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7篇)

时间:2025-09-21 13:54:34 浏览量:

篇一: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为确保学校舆情稳定,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舆情,是指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关于学校的新闻报道、评论、留言、论坛等信息传播现象。

  二、组织体系

  1.成立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宣传部门、德育部门、后勤部门等负责人为成员。

  2.设立舆情监测与处置小组,负责日常舆情监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

  3.各科室、各部门、各班级设立舆情信息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级舆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三、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协同处置。

  2.预防为主,应急处置。加强舆情监测,提前预防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3.公开透明,积极引导。舆情处置过程中,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引导舆论,维护学校形象。

  四、舆情监测与处置

  1.舆情监测:定期对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监测,关注学校相关舆情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信息收集:各部门、各班级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本部门、本班级的舆情信息,定期上报舆情监测与处置小组。

  3.分析研判:舆情监测与处置小组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判断舆情性质和影响程度,提出应对措施。

  4.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措施。

  (2)舆情通报: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师生通报舆情情况,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3)调查核实:组织力量对舆情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件真相。

  (4)舆论引导: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

  (5)应对措施:根据舆情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生教育引导等。

  (6)总结经验:舆情处置结束后,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五、培训与演练

  1.定期组织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培训,提高舆情信息员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处置能力。

  2.定期开展舆情应急处置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能力。

  六、考核与问责

  1.对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舆情管控职责。

  2.对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对在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学校舆情管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4月1日

篇二: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一、预案背景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维护师生员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处置新冠舆情,降低疫情对学校的影响。

  2.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

  3.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增强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

  三、预案组织架构

  1.成立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舆情监测小组,负责收集、分析、报告舆情信息。

  3.设立信息发布小组,负责制定和发布相关信息。

  4.设立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5.设立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保障、卫生消毒等工作。

  四、舆情监测与报告

  1.舆情监测小组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渠道,对校内外的舆情进行实时监测。

  2.发现涉及学校的负面舆情,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3.舆情监测小组每日向领导小组汇报舆情动态,包括舆情来源、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等。

  五、应急处置流程

  1.初步判断:舆情监测小组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是否为新冠舆情。

  2.启动预案:如确认是新冠舆情,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相关小组。

  3.信息核实:信息发布小组对舆情内容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4.制定应对措施:根据舆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包括:

  (1)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

  (2)加强与师生员工的沟通,了解诉求;

  (3)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4)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舆情扩散。

  5.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小组按照预案要求,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

  6.舆情跟踪:舆情监测小组持续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7.应急结束:当舆情得到有效控制,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时,应急处置预案结束。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

  1.宣传教育小组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班会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共同维护学校稳定。

  七、后勤保障

  1.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发放。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消毒,确保师生员工的生活环境安全。

  3.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饮食、住宿保障工作。

  八、预案修订与评估

  1.定期评估预案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2.预案修订后,及时向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九、附则

  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学校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冠舆情,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篇三: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学校新冠疫情相关的舆情,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新冠疫情相关的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校内外的舆论监测、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应对等。

  三、组织架构

  1.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2.学校新冠舆情信息发布小组: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

  3.学校新冠舆情应对小组:由学校疫情防控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舆情应对的具体实施。

  四、舆情监测

  1.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学校宣传部门和疫情防控部门要密切关注学校内外关于新冠疫情的舆论动态,及时掌握舆情信息。

  2.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实时监测与学校新冠疫情相关的舆情,确保对舆情信息的全面掌握。

  3.对于监测到的负面舆情,学校宣传部门要立即报告给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启动应急预案。

  五、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学校宣传部门要制定信息发布方案,明确信息发布的渠道、内容、时机等,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2.学校宣传部门和疫情防控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回应社会关切。

  3.对于舆论关注的问题,学校宣传部门要主动解读,积极回应,引导舆论正确方向,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六、舆情应对

  1.学校新冠舆情应对小组要制定应对方案,明确应对措施、责任人、时间表等,确保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对于负面舆情,学校新冠舆情应对小组要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核实情况,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妥善处理。

  3.学校新冠舆情应对小组要密切关注舆情的发展态势,根据情况调整应对措施,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制。

  七、舆情处置

  1.对于不实信息,学校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辟谣,澄清事实,防止不实信息进一步传播。

  2.对于恶意造谣、诋毁学校形象的行为,学校宣传部门要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3.学校宣传部门要总结舆情处置经验,不断完善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八、培训与演练

  1.学校要定期组织新冠舆情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学校相关人员对舆情应急处置的认识和能力。

  2.学校要定期开展新冠舆情应急处置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九、总结与改进

  1.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分析舆情应急处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学校要根据总结结果,及时改进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十、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新冠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篇四: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学校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舆情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确保在舆情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维护学校稳定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面临的各类舆情突发事件,包括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应急处置相结合。加强舆情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舆情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处置。

  2.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学校成立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全校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开展工作。

  3.真实准确,公开透明。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正确方向;确保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避免误导和恐慌。

  4.科学规范,注重实效。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组织机构

  1.应急指挥部:学校成立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校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宣传、学生工作、安全等方面的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工作小组: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信息发布组、应急处置组、舆情监测组、安全稳定组等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相关工作。

  五、舆情监测与预警

  1.舆情监测:学校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学校相关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2.预警机制:根据舆情监测情况,学校制定预警标准和程序,一旦发现舆情风险,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应急处置

  1.信息收集与报告:一旦发生舆情突发事件,立即收集相关信息,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2.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协调各相关工作小组开展应对工作。

  3.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信息发布组负责制定信息发布方案,按照真实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正确方向。

  4.应急处置:应急处置组负责具体处置工作,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和影响。

  5.安全稳定组:维护学校安全稳定,防止事件扩大,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七、后期处理与总结

  1.后期处理:舆情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解决后,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后期处理,消除不良影响,恢复正常秩序。

  2.总结经验教训:对舆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借鉴。

  八、预案的修订与培训

  1.预案修订:定期对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更新应对措施,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培训与演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舆情突发事件应对培训,提高应对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九、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篇五: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和谐,保障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

  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2.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主

  任:办公室负责人

  成

  员:宣传部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人员

  3.各部门职责:

  (1)宣传部门: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和宣传教育。

  (2)保卫部门:负责校园网络安全保障,协助调查网络舆情事件,维护校园秩序。

  (3)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文明上网,积极参与网络舆情监督。

  (4)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校园网络设施维护,确保网络畅通,支持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

  四、预防措施

  1.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实时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3.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4.强化师生网络素养。加强师生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5.加强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五、应急响应

  1.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本预案,按照预案要求采取应急措施。

  2.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响应。

  3.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决定应急响应级别。

  4.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宣传部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回应社会关切。

  (2)保卫部门:加强校园安全巡逻,维护校园秩序,协助调查网络舆情事件。

  (3)学生工作部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教育学生理性表达观点。

  (4)信息技术部门:保障网络畅通,支持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

  六、信息报告

  1.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及时向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2.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网络舆情防控工作情况。

  七、总结评估

  1.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事件处置效果、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八、附则

  1.本预案由学校网络舆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不一致,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为准。

篇六: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一、总则

  为有效应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学校舆情应对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对舆情进行处置的各项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学校传染病舆情处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舆情处置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

  (2)制定传染病舆情处置工作方案;

  (3)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传染病舆情处置情况;

  (4)对传染病舆情处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相关部门职责:

  (1)教务处:负责组织教育教学秩序的维护,确保传染病疫情不影响正常教学;

  (2)学生处:负责学生管理、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

  (3)后勤保障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物资保障和应急设施配备;

  (4)保卫处:负责校园安全保卫和应急疏散;

  (5)宣传部门:负责传染病舆情信息的发布和宣传报道;

  (6)医务室: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

  四、舆情监测与报告

  1.建立传染病舆情监测机制,对网络、媒体、学生及家长等渠道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2.发现传染病舆情,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评估舆情影响,提出处置意见;

  4.对传染病舆情进行分类,分为一般舆情、较大舆情和重大舆情,并根据不同级别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五、舆情处置措施

  1.一般舆情处置:

  (1)对传染病舆情进行核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2)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3)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处置措施。

  2.较大舆情处置:

  (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临时工作小组,负责舆情处置;

  (2)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汇报舆情处置情况;

  (3)组织专家对传染病疫情进行评估,提出防控措施;

  (4)加强对媒体的引导,规范媒体报道,避免虚假信息传播;

  (5)对涉事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3.重大舆情处置:

  (1)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

  (2)全力做好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汇报舆情处置情况;

  (4)组织专家对传染病疫情进行评估,提出防控措施;

  (5)加强对媒体的引导,规范媒体报道,避免虚假信息传播;

  (6)对涉事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六、舆情处置总结与评估

  1.传染病舆情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估,分析舆情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传染病舆情处置预案;

  3.对在传染病舆情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七、附则

  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预案由学校传染病舆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政策为准。

篇七: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小学防控疫情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认真贯彻上级部门的会议精神,切实把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要任务来抓。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出现的任何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有关的舆情信息。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在区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负责对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根据教体局要求统一对外宣传、解释和应对处置。

  (二)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发现涉及学校的负面舆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监测发现、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最大限度消除社会负面舆论影响。

  (三)把握导向,确保稳定。应急工作本着有利于平息事态的原则,切实化解负面舆论,维护学校良好社会形象。

  (四)疏堵结合,正确引导。合理把握评议尺度,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发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情,预防不良炒作。

  (五)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密切关注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发现负面舆情,通过与教体局的及时沟通,有效遏制信息传播,从源头上预防不良信息的扩散。

  三、组织领导

  成立小学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学校舆情应急指挥的非常设领导机构,在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舆情领导小组组长:校长

  舆情领导小组成员:学校中层领导

  四、应急程序

  (一)监测舆情。学校密切关注教职工群、班级群等信息窗口,随时掌握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舆情导向,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不良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及时上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二)跟踪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学校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不良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趋势时,要及时上报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以便迅速有效地处理。

  (三)信息报送。学校按照教体局规定及时上报舆情信息,重大情况随时上报。针对各种类型的舆情事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展。

  (四)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召开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五)舆情管控。针对不实报道,由舆情应急领导小组积极采取措施,与发布不实消息的相关方进行沟通,积极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控制不良影响。

  (六)宣传引导。舆情领导小组会同相关责任主体或责任部门制定舆论引导、正面宣传方案,拟定发布口径稿源,明确目标媒体、发布渠道和发布要求、方式,在教体局指导下有序发布,并及时监督反馈宣传效果;根据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推荐访问: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防疫 舆情 防疫 预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