还需要更有效更科学的长效机制作保障;

  农民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旧的思维定式和方法习惯还需要进一步转变;

  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并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力度,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潮。三年扶贫攻坚,***镇的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仍有一部分群众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高,习惯于简单劳动,发展意识不强。我们要切实强化政策宣传

 和组织发动,积极鼓励干部带头,引导能人创业,激活创业主体,激发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盘活民间资本,在全镇兴起全民创业新高潮,通过群众思想的大解放,使更多的农民充分认识和主动把握大好发展机遇,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转变成全镇上下调结构、抓增收的强大动力。

  二、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一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详细的“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区域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形成“全镇一盘棋”的统筹发展新格局。二是要建立对种养大户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培训农村干部和优秀党员,提升农村带头人实施“一村一品”的“双带”能力,提高农民从业技能。三是要紧紧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规划,切实抓好重点村建设,努力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优势,力争早日达到“一村一品”要求。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科技包装、更新品种,继续发展猪苓、优质核桃、土蜂蜜、散养土鸡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通过“阳光培训”,定向输出一批;

  加大扶持力度,自主创业致富一批。三是要积极推进产业梯次转移。突出抓好农副土特产品集中销售网点建设。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通过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延期上市、集中销售等有效措施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推荐访问:乡镇三年扶贫攻坚情况汇报 攻坚 扶贫 乡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