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5-08-24 22:12:40 浏览量:

篇一: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大思政课

  年级:四年级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材料

  3.社会实践任务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吗?

  二、新课讲授

  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价值观的具体含义。

  三、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个价值观最重要?

  b.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活动

  1.分发社会实践任务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志愿服务活动等。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活动方案。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总结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践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二、新课讲授

  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诚信考试、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

  2.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组合作

  1.各小组根据上节课设计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施。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

  1.各小组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实践活动效果:评估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3.课后反思:收集学生课后反思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学生的需求。

篇二: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

  年级:四年级

  教材:《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和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活动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角色扮演活动。

  2.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教师、医生、警察等,通过模拟场景展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教师点评并总结活动,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1.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2.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3.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教学资源:

  1.教材《小学思想品德》。

  2.多媒体课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资料。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如何。

  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篇三: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认识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1.红色革命历史的基本知识。

  2.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其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

  2.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背景吗?它反映了我们国家哪一段历史?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基本知识。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位组长。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a.你知道哪些红色革命历史事件?

  b.你了解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c.“红色基因”的内涵是什么?

  四、交流分享

  1.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纠正。

  五、总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色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情感体验

  1.教师播放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2.学生分享观影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

  1.教师布置以下任务:

  a.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红色革命历史的短文。

  b.每个小组制作一份红色革命历史的手抄报。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四、展示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

  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红色革命历史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篇四: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政知识点),认识到(知识点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思政知识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1.教师:PPT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提前预习,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2.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1.知识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思政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做好笔记。

  2.互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思政知识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实践环节

  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如手抄报、小论文等。

  2.学生分组完成实践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反思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思政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手抄报、小论文等。

  ###小学思政演课教案范文

  ####课题:《尊重他人,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善于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尊重他人的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准备

  1.教师:PPT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尊重他人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原则,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如礼貌用语、倾听他人等。

  2.互动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遇到过不尊重他人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处理方法。

  3.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一个尊重他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思政知识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实践环节

  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在家庭或学校中,尝试运用尊重他人的方法,如帮助他人、倾听他人等。

  2.学生分组完成实践

篇五: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具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知识点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

  [知识点名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新课讲授

  1.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知识点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涵。

  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教师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名称]。

  (三)活动与练习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巩固与拓展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名称]的特点和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推荐访问: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案 课教学 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