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经济形势(精选文档)

时间:2025-08-17 19:45:4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经济形势(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我经济形势(精选文档)

 

 题目: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我的看法: 关于这个问题, 我想大致把它分为两个部分来讨论。

 一 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

 其实, 07 年第四季度美国次贷危机就已经出现了, 之后逐渐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世界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

 世界经济普遍下滑, 形势复杂多变。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 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 世界多极化、 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 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 和平、 缓和与发展, 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 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

 美经济强劲增长时期基本已过, 此后可能陷入低速增长。

 欧盟扩大和一体化深化进程将同步发展, 其力量和地位将趋上升。

 俄罗斯复兴进程加快。

 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

 印度、 巴西等地区大国和一些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将不断发展壮大。

 这将有力地阻止美国的单极战略, 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向纵深发展。

 (一)

 美国:

 复苏迹象初显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及其与几十年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相结合的特性, 将使得这次复苏的力度小于以往。

  美国经济自 2007 年 12 月份进入衰退至现在, 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

 去年上半年, 美国经济继续收缩, 但幅度有收窄趋势; 而在下半年开始了步伐缓慢的复苏。

 这期间, 美国国内的个人消费开支有所增长,不过, 未来个人消费开支的增长动力还可能受到失业率攀升、 家庭财富缩水和信贷紧缩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出现趋稳迹象, 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经济学家担心, 目前庞大的流动性在经济复苏之后将导致高膨胀。

 因此, 政府能否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力度使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和干预措施得以有序退出至关重要。

 如果时机过早、 力度过大, 则不利于经济复苏; 反之, 则可能导致高膨胀。

 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税收, 而政府开支因实施救援和刺激计划急剧扩大。

 针对这个问题, 美国当局立即着手制定行动方案以有效控制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

 尽管美国经济前景有所改善, 但经济活动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

 (二)

 欧盟:

 09 年底触底

 经受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 欧盟经济 09 年上半年可谓深陷谷底。

 近期种种迹象表明, 欧盟经济触底后反弹, 但复苏之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通畅。

  为扭转经济颓势, 欧盟及其成员国继大规模金融救市后, 又耗费巨资用于刺激经济。

 如此“大手笔” 在有效稳定金融市场、 遏制经济衰退的同时, 也使欧盟成员国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长期下去将难以为继。

  有一欧洲经济学家提出, 欧洲经济看上去还远没到一片光明的地步, 要实现

 可持续复苏最早得等到今年。

 此外, 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依然低迷, 信贷紧缩局面依然严峻等, 都给欧洲的经济复苏增添了变数。

 (三)

 日本:

  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 欧美经济迅速衰退, 需求急剧下滑。

 受此影响, 日本出口大幅减少, 企业收益恶化, 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急剧下降。

 内外需同时不振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随着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初见成效、 企业库存调整有所进展以及日本政府出台了节能家电环保积分和环保车补助等措施, 内外需求均出现回升。

  但对于日本经济能否像预计的那样顺利复苏, 不少专家学者持谨慎态度。

 他们认为, 日本经济复苏将经历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

 (四)

 澳大利亚:

 低迷中求突破

 自 08 年 9 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 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致力于应对由这场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

  澳大利亚政府对本国和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及前景的判断较为乐观,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劲头, 必然增加对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的需求。而澳大利亚金融体系本身相对比较安全, 经济体系相对比较健康。

  澳大利亚政府正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以及促进和鼓励创新型经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恢复态势。

 (五)

 其他国家:

 这里我就不详细列举了。

 美国的作用与影响有一定限度。

 美国确实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

 但对美国的力量和影响不能过分夸大。

 就经济力量而言, 世界存在着三大中心, 即美国、 欧盟和东亚, 并不只是美国一个中心。

 就战略力量而言, 世界基本上保持了均势, 尤其是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同美不相上下。

 二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一)

 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

 今年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快速。

 在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阴霾未去、 苦苦抗争之际, 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复苏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

 国家在增加财政投资的同时, 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 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 这不仅可以让民营企业更多分享国家财政投入的收益, 而且这一过程能释放出惊人的生产力, 激发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 让民间投资成为保增长的巨大推动力。

 经济仍在高速状态下运行。

 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

 要成为现代化国家, 一定得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业化阶段。

 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 没有工业化, 就不会有现代化。

 而没有现代制造业、 现代核心装备企业, 怎会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因此, 我们一定要推进工业化, 补工业化这一课。

 我国是从一个农业社会, 或者说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走过来的。

 总体上看, 我们的工业化水平还是落后的。

 工业化水平落后会带来很多问题, 包括社会秩序、 现代伦理等, 都是有所欠缺的。

 所以,工业化是一个综合指标, 它不但能推动经济发展, 而且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进步是我们总的目标。

 现在我们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又或说是中后期,这一时期的一个基本特征, 就是经济高速增长。

 日本、 韩国的现代化过程, 经历了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没有这十年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就没有今天的日本和韩国。

 中国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 而且中国的经济体量要比

 它们当年大得多。

 从 2000 年开始, 中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 而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维持到 2020 年。

 到那时, 中国将超过日本, 和美国的经济规模应该不相上下。

 我们大概在明年, 也就是 2012 年就要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将再用 8 的年时间从经济总规模上接近美国的水平。

 当然, 也有个别美国经济学家认为, 到 2028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

 这比较乐观。

 所以, 我们的经济仍会持续增长, 在持续增长过程中, 我们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提升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

 (二)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一般说来, 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来说, 人均 GDP 到达 3000 美元, 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 就业、 中小企业发展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这就如同我们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 中国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大发展时,给当时很多国有企业带来冲击一样, 由于方向正确、 政策适当, 我们非常幸运地渡过了难关。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我们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办? 政策如何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呢?

 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

 即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

 中国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 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地方。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 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则给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挑战。

 当前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 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可能使经济陷入滞涨。

 中国崛起的核心标志是中国金融的崛起。

 中国产业要崛起, 除了要有强大的制造业外, 还必须靠金融业的崛起。

 中国金融的崛起可以改变全球的金融秩序,有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而没有独立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大的金融体系, 中国是成不了经济强国的。

 (三)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 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可能是一个长期问题。

 首先是有害气体减排与工业化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整个大气环境被破坏, 南极和北极的冰川都在融化。

 工业化加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与我们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减排承诺。

 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

 最近几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

 但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与美国不能承担相同的义务。

 尽管如此, 我们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因为地球母亲只有一个。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从南到北, 我们的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 其水污染更为严重。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最终目标。

 假设人均 GDP 达到一万、 两万美元时,水都不能喝, 那 GDP 还有什么用? 所以对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等环境已被污染了再治理它就难了, 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的。

 再次, 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很令人担忧。

 资源匮乏了, 环境污染了, 我们的后代该如何生存? 对石油、 煤炭、 水以及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美国近海油田不开发, 煤矿基本上也不开发, 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美国不开发其地下资源, 而主要是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美国人很自私。

 自私的一面我们不学, 但保护环境的一面我们要学, 要借鉴。

 我们不能耗竭式地利用自己的资源。

 我们现在也要学会保护资源。

 我们要学会资本运作, 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

 我国外汇储备的应用, 相当大部分应该放在这方面。

 中国这样的大国, 没有海外资源做支持, 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最后, 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生存、 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问题。

 我们给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 特别在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方面要给予更大的支持。

 (四)

 该制定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1.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控制高耗能企业;

 3.通过内需的增长来拉动经济;

 4.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政策要更多的关注民生;

 5.要努力提高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6.倡导大力方展资本市场;

 7.要善于运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这是最坏的时代, 也是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最坏的年代, 我们遭遇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猛烈的金融海啸, “华尔街神话”伴随着高盛和大摩的转型而灰飞烟灭, 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深的衰退。

 随着金融风暴持续渗透到实体经济, 世界经济已走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 经济全球化的大步推进, 让我们有机会见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七大央行联手降息的大胆救市举措, 也促成了被视为“布雷顿森林第二” 的 G20 金融峰会的成功举行, 更让世人领略了主要国家动用数万亿美元刺激经济的决心, 而中国的 4 万亿元投资计划尤其令人称道。

  综上所述, 当前经济形势虽复杂多变, 确是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的,各国也在努力的进行经济的恢复, 但和谐的表面下有着激烈的竞争。

推荐访问:我经济形势 经济形势 精选 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