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2020,供大家参考。
参观博物馆有感五篇
参观博物馆有感 1
最近有一档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备受关注。其中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三件宝物引起了我探索国宝的热忱之心。于是我想去上博感受中华 5000 年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体验置身艺术殿堂的充实与欣悦。
今天我一大早就赶到上博,希望有足够时间近距离“接触”国宝。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它由方形基座,巨型圆顶及拱型出挑组成,形如铜鼎,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南门两侧还有八尊汉白玉雕塑,极具庄严雄浑之气。上博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展品以青铜器著称。此处青铜器可谓中国青铜器的半壁江山,其中还有上博的镇馆之宝-大克鼎。
展馆一楼便是青铜器馆,我随着人流很容易就找到了大克鼎。它高 93.1 厘米,重 201.5 千克,口径 75.6 厘米,被置放在一个玻璃罩中。鼎的内壁上还刻有铭文两段,共 28 行,290 字,讲述周天子为了奖赏膳夫克帮助他平息内乱,赏赐克的铜铸成大克鼎。在大克鼎出土后,其被潘祖荫收藏。抗日战争时,为避免国宝落入敌手,潘家后人想法密藏,守护国宝。解放后,潘家后人又捐献国宝给政府,供众人观赏。大克鼎是中华礼仪的见证,体现了炎黄子孙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它纹饰精美,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
欣赏完雄浑端庄的青铜器,便要去品味涵藏着文化底蕴的书法了。在中国历史书法馆中,展现着许多与文字相关的器皿。商鞅方升,就是我感兴趣中的一个。在我还未亲眼看见它的时候,我便听说了它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此为标准,还在方升内壁刻字以为认证。在我想象中,这
个方升一定是非常大的,可是当真正地去观察它时,我简直不敢去相信。因为它只有 2.32 厘米高,长 18.7 厘米,容积只有 202.15 毫升。可是这个小小的,对于秦国的强大,最后一统天下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方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数学方面卓越的成就。它是秦统一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见证物,它见证了中国成为真正统一国家的关键历史时刻,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最佳体现。我们应该去守护这个宝物,守护了它,就等于守护了强国之计。
除了参观青铜馆,书法展,我还到了陶瓷馆,书画馆等。下午 5 点闭馆时间到了,我向国宝展品依依惜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此行不仅见证了国宝展品的精湛艺术成就,还了解了它们背后动人的故事。中华文明的璀璨多姿,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上博馆长呼吁青少年多到博物馆参观,守护历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歌中所述“历史像一本厚重的书,我像一枚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一个伴。请再翻慢一点,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梦见你千万遍…。“
参观博物馆有感 2
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好地方——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远远望去,门眉上贴着“今鼎杯手工艺品展”八个大字。我想:这里面展览些什么好东东?这些好东东会是什么样?它们好到什么程度?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去。
来参观的人真多啊!这里会聚了全区各个地方的工艺精品:根雕、刺绣、针织品、蒲扇,剪纸、编织……“啊!太美了!”顿时让我眼花缭乱,不知从何看起。
那不是外婆编的扇子吗?我叫妈妈过来看。来到新丰橱窗前,慢慢品味着,认真地看着作者简介。“妈妈,宽看,真的是外婆的作品耶!”我高兴地跳起来,妈妈接着说:“扇子上是你画的吗?”我回答说:“Sure.”那扇子上有我画的牡丹
哩!
我们又饱览了多有工艺品。什么“雄鹰展翅”、“井与水桶”,还有用绒线绣的字呢!简直妙不可言,让我大开眼界!
参观博物馆有感 3
5 月 18 日,炎炎夏日的下午,老师带我们去省博物馆参观,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们在省博门口站了蛮长时间,都被晒死了,走进博物馆第一件时就是找空调,太热了啊。然后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大棺材,那是增侯乙的陪葬品,总共有***个陪葬棺材,大大小小都有,然后就看见了很都不同样式的鼎。
走进楚文化馆中,看到的第一个就是越王勾践剑,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 年 12 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看到越王勾践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不过气势还在,还有吴王夫差矛,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长29.5厘米,宽5.5厘米,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
里面还有一个关于水利工程好可爱,好精细,很好玩啊,安丰塘是今天的称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丰塘要大出许多。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
还看到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1963 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 5000 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 4.37 克。
这几个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最喜欢的。总而言之,这次的河北省博物馆一日游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很充实,也不虚此行啦。
参观博物馆有感 4
我们这次校外教学的地点就是陶瓷博物馆。出发前一周,我们认真的收集各
式各样的资料,我们因此知道陶艺馆的特色和由来,老师也藉由电脑介绍一些和陶艺馆有关的资讯,使我们对陶艺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出发的前一晚,我用期待的心情入睡了。
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陶瓷博物馆。
首先,我们先进行影片欣赏;在影片欣赏中,我认识了有关陶瓷制作的方法,也增加了许多知识,真是大丰收。接着我们各组带开,欣赏琳瑯满目的作品。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那白白胖胖、大家每天都用得到的东西──马桶!那里还有一个旧的马桶,旧的和新的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马桶让我印象深刻。另外,我还看到
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就是名为“一个人的幸福”的餐具,作品中有三个盘子和一双筷子,我觉得这个作品看起来好孤单喔!艺术家有他们不同的创作,每个人看作
品的想法也会不同,但是,幸福永远在我们心中。
走出了博物馆,我们前往陶瓷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十二星座的雕塑品,我还和自己的星座合照呢!快乐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已经到了中午了,我们先找一家餐厅坐了下来,开始享用美味可口的午餐。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准备前往老街;到了老街,商店里卖着许许多多的陶瓷用品,让我觉得很特别,不过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陶瓷店旁边的小店,我们立刻冲进去里面寻宝,虽然什么也没买到,但我们却感到无比的欢乐。
校外教学后,老师请我们制作一本关于校外教学的小书,我们很认真又努力的完成这一本小书;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每个人分工合作,就好像我在陶博馆中看到的一项很特别的陶瓷作品──“聚”,这个作品中间有一个圆,旁边有五个半圆,就好像我们聚在一起一样,共同完成小书。
校外教学能那么快乐,都要谢谢老师,我会牢记这次校外教学的点点滴滴,它也将成为我四年级最难忘的回忆。
参观博物馆有感 5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推荐访问:参观博物馆有感2020 有感 博物馆 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