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若不怕牺牲冒然开战:自不量力反而害了中国,供大家参考。
若不怕牺牲冒然开战:
自不量力反而害了中国 更新时间:
2010-8-8
美国又放出话来说在将要举行的美韩演习中还是要派核动力航母前往黄海!面对美国不依不饶的挑衅, 估计解放军又会再一次的高喊“誓死扞卫”的口号了。
战争最讲究精神的鼓舞,解放军更是历来就重视精神力量。
解放军这一优良传统延续至今, 相信这种精神力量必将还会在解放军未来的战争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解放军已经 30 年没打战了, 但我们注意到解放军一直在强化精神力量方面的建设。应该说我们这方面的建设成绩斐然, 远一点的说中国就是凭借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在朝鲜同美国打的难舍难分, 近一点的说解放军还是凭借着集体的精神力量在历次的抢险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军人就该有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与勇气。
不过笔者有时喜欢钻牛角尖, 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想这么个问题:
我们常提的“誓死扞卫”作为精神意志的鼓舞当然是必要的, 但如果我们在战略乃至战术层面切实的贯彻此精神口号是不是就有点不够妥当?
话说 1894 年中日甲午海战, 北洋水师的大部分官兵也不能说不英勇, 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杰出军人确实以“誓死”的精神投入作战。
邓世昌在战斗中可不是光喊喊“誓死”就拉倒, 在自己舰艇中弹后他命令自己的“致远”舰撞向日本的“吉野号”战舰意图要和敌人同归于尽, 可惜天不遂人愿, “致远”号终因被鱼雷击中而沉没。
邓世昌本来可以逃生的, 但他选择了与舰同沉, 践行了一个军人“誓死”的精神境界。
北洋水师司令丁汝昌虽然没有在甲午海战中战死,但他最终还是以自杀的方式报效了国家, 也可以说是“誓死”。
邓世昌和丁汝昌都以“誓死”的精神“成就”了自己, 但问题是他们却没有成就战争, 没有成就民族, 没有成就国家。
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中日任何一方都输不起的战争, 但就是在这样事关国家命运的战争中我们失败了。
正是甲午战争之后, 日本首先就侵入了台湾, 此后更是一步一步的侵占了大半个中国。
我们不能说参加甲午战争的军人不拼命, 他们为了 国家都已经践行了 自己“誓死”的承诺, 我们又还有什么权力来责问这些民族的英雄呢? !
可要是以“保卫国家”的最高要求来衡量这些民族英雄们, 他们却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誓死”和“扞卫”本身并不是割裂的二元体。
但如果“誓死”却没能实现“扞卫”的目的, 那么“誓死”同“扞卫”就是割裂的二者。
当然这个前提是指整个的军队而言, 并不是说军人就不需要有牺牲的精神, 更不是说我们因为惧怕牺牲就永远避战。
因此, 个人觉得如果“誓死”了却没能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那么牺牲就弱化了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誓死”只有在实现了“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前提下, 牺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这么说并不是对逝去的英雄有任何的不敬!
我这么说并不是质疑军人个体牺牲的价值, 本人只是从军队的整体来探讨问题。
今天的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 战争慢慢的演化成了高科技的比拼, 反映到参与作战的军人身上就是对其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了。
而这反映到战争准备方面, 那就是培养出一个具备高科技作战能力的军人其时间跨度越来越长, 所需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也越来越高。
以一
个战斗机飞行员为例, 培养出一个成熟的战斗机飞行员花费是无比巨大的, 有人作了个形象比喻说培养一个战斗机飞行员需耗费同这个飞行员等重的黄金——这并不是夸张而是真实的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战, 如果一战下来我们的军队全都“誓死”了, 那么我将面临这么两个困境:
一是我们前期培养这些军人的巨额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 二是在接下来还要进行的战争中我们无法迅速的进行兵员补充, 因为培养出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军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发生, 那么甲午战争的悲惨命运极有可能重演——当年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中国再无海军抵御日本及西方列强从海上的进攻, 以致于西方列强多达 88 次从黄海进攻中国。
进入信息化战争以来, 美国提出了 “零伤亡”的战争理念。
虽然美国在历次的战争中都没能实现“零伤亡”的战术要求,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美国自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其军人的伤亡已经大大的下降了。
美军伤亡率的降低, 至少为美国带来了这么几个明显优势:
一是兵员伤亡的减少客观上等于保住了自己前期对军人的培训投入; 二是美军有着源源不断的高科技兵源补充到前线。
我们不能就美国的“零伤亡”理念简单的总结为他们怕死、 不“誓死”, 而是他们更懂得在战争中只有先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的消灭对方!
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解放军的高科技水平相对美军总体来说总体是处于弱势的, 我们就更不能简单的以“誓死”去弥补高科技上的差距。
我们更应该从战略和战术上多下功夫, 借用各种力量在战争中好好保存自己。
事实上我们要扞卫自己的主权就必须先保存自己, 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的消灭敌人, 也只有消灭敌人才能够真正的扞卫自己的国家主权。
因此, 我们对待战争必须要谨慎, 必须打“准备之战”。
光有“誓死”的精神还不够, 还必须要有打赢的绝对把握——这取决于我们包括精神鼓舞在内的全方位战争准备。否则仅凭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冒然开战, 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国家反而害了自己的国家也不一定。
推荐访问:若不怕牺牲冒然开战:自不量力反而害了中国 自不量力 开战 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