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发展我国农村教育(2022年)

时间:2025-07-22 07:57:29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我国农村教育(2022年),供大家参考。

发展我国农村教育(2022年)

 

  关于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 摘要:

 当前, 国家层面对农村学前教育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 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 新的认识和定位。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能照搬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

 结合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 混龄教育是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对比

  特点及趋势

 推动 一. 国内 外现阶段学前教育状况及我国城乡 学前教育差距

 (一) 内外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中国, 一方面, 中国的孩子因为多 是独生子女而备受家庭的呵护、 社会的关注; 而另 一方面, 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 全国幼儿园数、 在园幼儿数、 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人大代表呼吁:

 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 据统计, 1995 ——2001 年,全国幼儿园数、 在园幼儿数, 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幼儿园数从 1995 年的 180438 所降至 2001 年的 111706 所, 减少了 38. 1% ; 在园幼儿数从2711. 2 万人降至 2021. 8万人, 减少了 25. 4% ; 特别是 3 6 岁幼儿入园率从 41% 降至 34% , 已低于“八五” 末的水平。

  而一些欧美国家对学前教育相当重视, 美国、 澳大利亚等都颁布了 相应法律。《美国 2000年教育目 标法》 将发展学前教育列在国家教育目 标的首位, 明确规定“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 。

 在新西兰, 儿童一般从 3 岁始接受 2~ 3 年的学前教育。

 到 80 年代末期, 5 岁以下儿童的人园率达 40% 以上, 其中 3 岁儿童的人园率在 60% 以上, 4 岁儿童的这一比例达 90% 以上。

  与国外相比, 我们的学前教育明显落后了 , 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 更是急需我们改善。

  ( 二)

 我国学龄儿童的分布

 虽然我国近些年发展很快, 但我们不可否认农村居民仍占我国人口 的大多 数, 一份最近的统计显示, 我国农村居民占 63. 9%, 也就是说我国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的儿童在农村, 而农村却有近 6 成学龄儿童缺乏正规教育,

 ( 三)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分布

 我国好的幼儿园大都在城市, 农村极少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 城市幼儿园不仅硬件设施好, 师资力量也强, 大部分毕业的高学历专业幼教人才都选择了 留在城里, 使城乡 学前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严重受阻。

  为此, 许多 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士大声疾呼:

 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 保障学前教育顺利发展。

 二、 现代教育的特点及趋势 特点( 一)

 教育逐步普及, 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现代社会的大机器生产中, 科学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学校教育的职能有了 很大的变化,不但要为统治阶级自 身培养管理国家和企业的人才, 也要培养和训练普通劳动者。

 教育需要普及。

 教育对象需要扩大。

 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且不说劳动群众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压力, 就是资本家本身为了 发展生产, 获取高额利润, 也要普及教育,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培养和训练劳动人民。

 包括资产阶级在内 的有识之士, 在严峻的竞争面前, 认识到投资教育、开发智力资源要比投资物质资源更为有利, 因此十分重视教育。

 世界各国普遍增加教育经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成人继续教育,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把教育看做本国经济、 政治、 军事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教育日 趋大众化。

 ( 二)

 教育科学化和教育水平的日 益提高

 由于现代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教育从内 容上增加了 大量科学文化知识、 社会历史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

 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包括人文科学和自 然科学在内 的完整课程,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由于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 古代学校教育的个别教育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相适应的以集体教学为基本特征的养各级各类人才。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许多 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 国家教育系统, 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 世纪末, 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现在世界上 2/3 以上的国家实行 9 年或 9 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 的, 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 标、 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 容的学校教育。

 二战后出现了 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 益多 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 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 内容上、 入学目 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 种多 样。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 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 的的程度逐渐降低, 通过教育补充知识、 丰富人生的目 的越来越强, 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交通、 通讯技术的发展, 使得世界正在缩小, 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 也越来越现实, 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 增加学制、 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随着各国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 把教育摆在了 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把 “教育为本” 的精神定为基本国策。

 进而加快了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从现代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看, 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

 民主化、 科学化、 专业化和均权化。

 三、 如何推动农村学前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农村, 解决农村孩子入园的问题, 关键是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主要采取五条措施:

 第一,纳入规划。

 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 容, 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 优先建设。

 第二,加大投入。

 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 , 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

 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 师资队伍、 公用 经费、 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

 第三, 完善网络。

 通过独立建园、 设分园、 联合办园、 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 完善县、乡 、 村学前教育网络, 让农村孩子能够方便就近地接受学前教育。

 第四, 改善条件。

 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 努力配备好保教设施、 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逐步为农村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五, 对农村, 特别是在山区举办民办幼儿园要给予更多 的扶持和资助, 把他们办成公益、普惠的民办幼儿园, 让山村的老百姓能够上得起。

 参考资料: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规划纲要》

推荐访问:发展我国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 我国 发展

相关推荐