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完整),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的清明时节都下着蒙蒙的细雨,它总给人带来无限的忧伤与哀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供大家参考!
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1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2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PPT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决定于1949年9月30日在__广场前树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______,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大家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
2.“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1.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清明节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是我们纪念先人(自己的祖先)和革命先烈的一个节日。
2.在清明节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去给先人清扫坟墓,也会去革命先烈的墓前缅怀。
3.清明节也是大地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我们也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4.清明节还要品尝特殊的点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植物艾草挤汁加糯米和豆沙制作的。
5.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三、观看“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1.了解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朗诵诗歌《春晓》。
2021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活动准备: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