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经济转型

时间:2022-08-03 14:48: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经济转型,供大家参考。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经济转型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指导经济转型

  摘 要:

 中国经济面临第二次转型。

 新的社会经济转型阶段, 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 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 牵一发而动全身, 应该以“五位一体” 总局布局指引新的经济转型, 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他建设“位” 之中, 同时, 需要形成制度性力量与考核方式, 将新的发展理念转换、 落实成考量标准, 对地方决策构成效力, 实现政府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第二次;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一、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第二次转型

 一般认为,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

 中国当代第一次的经济转型缘起于 1978 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经济困窘、 吃不饱肚子的局面, 激发出中国农民包产到户、 分田单干的首创精神, 推动了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同时, 逐步开启了从农业的、 乡 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 城镇的、 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

  经过近 30 年的经济转型, 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把中国带入了世界经济体第二的伟大阶段。

 但是,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表现出极大的困境, 粗放经营的格局和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带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污染严重, 使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淮河支流沿岸癌症高发, 个别区域癌死亡率高于离河较远区四五倍, 与水污染直接相关。

 巨大的污染损失与严重的民生和社会问题, 使得传统的以经济

 增长方式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放眼当今世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峻,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清洁发展, 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潮流和模式。

 早在 2010 年, 就有专家提出“中国将进行第二次转型”

 , 而且, 我国的第二次经济转型“既不同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也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 而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也把这一次转型定位为“社会转型”。

  就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而言, 社会转型更为滞后, 因而在新的经济转型期成为矛盾凸显期, 社会矛盾风险加大, 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 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危险趋势; 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民生问题凸显。

 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就业难、 上学难、 看病贵、 住房贵、 治安乱等民生问题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三是发展方式粗放, 生态遭破坏, 环境被污染; 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

 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 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 错综复杂, 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是新的经济转型期的必然反映。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是新的经济转型的制约与保障

 早在 2003 年 10 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伊始, 胡锦涛就指出:

 “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 如果单纯扩大数量, 单纯追求速度, 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 不重视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会出现增长失调、 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

 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是对当今世界及中国发展大势的清醒认知。

  “五位一体” 总局布局对于新的经济转型来讲,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新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方向与指引。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矛盾, 其根本在于对环境的破坏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正因如此,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层面”, 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从根本上讲, 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心, 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他建设“位” 之中, 才能使复杂的矛盾迎刃而解。

  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 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促进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实现经济、 社会、 环境的共赢; 将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 就是要以生态制度建设为重点, 把优化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目标、 措施落实到国家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政策设计及法律法制的各个方面; 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 就是要发展生态文化, 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而将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 就是要建设生态社会。

 在新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 只有使生态文明的理念, 深深融入城市建设、 区域发展、 个人生活的宏观与微观之中, 才能有清新畅快的健康呼吸。

  三、“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对于新的经济转型的新要求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

 果, 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理论总结。

 加强经济转型, 既是中央的总体部署, 也是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布局就是路径, 布局就是指向。

 新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局部和环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子系统。

 在当前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中国经济发展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 连外国经济学家也担心, 中国经济发展长时间的持续疲软, 政府能否坚持得住。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能否落实, 并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着力于指导经济体运行, 还需要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推动。

 我们也看到, 在当前经济复杂局势面前, 中央并没有像往年那样祭出“经济刺激” 的大旗。

 甚至当银行业出现了 罕见的“钱荒” 之后, 依然保持冷静和审慎。

 决策层着力推动实现经济转型, 不惜以经济增速放缓为代价, 这是新一届政府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信心和力量的体现。

  以“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制约和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实现, 还需要形成制度性力量与考核方式, 将新的发展理念转换、 落实成考量标准, 对地方决策构成效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新的社会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将促使中国迈向更加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

 这场变革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的考验, 需要政府拿出极大勇气, 攻坚克难, 需要在观念、 制度诸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

 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以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刚刚闭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传递了 中华民族向污染宣战的坚强决心。

 在新的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有力地实施“五位一体” 战略, 当代中国必定实现全面发展、 进步, “中国梦” 必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 黄小军, 《社会主义论坛》2012 年 12 期。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孔凡斌,《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年 1 期。

  [3]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新发展》, 王军旗,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 年 29 卷 2 期。

  [4]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须实现“五个控制和提升”》, 程恩富、 尹栾玉, 《经济学动态》 2009 年第 4 期。

推荐访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经济转型 体总 五位 布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