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5篇)

时间:2023-05-07 11:12:01 浏览量:

篇一: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开展的客观根底是〔

  〕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

  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A.国际经济活动

  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开展的理论根底是国际贸易理论。〔

  〕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局部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

  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中对开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开展本国工业

  B.开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

  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则乙国在*生产上具有〔

  〕

  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

  C.绝对劣势

  D.比较优势

  .

  z.

  -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

  A.乙国进口小麦

  B.甲国出口布

  C.乙国出口布

  D.甲国出口小麦

  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

  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

  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

  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

  A.兴旺国家之间

  B.开展中国家之间

  C.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

  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到达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

  z.

  -

  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请答复:〔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请答复: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六、综合分析题

  1.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B

  6.B

  7.C8.A

  9.D

  10.C二、判断改错题

  1.√。

  2.×。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3.×。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4.√。

  5.√。

  6.×。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

  7.×。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一样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

  8.×。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

  9.×。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缺乏以对大国国内供求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效率更低〔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一局部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

  .

  z.

  -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展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这样分工的结果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二者均以生产本钱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根底;〔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形。

  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本钱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两国劳动本钱的相对数量,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

  五、计算分析题

  1.〔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

  〔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得2单位小麦。

  2.〔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

  六、综合分析题

  1.在考虑货币因素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如果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生产的服装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

  〕

  A.要素丰裕度B.劳动效率

  C.生产本钱D.要素价格

  2.生产要素禀赋是指〔

  〕

  A.一个国家*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绝对量

  B.一个国家*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相对量

  C.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绝对量

  D.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相对量

  3.中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无法确定

  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供需构造不平衡B.劳动生产率差异

  C.商品价格绝对差异D.技术掌握程度差异

  5.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要素供给不同

  B.商品价格差异

  C.商品本钱不同

  D.要素价格不同

  6.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等化是〔

  〕

  .

  z.

  -

  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进展国际贸易的结果

  C.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

  D.后来被里昂惕夫验证了其正确性

  二、判断改错题

  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进口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

  〕

  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国际贸易的大局部应该发生在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

  〕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研究的是要素价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

  5.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

  6.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一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

  7.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大,发生贸易的时机越多,贸易量也越大。〔

  〕

  8.里昂惕夫将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因而人为地增加了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

  9.里昂惕夫在验证工作中所定义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

  2.要素丰裕度

  3.要素密集型产品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五、计算分析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一样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分析:〔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2〕在A、B两国中,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4〕假设两国需求偏好一样,两国间进展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六、综合分析题

  .

  z.

  -

  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1〕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什么理论分析上面这段话.〔2〕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2.美国劳工运动一直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兴旺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利益角度看美国限制从不兴旺国家进口产品这一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二、判断改错题

  1.×。将"进口〞改为"出口〞,或将"丰富要素〞改为"稀缺要素〞。

  2.√。

  3.×。将"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对调。

  4.×。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改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5.√。

  6.×。将"下降〞改为"上升〞

  7.√。

  8.√。

  9.×。将"人力资本〞去掉。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比照例,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2.要素丰裕度: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他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3.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来划分产品种类,是一个相对概念。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1〕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产品生产本钱不同是国际贸易生产的必要条件〔3〕产品本钱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供给不同决定的。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齐名,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块基石。要素禀赋理.

  z.

  -

  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二者的要素流动假设也根本一致。但这两个理论有明显的差异:

  〔1〕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是不同区域间的产品贸易,交换中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否认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而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率差异上。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主要说明国际贸易通过产品的国际流动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俄林认为,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产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开展,就能减少各国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它不仅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品价格差异,而且可能消除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即消除各国间同种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和一国国内不同要素价格差异。

  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业分析法考察美国的贸易构造和进出口产品主要生产要素比例关系,由于当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富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而实际验证的结果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五、计算分析题

  〔1〕由于160/100大于120/80,所以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2〕由于生产衣服的资本和劳动比为1/3,生产食品资本和劳动比为2/2,1/3小于2/2,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食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3〕设生产服装和食品分别为*,y对于A国,*+2y=103*+2y=160解得

  *=3y=35对于B国,*+2y=83*+2y=120解得

  *=2y=3〔4〕A国出口服装,B国出口食品。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而衣服相对于食品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出口衣服,进口食品。同理,B国会出口食品而进口衣服。

  六、综合分析题

  1.〔1〕可以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这一观点。〔2〕不赞同。原因是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丰裕程度是指相对丰裕,不是绝对丰裕,再小或贫穷的国家也能找到相对丰裕的资源,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

  2.〔1〕从工会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合理的。因为工会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从不兴旺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失业;〔2〕从国家.

  z.

  -

  利益看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不兴旺国家相比具有比较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兴旺国家进口,以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汉密尔顿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手段是〔

  〕

  A.贸易壁垒

  B.出口补贴

  C.关税

  D.进口配额

  2.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展本国生产力

  B.开展本国工业

  C.降低工业本钱

  D.提高工业竞争力

  3.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保护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

  A.20年

  B.25年

  C.30年

  D.40年

  4.标志自由贸易学派与保护贸易学派完全形成的理论是〔

  〕

  A.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D.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5.以未来预期利润折现与扶持本钱相比来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坎普标准

  C.小岛清标准

  D.巴斯塔布尔标准

  6.考虑外部规模经济确实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巴斯塔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D.小岛清标准

  7.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对象是〔

  〕

  A.幼稚工业

  B.制造业

  C.衰退的垄断产业

  D.战略性产业

  8.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目标是〔

  〕

  A.扩大企业规模

  B.提升企业竞争力

  C.加强企业垄断能力

  D.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9.贸易条件恶化理论认为开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必须实施〔

  〕

  A.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B.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C.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D.战略性贸易政策

  二、判断改错题

  1.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一国保护幼稚工业的前提条件之一。〔

  〕

  2.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的工业。〔

  〕

  3.美国在19世纪通过保护关税政策成功开展本国制造业。〔

  〕

  4.李斯特主*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

  〕

  5.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的对象为工业。〔

  〕

  .

  z.

  -

  6.按照李斯特的观点,当一国处于农工时期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7.李斯特认为对生活必需品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

  〕

  8.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加越多,对外贸易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

  9.从保护性质来说,超保护贸易理论主*防御性地限制进口。〔

  〕

  10.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构造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最优。〔

  〕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C

  7.C8.C

  9.A二、判断改错题

  1.√。

  2.×。加上"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3.√。

  4.×。将"贸易保护〞改为"自由贸易〞。

  5.×。将"工业〞改为"幼稚工业〞。

  6.×。将"自由贸易〞改为"保护贸易〞。

  7.√。

  8.×。将"多〞改为"少〞,或将"小〞改为"大〞,将"少〞改为"多〞。

  9.×。将"防御性地限制进口〞改为"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

  10.×。将"保护贸易政策〞改为"自由贸易政策〞。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1〕结合具体国情选择贸易政策;〔2〕开展生产力是制定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保护幼稚工业。

  2.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1〕很难准确选择被保护对象;〔2〕过早进入未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3〕政府干预的前提是存在*种市场失灵;〔4〕推迟承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会造成潜在损失;〔5〕存在比关税更好的保护幼稚工业的工具。

  .

  z.

  -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影响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2〕贸易顺差和逆差与一国经济盛衰有很大关系;〔3〕主*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本国保持贸易顺差。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当一国出口产品时,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引起出口产业部门消费增加,进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就业增多,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增加量为出口增加量的假设干倍。反之亦然。因此,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即贸易顺差能增加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就业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为贸易顺差的假设干倍;贸易逆差则相反。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古老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反倾销

  B.关税

  C.出口补贴

  D.进口配额

  2.关税的最终承担者是〔

  〕

  A.进口商

  B.出口商

  C.生产者

  D.消费者

  3.进口关税的直接承担者是〔

  〕

  A.出口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进口商

  4.以下不是关税特点的是〔

  〕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有偿性

  5.*国对*进口产品按价值征收10%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方法看是〔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6.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是〔

  〕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选择税

  7.A国对*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该产品国内市场价格〔

  〕

  A.上升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8.一**取进口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

  〕

  A.政府利益

  B.社会利益

  C.消费者利益

  D.生产者利益

  9.以下能缩小一国贸易逆差的方式是〔

  〕

  A.提高进口关税

  B.降低进口关税

  C.本币升值

  D.外币贬值

  10.在关税分析中,生产者扭曲损失是〔

  〕

  A.资源闲置损失

  B.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C.国内价格下降损失

  D.生产者剩余减少损失

  11.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为〔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确定

  .

  z.

  -

  12.*国对进口服装和鞋分别征收10%和20%的关税,两个行业生产中分别需要原料纺织品和皮革,这些原料中的一半需要进口,该国对皮革征收了40%的进口关税。该国对国内制鞋企业相对于服装企业保护率〔

  〕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1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商品实行直接进口数量限制的政策是〔

  〕

  A.进口配额

  B.进口关税

  C.反倾销

  D.自愿出口限制

  14.A国规定每年从B国进口汽车不超过10万台,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愿出口限制

  B.关税配额C.进口配额D.全球配额

  15.一国对*产品实施进口配额政策会导致该产品国内价格〔

  〕

  A.无法确定

  B.减少

  C.不变

  D.上升

  16.可能导致政策实施国财富向贸易对手国转移的政策工具是〔

  〕

  A.进口关税

  B.倾销

  C.反倾销

  D.进口配额

  17.导致进口国价格下降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出口补贴

  B.进口配额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8.政府没有收益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进口配额

  B.出口补贴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9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低于本国市场价格持续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行为称为〔

  〕

  A.掠夺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间歇性倾销

  D.进攻性倾销

  20.一国在另一国低价控制市场后再将价格抬高的行为称为〔

  〕

  A.偶然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隐蔽性倾销

  21.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内市场上较难出售的"剩余物资〞的倾销行为是〔

  〕

  A.掠夺性倾销

  B.偶然性倾销

  C.隐蔽性倾销

  D.长期性倾销

  二、判断改错题

  1.关税是一国政府对通过其国境的进出口产品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赋。〔

  〕

  2.19世纪英国"谷物法"是运用关税保护其农业不受外来竞争影响的贸易政策。〔

  〕

  3.选择性关税规定进口产品的从量税和从价税,但征收时只选择税额较低的一种征收。〔

  〕

  4.*产品的进口适用从价税,则当该产品的价格下降后,该产品的税负增加了。〔

  〕

  5.关税引起的进口国生产者剩余增加和政府收益增加是国内收入重新分配的结果,并不是社会福利的真正增加。〔

  〕

  6.关税的反竞争效应在大国经济中尤为显著。〔

  〕

  7.保护关税的税率越高越能实现其目的和功能。〔

  〕

  8.当大国征收关税时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关税额度。〔

  〕

  9.一国对*一产品进口的实际进口关税是由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共同决定的。.

  z.

  -

  〔

  〕

  10.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

  〕

  11.中间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

  〕

  12.为减少进口配额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应当实施进口许可证拍卖制度。〔

  〕

  13.关税配额对进口的数量没有限制。〔

  〕

  14.进口关税政策可能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本钱。〔

  〕

  15.在大国情形中,出口补贴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与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正好相反。〔

  〕

  16.无论哪种类型的倾销行为都会招致进口国生产者的反对。〔

  〕

  17.所有贸易保护政策都会产生保护本钱。〔

  〕

  18.只要存在倾销或出口补贴行为,就可以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

  19.从国家角度看,自愿出口限制比关税损失沉重。〔

  〕

  20.自愿出口限制类似于把进口许可证发放给进口国公司的进口配额。〔

  〕

  三、名词解释

  1.关税

  2.生产性扭曲损失

  3.消费性扭曲损失

  4.有效保护

  5.最优关税

  6.非关税壁垒

  7.进口配额

  8.关税配额

  9.出口补贴

  10.倾销

  四、简答题

  1.简述关税的作用。

  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报复.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扭曲更大.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假定*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为鼓励汽车组装工业,A国对进口汽车征收50%的关税,是否可以认为A国的汽车组装工业得到了50%的保护.2.假定*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A国国内已经拥有了组装工业,为鼓励本国零部件生产,A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0%的关税,请问此情况下,A国国内的汽车组装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C

  6.C

  7.A

  8.D.

  z.

  -

  9.A

  10.B

  11.D

  12.B

  13.A

  14.C

  15.D

  16.D17.A

  18.B

  19.B

  20.C

  21.B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境〞改为"关境〞。

  2.√。

  3.×。将"较低〞改为"较高〞。

  4.×。将"增加〞改为"减轻〞。

  5.√。

  6.×。将"大国〞改为"小国〞。

  7.×。保护关税过高将导致进口大幅度下降,福利损失过大。

  8.√。

  9.√。

  10.×。将"越低〞改为"越高〞。

  11.√。

  12.√。

  13.√。

  14.×。将"进口关税〞改为"进口配额〞。

  15.√。

  16.√。

  17.√。

  18.×。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

  19.√。

  20.×。将"进口国〞改为"出口国〞。

  三、名词解释

  1.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赋。

  2.生产性扭曲损失:由于*产品在征税前由国外高效率的生产者生产,而征税后转由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提供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损失。

  3.消费性扭曲损失:由于关税提高了国内市场价格,使需求量减少所导致的资源闲置的消费损失。

  4.有效保护:*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局部价值〔附加值〕受到保护的情况,它衡量的是包括本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构造的保护程度。

  5.最优关税:使一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到达最大化的关税。

  6.非关税壁垒: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7.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的产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或金额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和配额内,产品可以进口,超过的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8.关税配额:对产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配额内的进口产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产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9.出口补贴:出口国政府为鼓励*种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对产.

  z.

  -

  品的出口厂商给予的直接或间接补助。

  10.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关税的作用。

  〔1〕保护作用。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可以到达削弱进口产品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限制甚至制止进口的目的,这种关税也称为保护关税;〔2〕收入作用。征收关税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途径,这种关税也称为财政关税;〔3〕调节作用。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政府通过关税调整贸易差额;或通过关税调整产业构造。

  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服复.相对来说,大国进口产品绝对量较大,当其采用较高的进口关税时,进口量会大幅度下降,由于贸易对手国一时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进口方,大量产品积压在出口国市场,导致该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供大于求,该产品出口国内价格下降,损害该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出口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往往会针对大国的进口关税政策采取报复性措施。

  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1〕灵活性;〔2〕针对性;〔3〕隐蔽性;〔4〕歧视性。

  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经济扭曲更大.一般说来,在进口许可证实行拍卖制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两种保护政策对经济的扭曲性影响是根本相似的。但是在进口许可证采取政府批文无偿分配的做法时,进口配额造成的经济扭曲将大于由关税所造成的经济扭曲。主要原因:〔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本钱;〔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本钱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本钱而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可能减少其实际的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取垄断利润。

  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

  〔1〕从政府本钱收益来看,关税能给政府带来收入,而出口补贴却会增加政府支出;〔2〕从政策时效性来看,除专制国家之外,每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任期都是有限的,他们更愿意选择可以增加即期政府收益的关税政策,把只能将来才会有收益的出口补贴政策置于其政策篮子的最底层。此外,相对于关税来说,出口补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认定。

  五、计算分析题

  1.ERP=250%

  2.ERP=-80%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英国进入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时期的是〔

  〕

  .

  z.

  -

  A.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B.1817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C.1815年修改"谷物法"

  D.1846年废除"谷物法"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3.以下不是战略性产业特点的是〔

  〕

  A.高增加值

  B.高技术

  C.产生技术外溢

  D.具有本钱优势

  4.从实践来看,采用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成功的开展中国家是〔

  〕

  A.少数石油出口国

  B.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国内市场较大的国家

  D.有一定工业根底的国家

  5.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首先应开展〔

  〕

  A.资本品工业

  B.中间产品工业

  C.最终消费品工业

  D.技术密集型产品工业

  6.以下不属于选择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特点的是〔

  〕

  A.国内市场较大

  B.国内市场较小

  C.具有二元经济构造D.资源较为丰富

  7.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采取的经济开展战略是〔

  〕

  A.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C.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D.内向型经济开展战略

  8.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贸易实行的政策是〔

  〕

  A.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C.战略性贸易政策

  D.出口补贴政策

  二、判断改错题

  1.在现实中,绝对自由贸易从来没有出现过。〔

  〕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旺国家给予开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具有普遍性和对等性等特点。〔

  〕

  3.美国和德国在十九世纪是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开展本国工业的。〔

  〕

  4.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就是以进口产品替代国内生产的产品。〔

  〕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开展战略。〔

  〕

  6.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的特点之一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

  〕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

  〕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政策

  2.自由贸易政策

  3.保护贸易政策

  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

  z.

  -

  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

  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开展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C

  6.B

  7.C

  8.B二、判断改错题

  1.√。

  2.×。将"对等性〞改为"非对等性〞。

  3.×。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

  4.×。以国内生产的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

  5.×。将"外向型〞改为"内向型〞。

  6.×。将"自然资源丰富〞改为"自然资源稀缺〞。

  7.×。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但保护率较低〞。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政策: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种准则、法令、规章与措施的总和。

  2.自由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减少或废除对进出口货物和效劳的各种限制,取消本国出口货物和效劳的各种特权和优惠,消除针对进口货物和效劳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和效劳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3.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冲击,同时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奖励和优惠。

  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通过扩大初级产品出口来促进经济开展的战略。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开展战略,是指一**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限制进口措施,建立和开展本国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促进本国制造业开展,推动国内工业化与经济开展。

  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是指一**取各种措施促进出口工业开展,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产品,提高本国工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1〕导致外汇缺口扩大;〔2〕不利于借助外部资源和技术开展本国经济;〔3〕对国内产业的高保护扭曲了鼓励机制,造成无效率和小规模的生产趋势;〔4〕不利于开展中.

  z.

  -

  国家国内工业开展;〔5〕提供的就业时机有限。

  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1〕如果存在*种原因使制造业缺乏比较优势的话,一段时期的保护并不能为制造部门创造出竞争力来;〔2〕制造业不能够开展的原因很多,穷国也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以及存在社会组织方面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从备用件到电力等所有工业所需的可靠供给;〔3〕这些问题不是不能用经济政策来解决,但却不能用贸易政策来解决,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使低效率的制造部门生存下去,但却不能直接使这一部门更具效率;〔4〕幼稚工业理论是假定在短暂的关税和配额的保护下,欠兴旺国家的制造业会变得很有效率。实际上,这种假定并不总是成立的,甚至一般是不成立的。

  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1〕国内市场比较大,能为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提供足够的需求;〔2〕资源较为丰富,能自我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劳动力等;〔2〕二元经济构造,现代化经济部门可为工业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传统经济部门则为工业开展提供剩余劳动力。

  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

  〔1〕国内市场相比照拟狭小;〔2〕劳动力比较廉价;〔3〕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进口自然资源或原材料生产制成品。

  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开展的消极影响。

  〔1〕容易使一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并使国内经济更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伤害;〔2〕政府对出口导向工业的过多保护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其他部门的正常开展;〔3〕过度优先开展出口导向工业可能导致产业构造失衡,并制约国民经济的安康运行;〔4〕兴旺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开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开展的渠道;〔5〕如果所有开展中国家同时选择一样的产品出口,势必造成市场的剧烈竞争。

  .

  z.

篇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理实一体)教案

  课

  题

  授课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二章: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共2课时,第1、2课时

  使用教具

  授课形式

  多媒体PPT新授

  研读教材、搜集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具、思考教学组织

  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知晓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数学说明,能说出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数学说明,贡献与不足。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绝对优势理论的数学说明。

  更新、补充

  无

  删节内容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导入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定

  2、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模式

  3、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导入案例解析

  1、研读课堂探讨内容;

  2、完成课后指定练习题P35-37(1)名词:相对优势理论

  (2)简答:

  2(3)课外思考实践题:1、2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学生在课中能较好的配合,进行互动,接受新知识较快,但在实际问题分析中学生表现出课前预习不充分,理解层次较低。听懂不等于自己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尤其是遇到数字计算。今后应在数学计算中多多考虑学生的这一情况,让学生不仅到脑更要动手。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学方法

  作业评析

  复习提问

  新课导入

  任务探究

  前次作业评析

  绝对优势理论中的“优势”是什么?

  优势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

  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贸易;

  不能解释:当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时,仍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的现象。

  即在产品生产上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也在参加国际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利的现象。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导入

  中国入世后大豆和豆油,进口哪个更划算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我国大豆进口超过1000(1394)万吨,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

  中国是大豆源产国和主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

  一、国内市场需要洋大豆

  二、进口大豆还是豆油?

  任务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问题1:大卫·李嘉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代表作是什么?

  问题2:当时国际贸易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历史背景)

  《谷物法》限制进口得到外国的贸易报复

  任务二: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问题1: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

  引导评析

  提问

  评析

  读一读

  引导学习

  任务驱动

  引导学习

  读一读

  归纳

  课堂练习探究

  任务探究

  决定两国贸易的基础是商品生产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生产这些商品的绝对劳动生产率。

  贸易模式是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即比较优势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即“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国际分工改善了两国福利,贸易利益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改进。

  即: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其相对优势高(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对双方都有利。

  问题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三个方面)

  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定(2×2×1模式)

  ①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②商品可以自由贸易;生产要素即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两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③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④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

  ⑤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⑥不存在技术进步,没有规模收益。

  ⑦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

  ⑧劳动价值论。

  2.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模式

  分工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表2.4美国和英国的劳动生产率

  思考:(1)看图,找到两国的比较优势大的商品分别是什么?

  (2)如果按1:1的比较进行国际交换,两国的获益情况如何?

  3、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与另一国相同。

  (P30示例学习)

  问一问

  引导学习

  投影

  引导学习

  引导对比

  引导认知

  任务驱动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比较优势原理的表述修改

  即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两种生产上均处绝对优势,也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除非两国两种商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另一国相同。

  任务三:如何评价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

  对现实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假设前提与现实情况有加大差距。

  导入案例解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口大豆还是豆油的争论并不是一个特例。大豆作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折射,其普遍意义在于我国农业该如何应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和机遇。既然进口原料进行深加工以替代直接进口工业制成品对国家、社会、企业来讲都是有利的,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那么,进口大豆还是进口豆油更划算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能得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大豆更划算的结论。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和别国相比,在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或者都处于优势,同样还能进行贸易,只要选择优势大或劣势小的商品进行出口,而进口优势小或劣势大的商品,贸易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1、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其代表作是什么?

  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模式是怎么样的?

  4、如何理解“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5、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则比较优势理论较为严谨的表述应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探讨了什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数学说明

  四、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导入案例解析你知晓了哪些知识?

  讲一讲

  练一练

  引导归纳

  你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古典贸易理论练习题

  单选

  1.贸易差额论的提出学派是()

  A.重工主义学派

  B.重农主义学派

  C.古典学派

  D.重商主义学派

  2.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3.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应追求()

  A.顺差

  B.平衡

  C.逆差

  D.收支相抵

  4.提出发展本国航运业政策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贸易差额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5.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A.发展本国工业

  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

  6.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通过批判()

  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7.欧洲资本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贸易差额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相互需求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8.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

  ·穆勒

  B.亚当

  ·斯密

  C.大卫

  ·李嘉图

  D.大卫

  ·休谟

  9.绝对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

  ·穆勒

  B.亚当

  ·斯密

  C.李斯特

  D.大卫

  ·李嘉图

  10.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B.相互需求强度差异

  C.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D.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11.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

  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

  C.绝对劣势

  D.比较优势

  12.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则()

  A.乙国进口小麦

  B.甲国出口布

  C.乙国出口布

  D.甲国出口小麦

  13.依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某国在某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则该产品()

  A.机会成本高

  B.劳动生产率低

  C.单位劳动投入少

  D.边际成本递增

  14.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15.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16.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

  D.商品价格差异

  17.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所依据的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

  B.相互需求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18.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

  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9.法国生产单位酒所需劳动力比英国少40人,生产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法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0.如果甲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乙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甲国应生产出口粮食,乙国应生产出口布

  B.甲国应进口粮食

  C.甲国应生产出口布,乙国应生产出口粮食

  D.乙国应进口布

  21.在下表的状态下,根据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可以得出()国家产品X产品Y甲国12乙国24A.甲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B.乙国的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甲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两国在两种产品上不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别

  22.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23.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者是()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阿佛雷德·马歇尔

  D.约翰·穆勒

  24.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

  A.需求偏好差异

  B.劳动生产率差异

  C.相互需求强度差异

  D.要素禀赋差异

  25.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对对方国家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国家其产品交换对方产品的能力()

  A.低

  B.高

  C.不确定

  D.不变

  26.根据相互需求理论,贸易利益分配取决于()

  A.国际具体交换比例

  B.两国经济实力

  C.进出口产品性质

  D.比较优势大小

  27.根据相互需求理论,国际贸易交换比例的变动是由于()

  A.相互需求强度的变动

  B.贸易条件恶化

  C.贸易规模扩大

  D.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

  28.提出相互需求曲线的是()

  A.阿佛雷德·马歇尔

  B.约翰·穆勒

  C.李斯特

  D.李嘉图

  29.相互需求理论是()

  A.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动态扩展

  B.对国际分工结果的补充说明

  C.对贸易利益的决定与分配进行补充说明

  D.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答案

  1.D2.B3.A4.C5.A6.A7.A8.D9.B10.D

  11.C12.B13.C14.B15.C16.A17.C18.D19.D20.A

  21.D22.C23.D24.C25.A26.A27.A28.A29.C

篇四: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篇五: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

  

  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5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

  1.强调贸易保护有助于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是()。

  A.重商主义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贸易乘数理论

  D.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3.()假定两国同质产品应该具有相同的价格。

  A.相对购买力平价

  B.绝对购买力平价

  C.利息率平价

  D.现代汇率理论

  4.根据提供曲线,两商品进行国际贸易的比价线是()。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纸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5.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假设前提是()。

  A.进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B.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C.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D.出口需求弹性无穷大

  6.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的利益

  A.政府

  B.生产者集团

  C.消费者集团

  D.全体国民

  7.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两国可以进行贸易的前提是()。

  A.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同

  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不同

  C.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

  D.两国封闭经济时的相对商品价格不同

  8.小国对进口品征收关税,可以()。

  A.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B.导致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推荐访问:按照比较优势理论 大量贸易 比较优势 理论 贸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