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钟南山古稀仁医不为功利不畏人言

时间:2022-08-05 10:48: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钟南山古稀仁医不为功利不畏人言,供大家参考。

钟南山古稀仁医不为功利不畏人言

 

 钟南山 古稀仁医 不为功利 不畏人言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 年 年 09 月 月 09 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钟南山在病房巡诊。

 面对所谓的权威,钟南山的态度是:“我们当然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

  1 钟南山与夫人李少芬。

 2 非典期间,钟南山在检查病人的情况。

 3 钟南山非常喜欢打篮球。

 4 钟南山参加义诊。

 在广州看见世界 让世界看见广州

 第 广州名片风云人物系列之科技篇 总第 214 期 候选名片 213 期

 钟南山

 提名辞

 钟南山,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1996 年 5 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因 2003 年抗击非典而蜚声海内外。

 索引

 钟南山是一名院士,却更像是一名战士,殚精竭虑、勇于直言,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给予了人们战胜疾病的力量,他是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他在非典期间功勋卓著,进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唯心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一个太阳刚刚升起的早晨,我与钟南山在机场的贵宾室相遇。同一航班,飞机又晚点,这让我有点激动。

 跑医疗健康 13 年了,一直跟随着他报道,尤其在非典期间,有时在他办公室一等他就是三个小时,为此他还特别感动,那次特意安排单独接受我的采访。

 可自从非典结束,钟南山成了蜚声海外的超级名人后,我们就没有那么容易见面了,过多

 应酬让他忙碌不已。

 钟南山承认很累,“可我不做事不行,说实话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我很少知道那里有什么风光,我更多关注的是我的学术境界,我在学术上做了什么”。

 “但是,自从非典以来,你应该认识到你的学术实际上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如果你要较真,你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于已经远走了将近 7 年的非典,我们彼此提起就像揭开了藏在心里深处的一个峡谷,深不可测,那时候我们各自都曾在自己的岗位上辉煌和沉浮过,倍感压力。

 “那时我的确感到压力,本来以为只是学术上的事,可是到了要救人的地步了,我也就理不了那么多了。”太多人向他提到非典,非典也让他成熟很多。

 在非典之前,钟南山似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个能让病人交付所有信任的医生。检查舌苔和嗓子的时候,他会张开嘴做示范:“啊——”;听诊前他会先用两只手掌把冰凉的听诊器焐热;他会搀扶病人走到检查床前,用一只手臂托着他后颈和肩的部位,扶着他慢慢躺下,检查完之后,又将他慢慢扶起。每一个病人,他都是如此对待。

 而非典期间,钟南山坚定的声音把很多人的眼睛都擦亮了。面对所谓权威的声音,一句“当我们看到这个事实跟权威不一样的话,我们当然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的话语震撼着很多人的心灵;面对是否关心政治的疑问,一句“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让人钦佩不已。而面对非典最严酷的时刻,他的一声吆喝“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像一个攻城的大炮,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钟南山感到名人之累,“但这并不影响我实事求是,讲真话。我的父亲告诉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依据,这影响了我一生。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真相,只是我更愿意跳出来把它说出来而已”。

 晚点的航班终于要启程了,钟南山亲切地拍拍我的肩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都七十几岁了,不为功利,也不在乎谁看不惯我。”这让我想到 H1N1 流感到来时,他对卫生部关于 H1N1 疫情控制的质疑。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就是钟南山。

 人物志

 出身医学之家

 1936 年 10 月 20 日,钟南山出生在南京中央医院,11 岁时举家迁到广州。他的父亲钟世藩是上世纪 30 年代南京中央医院主治医师,解放后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毕业于协和高级护理专业,毕业后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解放后担任过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出身医学之家的钟南山,从小就对父母的工作耳濡目染,立下从医的志向,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十来岁的时候,父亲买了一群小白鼠回家做实验,他总是很热心地在一旁问东问西,

 后来还承担起了替父亲照顾小白鼠的工作。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医学知识,也锻炼了作为医生所必备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心。

 医学事业从 36 岁开始

 1955 年秋,钟南山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入北京医学院,医学之路好像已经顺利地铺在了脚下。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毕业后,他留在了北医,担任过辅导员、校报编辑,参加过校文艺宣传队,然后开始从事放射医学教学。随后,“文革”的到来打断了这一切。由于父母都是有出洋留学经历的医学专家,钟南山成了“走资派”的狗崽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被迫离开教学岗位,调去当了锅炉工,一当就是好几年。

 1971年,钟南山回到了广州,调入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终于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医生,这时他已经 36 岁了。许多年后,他总是对别人说,他的医学事业是从36 岁才真正开始的。

 此时,钟南山已经整整 13 年没有正式接触过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了,作为急诊科医生,却连病人是咳血还是呕血都分不清楚,闹了笑话,受到同事的轻视。受了刺激的钟南山开始拼命钻研医学知识,每晚挑灯夜战研究工作笔记,在半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成为了急诊工作的熟手。

 1974 年,钟南山调入医院的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从此走上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道路。1979 年 10 月,钟南山在他 43 岁生日那天开始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学习,两年后毅然回国。

 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时间跳到了 2003 年,钟南山已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

 这一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如阴霾般笼罩了中华大地。在抗击非典最严酷的时期,在一批批医务人员相继倒下的时候,钟南山主动请缨:“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钟南山的领导下,广州呼研所承担了广东省大部分危重非典病人的救治任务,累计收治病人 300名,创造了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84%,治愈出院率 93%的奇迹。

 2 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非典的病原为衣原体,使用抗生素就能治疗时,钟南山根据治疗经验,在多个场合否定了这一看法,并坚持不采用抗生素,而是采用面罩通气方式维持病人生命,再使用适当剂量的皮质激素遏止病人肺部纤维化。事实证明,钟南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一套救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 月,非典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却有权威声音说“已经得到控制”。面对世卫组织的官员和中外记者,钟南山不顾相关领导的“提醒”,大胆揭开了真相:疫情还在蔓延,医护人员的防护没有到位,病原体还没有找到……

 非典期间,钟南山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

 合作,为国家挽回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人·事

 懵懂少年

 当年曾因贪玩而留级

 儿时的钟南山十分贪玩调皮,尤其痴迷武侠电影。有一次,他跑到三楼,撑开一把伞就往下跳,梦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有神通的轻功。幸好人是掉到草地上,趴在地上一个小时后才可以慢慢爬起来。

 而游侠的理想并没有困扰钟南山,家住的三层小楼旁边有一棵又粗又壮的大竹子,钟南山趁父母不在时,直接从三楼窗户沿着竹子像个猴子一样滑下来。有一次,他和小伙伴玩着玩着就吵起来了,一时性起,他便要和小伙伴在竹林像书中大侠一样一决高低,幸好被母亲发现,否则还不知道会打成怎样的七彩呢!

 在学业上钟南山还真让父母担心过。他留过两次级,第一次是小学四年级,当时很贪玩,第二次是因为在北京上大学时参加全运会集训。

 运动健将

 破四百米栏全运会纪录

 青年时代的钟南山是个运动健将,不服输的性格也来源于此。1956 年,刚满 20 岁的他代表北医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摘取 400 米跑的桂冠,加上学习成绩优秀,还被周总理接见过。时至今日,北医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1959 年,钟南山更是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以 54.4 秒的成绩打破了 400 米栏的全国纪录。

 如今 74 岁的钟南山仍然坚持锻炼,经常游泳、练跑步机。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他保持着身心的健康,运动健将的体质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在香港入关排长队,站在 65 岁以上长者通道,时常会有海关人员满腹狐疑地看着他——1936 年出生,真的吗?

 拼命三郎

 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1978 年,钟南山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资格,赴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进修。为了进行关于一氧化碳对人体血液影响的实验,他先后从自己身上抽取了 800 毫升的鲜血,对实验室闲置已久的血液气体平衡仪进行测试校正。

 实验开始后,为了取得可靠资料,钟南山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让同行一边给他吸入一氧化碳,一边根据吸入的情况不时地抽血检验。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 15%时,已经相当

 于一个人连续吸食了 50~60 支香烟的量,同行们惊叫:“太危险了!快停止!”钟南山知道这个浓度对实验来说还不够,他断然决定继续吸入一氧化碳,直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此时他早已是头晕目眩了。实验由此取得圆满结果,英国同行被这个“不要命的中国人”深深地感动了。

 篮球高手

 与《女篮 5 号》原型之一结婚

 在 2008 年南方都市报为“改革开放 30 年新闻人物”颁奖上,钟南山最兴奋的就是见到了姚明的妈妈——自己妻子李少芬的队友。钟南山的生活离不开篮球,自己的妻子就是中国女篮首批主力队员,第一部新中国体育题材的电影《女篮 5 号》曾经风靡全国,李少芬就是其中原型之一。

 如今,钟南山与李少芬幸福的家庭可谓是医学体育双重世家:女儿钟惟月在 20 世纪 90 年代是国内有名的游泳运动员,获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在1994年还打破了蝶泳世界纪录;儿子钟惟德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的主任医师、广州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荣获 2006 年广州市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华医学会优秀青年奖学金,并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005 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青年”。

 功德簿

 促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发展

 从 1974 年只有三个人的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到现在下设呼吸内科、胸外科、广州呼吸监护中心(呼吸监护科)、实验部和科技开发中心等多个科室的研究所,钟南山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他自 1984 年开始担任呼研所所长至今,领导呼研所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呼研所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取得各级科研成果十余项,在科研和医疗技术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小中做大,发展广州医学院

 1992 年,钟南山挑起了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重担。他并不想依靠个人的学术成绩来扬学院声名,而是要让整个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师生员工团结一心,一起前进。他为广医夺下了第一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他大力倡导“广医人精神”——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以树立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为切入点,一有时机就为周围的人打气。

 钟南山担任广医领导的 10 年,是广医发展最为迅速的 10 年:7 个三级学科硕士点变成了25 个三级学科、11 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拿下了广州市属高校的第一个博士点;科学研究也首次获得了国家最高层次的立项和资助。

 抗击非典,功勋卓著

 2003 年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同事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大大提高了危重

 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这一套方法经过修改完善后,作为《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发到了全省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

 2004 年,广州再现非典病人。钟南山和广东的专家们通过对非典冠状病毒的追踪,将目光锁定到了野生动物,尤其是果子狸的身上。钟南山致电广东省高层,建议马上切断传染途径。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整顿野生动物市场,五天之内关闭了所有果子狸饲养场。之后,广东再未出现非典病人。

 人·品

 建立专病专方的医疗方法

 在钟南山这把“大红伞”下,侯恕和我得以避过很多干扰,专心做学问,所以这段时间如果有些成绩,那是我们三位一体,同心同德,一条心苦干出来的——我们深知钟南山在这个时期所承受的压力。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会退缩、会放弃;没有他当年的坚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呼研所。这段历史不应忘记。不过,没有经受过那个年代洗礼的人,很难明白个中的滋味。

 ——余真是钟南山曾经的同事,当年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最初的三个成员之一。她在2000 年 12 月的手稿中深情回忆了跟钟南山共事的日子

 你要说钟南山的缺点,可能是他比较容易急躁,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很严,效率要求很高,有时候容易发脾气。他在那里非常生气时,如果有一个患者出现,他立刻会变成另一个人——对患者,他永远都是和蔼亲切,他对病人的态度是随时都可以测试出来的。

 ——原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支部书记程东海

 人·言

 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推荐访问:钟南山古稀仁医不为功利不畏人言 古稀 不为 不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