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供大家参考。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
2011 年 3 月 19 日星期六的下午, 阳光明媚, 万里无云, 西苑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老师带着我们踏着和煦的春光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参观!
几经周折, 我们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大门口, 那苍劲有力的“淮北市博物馆”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这六个金色的大字便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作家、 诗人、 剧作家、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于 1977 题写的。
淮北市博物馆(又名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始建于 2001 年 8 月, 2004 年 9 月开馆, 占地 40 余亩, 建筑面积 10670 平方米,总投资 3500 万元被誉为, 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淮北市博物馆是一座把煤文化与隋唐运河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的建筑。
象征着淮北这座煤炭城市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 在历史长河中勇往直前, 奔向光明的未来。
其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
淮北市博物馆共设八个固定展厅:
隋唐瓷器厅、 汉画像石厅、 十二大名人厅、 运河遗韵厅、 宋代瓷器厅、 书画厅规划厅、 古相贵珍厅, 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 这些展品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随后我们便跟随讲解员进入了展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淮北市博物馆的序厅, 在这里我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
化遗存。
早在 6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尔后, 春秋宋国的别都, 秦之泗水郡, 西汉沛郡, 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
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 清理古墓葬、 古文化遗址数百处, 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
接着我们进入了淮北市博物馆的隋唐瓷器厅, 内展出了很多瓷器, 它们不仅精致优美, 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青釉刻花执壶和长沙窑青釉题诗执壶了。
青釉刻花执壶高 21.2 厘米, 口径 8.8 厘米, 腹径 12.6 厘米, 底径 6.7 厘米, 它侈口, 长颈, 平沿,斜肩折收, 弧腹, 圈足, 肩部饰有对称的一弯曲形长流和一条形把, 上下分饰两道凹弦纹,中间刻花纹, 腹部用坚纹分隔为四个区域, 刻有对称的牡丹纹。
通体施青釉, 釉色青中闪黄,是一件艺术珍品。
长沙窑青釉题诗执壶高 18.6 厘米, 口径 9.6 厘米, 底径
9.4 厘米厘米, 它敞口, 长颈, 溜肩, 瓜棱形筒腹, 平底。
肩部对称装一棱形短流和一长条形把, 流下题一五言绝句诗:
夕夕多长夜, 一一二更初, 田心思远客, 门口问贞夫。
通体施青釉, 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
随后我们进入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心脏—运河厅内的码头遗址。
这里以木刻画和古船遗址为展览重点,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
1999 年初, 安徽省在改造宿永公路淮北市柳孜段时, 陆续发现一些唐宋时期的文物, 这引起了淮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立即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告。
同年 5 月,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 省考古所与淮
北市博物馆、 濉溪县文管所组成联合发掘队进驻柳孜。
经过多年的努力, 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专家的关注。
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 1999 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1 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
着很深的历史价值, 与其一起出土的文物也有很多, 像巩县窑三足、 磁州窑白釉黑花罐、 寿州窑黑釉双系罐和三彩虎枕都是极佳的集艺术与历史为一体的珍贵文物, 令世人和外国友人刮目相看、 嗔目结舌!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汉画像石、 宋代瓷器厅的精美产品, 这些展品都带给了我们视觉得顶级享受。
这次的参观使我感受到了快乐, 收获到了幸福。
真是我打开眼界, 增长知识。
博物馆真是太棒了, 我们的家乡真是太繁荣了, 我们的祖国真是太伟大了!
我爱历史, 更爱我的祖国!
西苑中学七六班
孟祥升
2011 年 3 月 23 日
一、 鹅头桶
正月初一,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温州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
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只什么桶呀? 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 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 桶沿是高低不平的, 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 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 回头展望的鹅, 使我想起一首古诗: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爸爸告诉我说:这种桶是温州最有特色的木桶, 叫鹅头桶, 是古人用来装洗衣服的, 因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里
的, 人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 然后用手挎着鹅头桶提回家, 这样既轻松又好看。
我心想古人真聪明, 我也要好好读书, 假如我也发明一些东西放到博物馆, 让将来的观看, 那该多好啊!
二、 蝴蝶盘
呀, 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 哦, 是我老眼花眼了, 那不是蝴蝶, 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 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 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 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 可好看了。听爸爸说, “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 瓜子招待客人的, 叫蝴蝶果盘。
”我们家也有果盘, 但那是玻璃做的, 虽然看起来很洋气, 也很好看, 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
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三、 活字印刷
在展厅里, 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字盘, 在爸爸的讲解下, 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发展史。
最早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要印书, 先在一块磨平了的蜡石上将文章刻上去, 然后一张纸一张纸地拓印出来, 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 就把原来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 这样很费时, 而且无法再版。
后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人们觉得方便多了, 毕升把一个个字刻在特制的泥块上。
然后烧硬要排版时, 就按文章将这些字排在一个特制的字盘里再去印刷, 印完了放起来以后还可以再用。
到了近代, 人们发明了机械印刷, 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还是要手工操作的, 其实也没多大进步, 现在可好了, 采用电脑激光排版了, 不但印刷速度加快, 质量也越来越好, 不知道将来的印刷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2009 年 3 月 7 日到区博物馆参观, 看到了上至商周下及明清的出土文物。展览的品种繁多,有石器, 青铜器, 铁器, 玉器„„
其中, 印象最深的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
剑身一尺来长, 其造型大致均为宽窄宽窄
结构, 看过关于兵马俑的研究的电影《复活的军团》 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种防振结构。
青铜剑由于青铜本身的属性很容易被折断, 铸造使用宽窄宽窄的防振结构可以延长铜剑的寿命,同时可以增强他的杀伤力。
于是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 能让青铜剑的优点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