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6篇

时间:2023-03-30 10:12:01 浏览量: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6篇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1

  半条棉被,一场心灵的洗礼

  “共产党是什么?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的人!”徐解秀老人的这句话仿佛一记重锤敲击在人们心灵上,让我看完电影《半条棉被》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半条棉被》以红军长征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故事。影片重现了1934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场景,生动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半条被子是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深刻体现,让人刻骨铭心、誓死相随,直至后来徐解秀宁愿用生命保护那半床被子,至死也念念不忘那三个女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温度流传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向大家讲述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半条棉被》这部影片是对我的一场心灵洗礼,让我深切地感悟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老百姓朴实无华的话是军民鱼水情的印证,我从中感受到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始终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为此,我为成为一名共产党人而感到深深自豪!每当回想起入党宣誓那一刻,我的心情总是那么的激动和兴奋。从我在鲜艳的党旗下喊出铿锵誓言的那一刻开始,党章便成了我的行动指南,信仰就进了我的心里,从此我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继续慎独慎初,自警自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做破冰者、先行者和胜利者。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会牢记“半条棉被”的赤子初心,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汲取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的奋进力量,做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2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了解党的历史,传承井冈山精神是我的使命。观看《三湾改编》这一电影,我收获颇丰,于是写下此感悟。

  我曾参加过数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与“青春心向党”的活动,前前后后也上过两堂“三湾改编”的情景教学课,老师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解三湾改编这段历史故事,并给了我们上台展示的机会,使我全方面了解三湾改编后红军的组织结构,拉近了和红军生活的距离。再坐在电影院的席位上观看《三湾改编》,感触更是良多。很有幸再次见到电影中大雨行军的情景:他们高声歌唱、大步行军,无一人掉队。我曾作为小演员参演过这段情景剧。“支部建在连上”、“规定军队内人人平等”、“设立军医”这些举措,都是三湾改编之后全军推广、一直沿袭的政策。

  今年学党史教育活动以来,回溯历史的脚步,我聆听到了很多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虽然那段艰苦的革命时期已经过去了九十多年,但他们无畏艰难、无畏生死、为国家为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仍然活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大地上,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红军服,背钢枪,红米饭,南瓜汤,红军战士与我们党一路走过的艰难险阻、一路上的层层改革创新,我们都应该铭记、学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会牢牢记住这段难忘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珍惜这个时代,服务人民群众,担当时代使命!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3

  置身于人潮汹涌的大街,聆听着人世间妙曼的生灵之歌,我的心充满了一种从所未有的感动与冲动。我闭上眼睛,想感同身受地体会在聋哑人群体中那万籁寂静的世界,体验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痛苦,却发现,泪水已经悄悄涌满了我的眼睛。身为一个耳聪目灵的健全之人,原来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影片《无声的河》生动地记述了一个梦想当歌手的即将毕业的师范大学生文治,由于声带长了息肉,不得不到一个聋哑学校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从未接触过聋哑学生群体的他,被这一群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生活充满着憧憬与执着追求的孩子们所深深打动,由此也结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由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带着深深的眷恋,重燃雄心壮志而离开……

  看完影片,我被这群身残志坚的学生们所深深震撼。面对生活中不同程度的挫折,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没有在自怨自艾中磨光自己苟且的生命。而是以一种无畏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着。为了实现胸中燃烧的理想,他们披荆斩棘,在无声的世界里艰难地摸索着,执着无悔地追求着。他们冲破了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的种.种阻力与磨难,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对生活的质朴而强烈的爱与追求。把青少年生涯演绎得异彩纷呈、跌宕起伏。他们本身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拿破仑曾说:“不可能,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找到。”是的,只有执着,只要执着,美好的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片中中国第一聋探徐则明以自身的经历阐释了这一道理,“别人用了十小时,医药,我就用十八小时补回来。”不是吗?正是由于执着,这一群聋哑学生以正常人的身份参加新人舞蹈大赛而夺得一等奖!正是由于执着,声带里长着息肉的文治依然出版了畅销唱片!荀子云:“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当患严重眼疾的真人扮演者薛天南微笑着迎接城市里的第一缕阳光,“聆听”花开的声音,在巨幅白墙上潜心描绘自己的画家蓝图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他们的执着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4

  影片讲述了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决定领导,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果没有统一的军事管理,它将回到民国初期那种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如果没有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它将陷入当前泰国、缅甸等动辄军事政变的无序境地;如果没有军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它将面临美军在日本、韩国那样军人滋扰社会治安的痛苦经历,就没有人民军队抗洪抢险、扶危救困的美丽景象。

  建国70年多来,我国社会的繁荣稳定,是与三湾改编的成功实施分不开的,可以说三湾改编泽被后世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学习之路无穷无尽,党史学习更是要始终如一。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干劲,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提高对党和国家的认知,增强学习党史的自觉性。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5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棉被”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棉被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棉被”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棉被”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棉被”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棉被”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棉被”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观看红色电影《1921》活动总结篇6

  我看了《刘胡兰》这本电影后,被刘胡兰深深感动了。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3岁参加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5岁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光是这些,就让我赞叹不已。

  1947年1月12日上午,敌军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观音庙前,还抓了几个人在庙里拷打。刘胡兰预感情况不妙,摘下奶奶留给她的戒指,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帕(一位八路军烈士的遗物)和一盒清凉油(她的入党介绍人送给她的纪念品),把这三件小东西交给继母胡文秀。这点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刘胡兰的心爱之物。接着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有六个不向敌人低头的乡亲,被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了头。这时候,大胡子狞笑着刘胡兰,刘胡兰二话没说,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年仅15岁的刘胡兰,就这样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国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多么伟大的刘胡兰啊!那一次,我正好在拣菜,好多好多的菜要我拣。我边看边拣,快要累死了。正好电影放完了,我就想了:刘胡兰连死都不怕,我才干这么一点点活,不就是拣拣菜嘛,有什么不行的?我一想到这个伟大的革命小英雄,想到她十五岁就牺牲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怕苦啦!去年暑假,我还去奶奶家帮她种田播种翻土呢!刘胡兰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推荐访问:活动总结 红色 观看 观看红色革命影片1921观后感 电影《1921》观看心得 1921电影党支部观影心得 组织观看红色爱国电影1921 观看电影《1921》心得体会 观看革命电影1921观后感 观看1921电影观总结 革命电影1921观后感 观看红色爱国电影1921观后感 1921电影观影活动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